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定陵(明十三陵之一)

定陵明十三陵之一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于大峪山东麓,在十三陵中位居第10位,是明朝第十三位帝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公元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中文名

明定陵

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

年代

公元1584年~公元1590年

来历

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皇后的陵墓

发掘年代

1956年~1958年

明定陵简介

定陵博物院

明定陵位于大峪山东麓,在十三陵中位居第10位,占地18万平方米,是明朝第十三位帝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1]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陵墓是他生前所建,规模比较宏大。据文献记载: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成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共建6年时间,耗银800万两,定陵主体在一条中轴线上,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其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外罗城、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及宝顶下面的地下宫殿。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是分布于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唯一座进行了考古发掘的陵墓。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0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有“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桶、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位置构造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作过这样的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30米。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斑石垒砌。内环砖砌宇墙,宇墙与垛口之间为铺砖马道。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飞子、望板、斗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式斗拱)、额枋、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刻“定陵”两字)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

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城台的下部无券门之设、但城台左右各有冰盘檐式石刻门楼、由门楼进入、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达宝城、明楼。宝城之内封土满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元年(1621年)闰三月,因定陵帝后人葬后隧道回填完毕,工部曾奏请议定宝顶规制、熹宗皇帝(神宗之孙)下旨说:“定陵宝顶规制乃皇祖(指神宗)亲定……。著照永陵丈尺培筑。”但实际上定陵宝顶却筑得比永陵还大。宝城的排水采用墙外设石刻排水螭首和墙内设排水方井的方式(排水方井的底部设有通于宝城墙之外的排水暗沟)。

院内布局

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驼碑神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按《帝陵图说》所记,祾恩门台阶的形制为“中平(指雕刻图案的御路石)外墄(指台阶),中为御道”,则明朝时该门台基也应有御路石雕。祾恩门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建左右配殿各七间(《昌平山水记》记为七间《帝陵图说》记为九间本书据遗址分析从前者)及神炉左右各一座。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于宝城墙的右前方(详见《地下宫殿的考古发掘》)帝后棺椁在享殿(祾恩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办公用的正0)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0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地下宫殿

明定陵地下宫殿

地下宫殿左配殿,在左配殿原设有棺床,棺床上有方孔,内填黄土,即所说的“金井”。定陵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宽敞的殿堂连接而成,左、右两配室长26米,宽6米,高7.1米,对称建于中室两侧,左右配殿为对称型建筑,大小相同,均无棺椁,发掘时就是这样空空的。据专家考证,这左右配殿本是为殉葬的妃嫔准备的,后来由于明朝废除了这项制度,棺床上自然便没有殉葬的棺椁。

地下宫殿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地下宫殿地面距宝顶垂直深度为27米,整个地宫为石结构,没有梁柱,完全采用拱券式,以便承受宝顶的巨大压力。400多年来,曾经历过一些地震,但地宫丝毫无损。由此可见我国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中殿高7.2米,宽6米,地面是金砖铺地,现在为了保护地面铺了一层橡胶垫,很遗憾我们看不到金砖了。殿内设有三座用汉白玉石雕成的“宝座”,现在为了游客参观游览行走方便,将三个宝座都摆在一条直线上,其实最初宝座是呈‘品’字型摆放,万历皇帝宝座在中间,左侧为孝端皇后宝座,右侧为孝靖皇后宝座,是为放置帝后牌位之用,牌位为木质,早已腐烂。宝座的区分在于扶手,皇帝的宝座扶手是龙头,皇后宝座扶手是凤头。每个宝座前均设有用黄琉璃制成的“五供”和一只青花龙纹大瓷缸。“五供”为一个香炉,两个蜡台和两个花瓶;大龙缸内原贮有灯油(据鉴定表面油脂为蜂蜡),凝固一起厚5至6厘米,下部为植物油,油面有铜制圆瓢一个,瓢内装有灯芯,灯芯有点燃过的痕迹,大概由于地宫封闭后缺氧而熄灭。此油缸即所谓的‘长明灯’或‘万年灯’。

