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古代计时法(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十二地支,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升落的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及自己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总结的一种计时方法。

日晷

>古代计时法(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表)

自古到秦,由于各朝代的历法各不相同,所以计时方法一直得不到统一;夏朝以前先民用黄帝历、颛顼历,夏朝改夏历(农历),商改殷历,周改周历;到了秦时,始皇帝采用战国阴阳家邹衍的五德始终之说,根据五行轮转(虞夏商周——土木金火)定秦为水德,历法采用颛顼历。这样,虽说周时采用十二时辰计时法,但是直到汉时太初历编纂完成,十二时辰计时法才被确定并传承下来。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下,十二时辰与现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对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指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相当于现在的23点至1点;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03点;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现在的相当于现在的3点至5点;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相当于现在的5点至7点;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相当于现在的7点至9点;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9点至11点;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正午的时辰,相当于现在的11点至13点;

(午时三刻为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古时候行刑一般会选在这个时段)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这时候太阳偏西,相当于现在的13点至15点;

申时:晡食,又名夕食。古人第二次吃饭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15点至17点;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以为太阳落山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17点至19点;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相当于现在的19点至21点;

亥时:入定,又名定昏。这时候夜色已深,人民已停止活动,安眠歇息了,人定也是人静,相当于现在的21点至23点。

在十二时辰中,自戌时到寅时这五个时辰为夜晚,又被称为五夜;这段时间内,会有更夫进行报时,所以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又被称为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四更天、五更天。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批改奏折入迷时,会有宦官在旁提醒“陛下,三更天了,该歇了”。

虽然我们现在已习惯使用二十四小时计时法,但十二时辰计时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不应忘记!

….

关于作者: yun

古代计时法(古代纪时法十二时辰表)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