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光绪二年是哪一年(大清光绪二年是哪一年)

四川金堂李刚明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阳春时节,湖南宝庆府新化县约五十余户的李姓人家奉旨迁蜀,开启了一个个家族300年波澜壮阔、荜路篮缕的移民迁徙史。他们乘船出资江、入洞庭、达汉口,再借道长江进入四川。其中一支李姓人家,在泸州进入沱江,一路上行,他们的目的地是沱江上游的金水县绣川桥。行至五凤溪上游五公里的乱石滩处,水急滩险,拉船的纤绳接连断了三次,都未能挣过此滩,眼见天色将晚,一行人只好放船靠岸。哪知上岸一看,虽然四周是荒野凄凄,但地势平缓,一片大坝呈现眼前,前有江水曲绕,后有山林相依,于是他们当即决定就插占此地,开疆拓土,安身立命。

这就是金水凤溪李氏家族入川一、二世祖,他们的祖源:西平郡王晟一愬一仲章一嘉贞。但为有别于其它家族插占地的不同,他们不是以男姓取名地方,而是以一世祖李献玉妻罗氏冠名,谓之此地罗家坝。在那男尊女卑时代,能以一个妻子、母亲姓氏取名所占地盘,的确不多见。300年来,罗家坝没有罗姓,多是李姓,偶有其它姓氏人家,也是与李家有千丝万缕姻亲关系。从另一角度看来,金水凤溪李氏家族是一支血脉相承、家风有序、崇尚孝行的家族。

>光绪二年是哪一年(大清光绪二年是哪一年)

李氏人家在罗家坝这块土地上躬耕劳作、繁衍子孙,他们秉承优良的家风家训,代代相传,逐渐枝繁叶茂,成为当地一门望族。

入川第五世李明洁,自幼聪慧伶俐。四书五经娴熟于心,仍不懈于通宵达旦苦读。19岁应科举因眼疾而不达,此后便无意科考。他回乡一边劳耕田地,一边升帐授徒,办起私塾。其时,家族之人及众乡邻,大都以农耕为主,文化贫瘠,乡野愚昧,农家子弟多是不识一字,文盲俗人。李明洁办起私塾,首创罗家坝金水凤溪李氏家族办学之举。那时农耕人家,收成些微,也大多仅能糊口而已,但明洁公不为日常生活清贫所累,惟患所学不成,不患资财不来。一生漠然无求于世,怡然教学,不改其淡泊之志,启智于子弟,明礼于乡邻。

明洁公一生致力于读书讲学,潜心于诸子百家研读,广涉佛经道典、医相占卜、风水养生诸学,直至77岁寿终而止。在其引导教化下,金水凤溪李氏家族耕读传家,遂以蔚然成风,同贺氏家族一道,开启了五凤溪自明末清初以来“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后一次文明大开发。

明洁公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有大成者,当数其外甥曾茂林,在其八岁入私塾后,奋发图强。曾茂林光绪二年(1876)中了丙子科举人,乙丑大挑知县,历署山西武乡、石楼、兴县县令,代理归化、宁远、托克托城同知,署太原省高等检察0检察官。辛亥革命时,发多篇爱国诗章,次年回到金堂故乡,在民国七年(1918)以七旬高龄担任《金堂县续志》总纂。是金堂近代著名文史学家、爱国诗人。

李明洁三子李洪元,生性聪敏,幼随父读书,多有心得,以发为文字,父奇之。然犹时令其苦田间,激励其志气,后入学金堂著名的绣川书院,从学陈鼎孝廉,习科举文,累列县府前茅,然不为科试所重,由此也无意功名,归乡私塾授学,时称“谨厚儒”。尝曰:“少年读书为科名,今知不然,养性灵耳!”曾助父主持李氏家族四修族谱,今存《续修小谱引》、《班诗纪》、《冬至今序》、《冬至会会规序》,颇具家谱历史研究价值。

金水凤溪李氏家族入川第八世李举畴,学名秉忠,字锡九,李明洁曾孙。光绪三十年(1904)补县学生员,民国元年(1912)毕业于四川高等巡警学堂,委中江县警佐,旋调省警0任督察员及正东署一等署员,并任民国24年二路五混成旅一等军医。李举畴秉承家学渊源,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善思,博学古今中外。痛惜金水凤溪李氏家族原有老谱,在光绪年间失火被毁,青年时便立下“修谱、修墓、建祠”三大宏愿,矢志不移。发动组织族人,历18年之艰辛,终建成占地五亩的李氏祠堂,并附设光裕小学堂,接收族中子弟及邻近它族子弟启蒙读书;祖坟累茔树碑;《金堂李氏族谱》(上下两卷)也在他手上全面完成。其子义煊曾任黑水县邮电局长,退休后又协助完成金水凤溪李氏家族第六次修谱。

罗家坝《李氏家谱》曾有这样一段家训:“世界进化,历时而殊。天演公例劣败优胜。吾人处今之世,己不研究科学,以求技术,不能立足,况后世乎?但工农学商,果有特长,自然於人之生活上占据优美份子,而劣焉者不能矣。故让求学术,是谋生活第一要义”。可见,在僻壤之乡的李氏家族,在当时就有尊学识、求学术之先进思想,这又是有别于其它族姓的表现。关于此,成都电视台著名文化品牌栏目《东周社》曾作了特别专题报道。

罗家坝李氏家族,居于沱江边。村中男壮年,多以行船为生,他们常年行于沱江之上,在为生活的艰辛奋力拼搏时,也享受着劳动带来的美好。在拉纤、摇橹时为了统一劳动的步伐与节奏,船工号子便应运而生。如今数代船工创造出的“沱江号子”已列为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非遗”传承人李义双现已98岁高龄。怎样保护和传承这支五凤溪古镇历史文化奇葩,是李氏族人责无旁贷的担当,所幸的当地政府和罗家坝社区已组织起一班李氏族人,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学习,对外不断展示着“沱江号子”的无限魅力。

如今,罗家坝的李氏后代,依然秉承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家训,尊重知识,发愤图强。改革开放40年来,涌现出一大批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从这里走出,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

关于作者: yun

光绪二年是哪一年(大清光绪二年是哪一年)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