下后殿

明定陵地宫

后殿为地宫的主殿,与前、中殿成丁字形,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的花斑石铺成(据说产自河南浚县)。发掘时,在前、中、后三殿的地面上均放有已腐朽的大厚木板,是运入棺椁时为保护地面而铺设的。在后殿中设有白石镶边的棺床一座,上面放有三具棺椁。中间的梓棺(梓棺:民间俗称出殡,即将帝后的棺椁由皇宫安葬到陵园之内)为万历皇帝的,两侧是孝端和孝靖二位皇后的。在棺椁左右放有26只盛满陪葬品的朱漆木箱。这些棺椁和木箱原为楠木制成,已腐烂,现在所看到的,是按原状用石膏复制出来的模型。在棺床中央有一个长方形孔,中间填的是黄土,也就是选择墓穴时的第一铲黄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寝建筑格局的基本点。在棺椁四周和棺椁内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称为玉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人认为金井可以沟通阴阳,交流生气,而玉葬能够保持尸体不腐烂。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没有什么科学根据。

地宫中门

地宫中殿的券门,券门门楼的檐瓦、脊兽、椽头全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券门下是用大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极其细腻地雕刻着俯仰莲花的纹饰,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神秘色彩。整个券门除拥有东方建筑的造型艺术之外,还融进了古希腊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神韵,显得古朴典雅、华丽秀美、秘不可测。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用于顶门的“自来石”,“自来石”高1.6米,中间较窄,两端略宽,并刻有莲花瓣图纹。石条上面有模模糊糊的墨笔楷书11个小字:“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

金刚墙

明定陵

是指封砌地宫的大墙,是对地下墙体的一个统称。墙高8.8米,厚1.7米,砌城砖50层,墙基用四层条石砌成,异常厚实坚固。在金刚墙正中,有个上窄下宽呈“人”字形的门,叫“金刚门”,用23层大城砖严密地将地宫封砌起来,考古人员拆除了这23层城砖,就顺利的通过了金刚门,看到里边有一个方形的石券室,在西侧正中有两扇关闭着的洁白无暇的汉白玉石门。从金刚墙至后殿进深87.34米,面阔47.28米。

明楼

它也是定陵陵墓的标志,也是保存最好的建筑。明楼通体为石结构建筑,斗拱梁枋全由石料雕成,再漆饰彩绘,美观大方,所以几次大火都得已幸免,始终没有遭到破坏。在十三陵当中,只有永陵和定陵明楼为石制。在明楼黄色琉璃瓦顶上,镶有一块高大的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在明楼内的碑额上篆有‘大明’二字,而碑身上则刻有‘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大字。神宗石庙号,历史上皇帝死去之后,按照习惯要由他的子孙和臣子拟定一个比较好听的文字给予追加封号,成为‘谥法’。朱翊钧的谥号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显’字是他谥号的简称。

墓主生平

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明穆宗长子,在6岁时被立为太子,穆宗死后,10岁的朱翊钧即位,改年号

万历。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神宗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1620年,神宗逝世,传位太子朱常洛。神宗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神宗的儿子朱常洛在即位一月之后即去世,万历一朝应当足足是48年,即从公元1573年至1620年。朱常洛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即位,九月去世。

大臣们当时建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以纪念这位短命的皇帝。因此,神宗朱翊(yì)钧是明代历史中统治最久的皇帝。从他10岁开始,到58岁生命结束,他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岁到20岁,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以后,他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怠于政事,酒色财气,醉生梦死。

陪葬皇后

孝端皇后凤冠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王氏性格宽厚温和,对神宗生母孝定皇太后侍奉特别用心;对光宗朱常洛也很爱护,调护备至。而对万历帝的宠妃郑氏的争宠,她也从不计较。所以,《明史·后妃传》中称其“性端谨”,“正位中宫者四十二年,以慈孝称”。孝端皇后万历四十八年四月病故,谥孝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光宗朱常洛继位,上尊谥为“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十月三日葬于定陵。

孝靖皇后凤冠

孝靖皇后王氏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上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其坟园建于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即皇位,下诏追谥生母为皇太后,但其礼未行,他自己先于同年九月初一驾崩。熹宗朱由校即位,才为孝靖王氏上尊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并补充了一些随葬品。

修缮历史

定陵地下宫殿在地下27米处,规模宏大,由五座石室组成。地上陵宫由宝城、明楼、棱[礻旁](下同)恩殿(重檐7间)、棱恩门(5间)左右廊庑(各7间)及外罗城内外的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组成,占地约18万平方米。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正义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修茸时,棱恩门、棱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公元1956年-195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茸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考古研究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26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百子衣等。不少金器刻有名称、重量、制作年月等。织锦匹料是原装入葬的,有腰封、题签,书写着产地、尺寸、织造年月、织工姓名等。金、银锭也刻有产地、重量、贡纳时间及工匠姓氏。皇帝的翼善冠是金丝编成的,制作精美。玉圭刻有四山纹,为四镇名山,以示安定四方,名镇圭。衮服为皇帝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圣节等大典时用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第十二章。皇后有凤冠、百子衣、佩饰等。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

