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 考卷答案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昆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二化学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小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C.红外光谱能测出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种类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32C135.5D.对有机物CH,CH(OH)CH3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1.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梦溪笔谈》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03A.Me4,的电子式Mg2+[H2B.2,2一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D.《梦溪笔谈》中:“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O4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格C的实验式:C5Hg2.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7.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苯的同系物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HX化南)CH3+HX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应选择米和下列哪组物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质为原料合成乙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3CH3和C2B.CH2=CH2和Cl2A.苯酚和苯甲醇互为同系物C.CH2=CH2和HCID.CH3CH,和HCB.35C1和3”C1互为同位素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O,和O,互为同素异形体A.碳酸钙溶于稀醋酸:CaC03+2H+-Ca2++HO+C02↑B.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0;+8H=3Cu2++2NO↑+4H2OD.丙酮(00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D2溶液:HCO3+OH+Ba2+=H2O+BaCO3↓和环氧丙烷(CH,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CH-C-CH3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CHO+[AgNH)+2OH水浴拥热)C,COO+NH+NH↑+Agl+H,O4.下列对有机物的分类错误的是()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HOOHA.为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CH3B.用新制Cu(OHD2悬浊液可以鉴别甲醇和乙醛CHC=CCHCH2CH3CH,OHC.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卤原子的种类①@④D.配制银氨溶液时,向1L2%的稀氨水中滴加2%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生成的沉淀溶A.①属于烃类B.②属于醇类C.③属于酯类D.④属于酚类解为止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共10页第1页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共10页第2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

材料二1879年京师同文馆注册在读学生共计163人,各科攻读人数如下。一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同文馆建立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教学的特征,并简评京师同文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9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其观点产生的背景。(8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1)材料一中的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分)(2)材料二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大事?该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2分)(3)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请你列举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

关于作者: yun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四次月考(24-91C)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