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

1、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学科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50小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 龙山文化遗址中的陶寺墓地,其墓区划分较为分明:大型墓和中型墓集中分布在墓地中部,其中5座随葬鼍鼓、石磬、彩绘花盘等礼器的大墓呈4排集中在一片;而墓地北部,则密集分布着大量简陋的小墓。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早期国家已经产生B. 手工技术先进C. 礼乐制度较为完善D. 阶级分化明显【

2、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陶寺墓地中,墓葬规模存在着明显的划分,这反映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已经出现,即社会阶级分化明显,D项正确;夏朝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建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2. 战国时期,华夏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由春秋时的“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这一变化( )A. 加速了社会转型B. 冲击了贵族政治C. 促进了民族认同D. 推动了战国变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尊王攘夷”逐渐变为“用夏变夷”,意味着夷、夏之间的民族意识趋向模糊,民族情感趋向和谐,民族壁垒趋向消解

3、。而在“用夏变夷”的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吸收融汇周边文化精华于自己的体系之中。所以,这一变化说明民族交流加强,体现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和文化认同,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冲击了贵族政治,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3. 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都( )A. 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B. 否定传统社会秩序C. 说明复古已成为潮流D. 具有强烈民本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4、不相往来”可得出老子对现实不满,因此要避世。而孔子主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想要回到周代的秩序,说明对现实了是不满的。“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可得出墨子向往古代圣贤的生活,说明他也对现实不满。因此三个人都对现实不满,A项正确;他们只是对现实的不满,并不否定现实秩序,排除B项;复古不是潮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排除D项。故选A项。4.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A. 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B. 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C. 使地方割据势力

5、逐渐得到遏制D. 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聚族而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秦汉实行郡县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都重视血缘关系,体现了血缘政治,秦汉时期按照地域划分郡县体现了地缘政治,由此可见,这一发展轨迹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商周到秦汉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B项;秦汉以后的某些朝代仍然存在地方割据势力,“得到遏制”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专门保护牛耕的法律条文。每年都会评比耕牛,并进

6、行考核,最后根据成绩进行奖罚;对于耕田的牛,如果发现牛变瘦了,还会对使用者进行惩罚。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A.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B. 振兴经济以富国强兵C. 鼓励进行土地开垦D. 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秦国有专门保护牛耕的法律条文,耕牛是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工具,反映了秦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重视耕牛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秦国对耕牛的重视,未涉及政府是否鼓励开垦土地,排除C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 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理论出现了失误B. 没有恢复西

1.当尼罗河水量丰富时:古埃及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反之,当尼罗河水量不能满足衣业需要时,古埃及经济就会受挫,并间接影响政局,导致王权变动频繁。材料强调的是满定A.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B.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文化符号C.农业是古埃及文明的经济基础D.自然环境影响古埃及文明的发展

….

关于作者: yun

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