1956年至1957年期间,中国大陆的考古工作者对定陵的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在北京市长吴晗主持下进行开挖,但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之后所有开挖皇陵的提议均被政府否决。

古墓之谜

《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杨仕、岳南合著)认为,吴、夏打定定陵主意的原因有二个,“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由于当事人均已过世,吴、夏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没有人说得清,也成了历史之谜。

当时风水师认为定陵“龙穴非真”定陵三百年后遭掘,还有一说,就是风水不好。当年择地建陵之初,就发现了不吉之兆,预示以后要出大祸。

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即隆庆皇帝的三儿子,他10岁登基继承大位。择地建陵是首辅大臣张居正病逝,并被朱翊钧治罪后的事情,继任首辅、内阁大学士张四维的建议。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当时朱翊钧只有21岁,还是位有理想有抱负雄心尚契的“愤青”天子,便借去天寿山春祭之机,动起了择选万年吉壤的念头。

当时钦天监难他择选了几处陵址,朱翊钧都没有看好,风水不佳。如有一处在石门沟,坐北朝南,方向不宜,且堂局狭窄。而其它几处要么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但另有两处在风水师看来却都是上佳的风水宝地,一处是形龙山,风水师的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另一处是小峪山,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山脉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穴,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

朱翊钧在当年九月九日借秋祭之名,亲自去看了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现场初定小峪山,请求两宫皇太后之后才能正式敲定。第二年九月(1584年),奉两宫皇太后之命,朱翊钧再借秋祭陵之机,正式定下了小峪山,即现在的定陵陵址,并易小峪山为现名大峪山。当年十一月六日定陵动土,至万历十八年建成。

但在开挖地宫时却出现了不祥,风水师定下的将来置放棺椁的地方出现了意外,挖出了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严重犯了风水大忌。出了这么大的风水漏子,也算当时的“政治事件”了,当初推荐陵址的大臣吓死了。名叫梁子琦的大臣借机上疏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辅臣申时行等人的“罪过”,梁子琦当初也推荐过陵址,但徐学谟、申时行认定大峪山才是真龙穴。

梁子琦建议,为了大明的万年江山,赶紧择地重建。当时一心事佛、十分迷信的朱翊钧似乎不信邪,一反常态,竟然作出了让大臣破感意外的决定,称祖宗山陵既卜于天寿山,圣子神孙,千秋万岁,皆当归葬于此山。并下诏,劝大臣不要再争论了,寿宫吉地就是大峪山。不少说大峪山不吉利的大臣,因此还遭受了处罚。

朱翊钧嘴上虽然不信邪,说得好听,心里还是打不到底,觉得疑惑的,“出事”次年曾带人悄悄看过几处地方,仍不是很理想而作罢,彻底死了易地建寿宫的念头。但在6年的建陵过程中,官场和民间关于定陵风水不吉利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巧合的是,在三百年后,决定是否发掘明陵,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一场争论。

史载,万历二十三年,定陵已建成五年了,当年开国功臣、风水大师刘伯温的十一世孙刘世廷,仍上疏奏称,“大峪山寿宫龙穴非真”。要知道朱元璋建在南京的孝陵就是刘伯温给选的址,刘世廷的风水理论应该是祖传之术。果然在24年后,李自成攻破了大明的京城,稍后又让关外满人夺走了江山。

明亡清兴,就此又是三百年,这是后话了。而更巧合更神奇的是,在三百年后,刘世廷的话再次应验——定陵被考古发掘后,还有意外。朱翊钧在大陆“文化大革命”中,竟然“遇到”了红卫兵。这群“革命小将”同样不信邪,将朱翊钧和皇后的尸骨拖出了地宫,批斗一番后“破除迷信”——焚烧。。

发掘始末

1955年10月4日,一份题为《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当时任政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桌前。报告落款是中国文化界赫赫有名的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消息传出,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大惊。

他们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希望他收回提议: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这样庞大的发掘和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但对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吴(日含)来说,他决心已下,难以改变:全国解放已经多年了,有老一辈专家,又有新一代大学生,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双方争持不下,都把希望寄托在下最后决心者身上。5天之后,周总理最后裁决的消息传来:同意发掘。当年12月初,在吴(日含)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

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在寒风呼号、雪花纷飞的凛冽中初探长陵,却一无所获。赵其昌又率队员踏遍十三陵,偶然的线索使发掘长陵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定陵玄宫重见天日便成定局。1955年的最后一天,在夏鼐的催促下,赵其昌率人冒雪从北京来到万寿山下十三陵这一昔日皇家圣地。

明定陵

然而3天下来,对长陵的初次勘探却毫无线索。吴晗、夏鼐、赵其昌协商后,决定扩大勘探调查范围。

1956年春,经过两个月的史料研究后,赵其昌又率工作队重上十三陵,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和探访。发掘委员会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定陵。这一天,赵其昌率人来到定陵勘探。经过多时察看,有些疲倦的赵其昌在宝城城墙边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想要休息一下。就在此时,在他眼前不远处的红色高墙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露出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激动不已的他,立即叫来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城里的夏鼐闻讯后,立即驱车赶来亲自察看这像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就这样,最初发掘长陵的计划,就变成了定陵玄宫重见天日的结局。

1956年5月19日清晨7时,随着发掘工作队副队长白万玉一声令下,对中国皇陵第一次主动地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科学发掘,正式动工。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与在定陵挖下第一锹土相距正好1年,1957年5月19日,经过1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中国古代帝王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终于重见天日1957年5月19日傍晚时分,工作队成员披挂整齐,下到探沟,将梯子搭上金刚墙……10来盏汽灯吊在上面,照得人眼花缭乱。摄影、拍照、绘图、记录、测量、编号等各项工作的负责同志,都手执工具,整齐待命,现场一片将士出征前的紧张与肃静。一声令下,站在梯子顶端的赵其昌便挥起特制铁铲,对准“圭”字形顶部的第一块城砖砖缝,轻轻地撬起来。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摄影机唰唰地不停转动,影片开始记录下这令人难忘的时刻。因为砖缝之间没有灰浆粘合,赵其昌毫不费力地将48斤重的城砖撬开了一角。他把铁铲挂在梯子侧,两手抓住砖边向外慢慢抽动,宽厚的城砖终于全部从墙中抽出,忽然沟底大喊一声:“当心毒气!”

话音刚落,只听“扑”一声闷响,一股黑色浓雾从洞中喷射而出。紧接着又发出“哧哧”的怪叫,就像夜色中野兽的嘶叫,令人不寒而栗。赵其昌抱住城砖,就势趴在梯子上,低下头一动不动。黑色的雾气伴着怪叫仍喷射不息,一股酶烂潮湿的气味在金刚墙前弥漫开来。雾气由黑变白,渐成缕缕轻烟,由沟底向上飘浮。人群被这股刺人的气味呛得阵阵咳嗽。在现场指挥的夏鼐告诉大家:“这是地宫300多年积聚的腐烂发酶物质的气体,只要放出来,就可进入地宫了。”

砖一层层抽掉,洞越来越大。当抽到15层时,洞口已经两米多高。赵其昌戴好防毒面具,全副武装地扒住洞口,跳了下去。洞外的人只听“哗啦扑”地一声,悬着的心咚地跳到嗓子眼儿。原来洞内靠北墙的地方,散乱地放着几根腐朽的木柱,赵其昌跳下去时,正好踩在这上面发出令洞外人心惊肉跳的响动。一场虚惊之后,又下去几个人,他们打着手电筒在漆黑死寂的洞穴内摸索着前行。赵其昌在回忆当时情形时说:“地宫里黑糊糊、雾茫茫。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发毛、发懵、发怵,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

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地宫大门!”这声音死寂中响起一声炸雷,幽深的墓道里顷刻响起嗡嗡的回声。众人打个寒战,顺着电光的方向望去,只见两扇洁白如玉的巨大石门突兀而现,高高地矗立在面前。“有暗箭,快趴下!”不知谁大喊一声,众人闻声也纷纷扑倒在地。回音渐渐消失,仍无暗箭射来。大家慢慢起身,拿着电筒四处搜寻,光柱渐渐集中到中央。只见门上镶有两头怪兽的头颅,头颅下悬吊一个圆环。怪兽二目圆睁,正视前方。两头怪兽身旁,布满了圆形暗器……

在六道电光照射下,大家来到门前,终于看清了它的本来面目。原来这是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两扇石门,历经300多年仍洁白如雪。每扇大门雕刻着纵横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两门相对处的门面上,雕有口衔着圆环的兽头,称为“铺首”,使石门显得格外庄严和威武。所谓“暗器”,正是这铺首和乳状门钉。走向前轻轻推了下石门,不见任何响动。将手电光沿两厘米宽的门缝照过去,只见有一块石条把大门死死顶住,无论使出多大力气,都无法将门推开。大家伫立门前,心中都在发着同一感慨:“好一座神秘的巨门啊!”

发掘人员聚集在木板房,极度兴奋地探讨着地下玄宫内两扇石门的奥秘。门内有石条把两扇大门死死顶住,使外来的冲击力无法破门而入,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块石条是谁放进去的?放好后人又怎样出来的呢?难道是殉葬的妃嫔宫女,在入葬人员撤出玄宫后,她们在里面搬动石块把门顶住?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根据史料记载,殉葬的妃嫔宫女都是先被杀死之后,才和帝后的棺椁一起入葬。是否地下宫殿还有别的秘密通道,在帝后入葬完毕,让工匠用石头把门堵死,然后再从秘密通道出来?这一点也显然不合理。

过去一些陵墓发掘的资料为打开定陵地下玄宫之门提供了启示。从门缝看进去,石门之后可能是用一根石条顶住的。在两扇门关闭时,将石条倚于门后槽内;人走出后,石条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条也随之滑向两扇门的中央,于是石门得以完全顶死。这石条,就是所谓“自来石”。原理已经弄清,就要设法挪开石条,开启大门。又不能让它完全倾倒摔坏,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顾名思义,一定是个带弯的东西……人们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半个口字形,像一个缺了半边的无底勺子。

10月5日上午,发掘队员进入地宫,准备用自制“钥匙”开启石门。几支手电筒的光亮穿过深雾与黑暗,照在两扇石门的开缝处。钥匙插进门缝,渐渐向里延伸,石条一点点移动起来,直到完全直立才停止用力。原以为这硕大的石门非有千斤之力不能开启,所以他们分成两组,列队两扇门前,只听一声大喊:“开!”队员们一齐用力,石门轰然而开。

明定陵

当一线手电光对准门框上方时,只见无数条亮晶晶的锥形物体悬挂头顶,如同出鞘的宝剑,直冲地面。“门上有飞刀!”“啊!”人们大喫一惊,门框上端,确有一排形同宝剑的东西悬挂着。雾气缭绕,灯光暗淡,看不清真实面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白万玉和赵其昌商定,先撤出墓道,待点燃汽灯后再行察看。

一盏汽灯照亮了地宫墓道。发掘人员站在门框一侧,抬头仰望,只见十几道形同宝剑的物体,原来是一种独特的石头。由于地宫封闭日久,宫中充满水气,门上方的青石在水气的浸蚀中碳酸钙逐渐溶解,随着水滴一点点流淌下来,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宝剑状的“钟乳石”。漆黑的幽暗之夜里,确像是一排倒悬的飞刀,令人发生种种遐想。又是一场虚惊。

在打开这道石门后,发掘队员根据自来石模糊的题字的提示,又先后打开了6道石门,最后在玄宫后殿发现三个硕大无比的朱红色棺椁静静地排列在棺床上。里面分别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孝靖皇后与孝端皇后。至此,可以说,定陵发掘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定陵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和炎黄子孙的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直至30多年后才完成有关发掘报告…

定陵发掘后,一时各地挖掘帝王陵墓成风。在郑振铎、夏鼐的建议下,国务院迅速下发了“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墓发掘”的文件。1965年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再次向周总理提出发掘长陵。周总理则以一句“我对死人不感兴趣”否决了这个提议。

有关部门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鉴定后得出结论,万历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身长1.64米,血型为AB型。十年动乱中,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的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狂热的“红卫兵”当作地主阶级头子在定陵门前广场示众批判后烧毁。回忆起当年发掘过程,赵其昌感慨万千,不由想起老前辈夏鼐先生在定陵发掘三十年之后的遗憾:“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

参考资料

1.明定陵·查字典地理网

….

关于作者: yun

定陵(明十三陵之一)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