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名将韩信历史传记电视剧)

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名将韩信历史传记电视剧

《淮阴侯韩信》是中央电视台、淮阴电视台、淮阴市政府于1991年出品的一部传记、古装、历史电视剧,由郭宝昌执导,张丰毅、石维坚、施京明、柳格格等人主演。该剧主要表现了西汉开国名将韩信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悲凉的人生结局。

中文名

淮阴侯韩信

类型

传记 剧情 古装

制片地区

内地

导演

郭宝昌

主演

张丰毅,石维坚,施京明,柳格格

集数

10集

出品时间

1991年

人物简介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因作战有功被封为淮阴侯,司马迁的《史记》有韩信的专传,叫做《淮阴侯列传》。[1]

人物出身

韩信曾经是布衣,什么叫布衣呢?就是没有官职的人,有官职的人可以穿锦,而没有官职的人只能穿布。他没有钱,贫,古代的贫是没有钱财的意思,穷,是没有官职的意思。韩信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官职,所以可以说他是贫穷。他好带刀剑,项梁项羽起义以后,韩信“仗剑从之”,拎着一把剑就参军了。韩信可能是个破落贵族,作为一个破落贵族,韩信的少年时代是怎么样度过的?

韩信这个人虽然有着贵族身份,但是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什么本事,史书上说法叫做“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就是他没有什么良好的表现,不能“治生商贾”,“从人寄食”,就是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就是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这个人讨人喜欢吗?

寄食于人

寄食

他经常去混饭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长,天天去吃,吃得这个南昌亭长老婆一肚子气,最后他老婆就想了一个办法,天不亮半夜起来做饭,天亮之前把饭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韩信早上起了早床,摇摇荡荡来吃饭,一看饭吃完了,韩信当然明白了,人家讨厌他,一赌气,和南昌亭长绝交,跑到河边去钓鱼,正好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就是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到河里面洗一洗,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自己带饭,其中有一个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每天分饭给他吃,一直到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

胯下之辱

韩信在这个时候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他不讨人喜欢,大家就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会来羞辱他,于是淮阴市上就有一个地痞无赖,市井无赖。有一天就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也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你是个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上一大群人都来看热闹,这个家伙就说,你不是有刀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刀吗?不敢?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大家都看着韩信。杀啊?还是爬啊?韩信怎么样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来描写,“孰视之”,这个“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它是通用的,“孰视之”就是盯着他看,看了一阵,把头一低,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去了,然后趴在地上,一市人皆笑,整个的街上都笑,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

韩信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奇耻大辱啊,而我们前面讲过韩信是一个破落的贵族,是一个士,而谁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他还是不是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

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心胆俱裂,胆战心惊,丢掉了灵魂,猛然跪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弯一下,然后往上一碰,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你才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如果是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

。韩信肯定不是螃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引用苏东坡一篇文章的观点来说明,苏东坡有一篇幅文章叫《留侯论》论的是谁呢?张良,不是韩信,但是《留侯论》开头的这段话我觉得可以用在韩信身上,它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它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就是普通人,那些小人物,他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拔刀子或者掏拳头,这个,我说这不算勇敢,这叫什么,这叫鲁莽,这叫盲动,真正的大智大勇,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并不惊惶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为什么呢?“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就是这样的人,他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为眼前的这一点小是小非、小恩小怨鲁莽地盲动,所以有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信这个时候面临的选择是什么呢?要么杀了这个家伙要么爬过去。杀了这家伙的结果是什么?你也被杀头,将来远大的理想还能不能够实现呢?不能实现,所以一个怀着远大理想的人他是能够忍受的,司马迁就是,遭到宫刑,这也是一个男人的奇耻大辱,一个男人不能够接受的东西,他还不是忍下来了,为什么要忍下来,他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着作,韩信同样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他盯着那个无赖看了很久,思想斗争很厉害,最后为了自己远大理想,牺牲眼前的荣辱,我想韩信当时心里面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对他说,韩信啊韩信,心字头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这就叫做忍辱负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韩信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志向的这样一个英雄,那么这样的一个英雄,绝不会满足于那样的生活,他一定是要有所作为,那么韩信又有着怎样的作为呢?他又怎样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呢?

仗剑起义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代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

萧何推荐

韩信

韩信投归刘邦后,仍不被刘邦重视,只委任他做一个管理粮秣的小吏,后来又因为某种过失,差点没有被刘邦所杀。多亏有个叫做夏侯婴的将军发现韩信有才,将韩信救了下来,把他推荐给刘邦,但刘邦仍不重视,只是向上提了一些,"拜以为治粟都尉",相当于现在的团级,仍是管理粮草。

刘邦的部下有个人叫萧何,刘邦为汉王后,萧何立即被刘邦任为丞相,从此一直当丞相到死,是刘邦的铁杆追随者,真正的心腹干将。韩信与萧何交谈,萧何特别赏识韩信,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始终不听。韩信一见如此,干脆又开小差走了。萧何一听说韩信跑了,于是顾不得向刘邦报告,就自己亲自骑马追回了韩信。萧何又一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为大将。这次刘邦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但萧何知道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大将不是出自他的真心,怕他过后反悔,于是又特别强化他的这种信念。《淮阴侯列传》里记载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到了拜将的那一天,"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这实在太出人意外了,诸将都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打了三年仗的人,而韩信则是刚刚从项羽那边开小差逃过来的一名小卒,让他当大将,这谁能想得到呢?于是诸将的生气、恼怒、喧哗、骂大街的情景可想而知。

拜过将之后,刘邦急着问韩信:"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刘邦是迫不及待要弄明白韩信是不是真有萧何说的那么好;韩信先问刘邦如何估计当前楚汉双方的形势对比,是让刘邦先公开承认自己目前是处于劣势,以为自己下面的分析形势做铺垫。韩信分析了项羽目前势力强大,但由于他不得人心,所以很快会由强变弱;关中地区他派了三个秦将为王,但由于刘邦在那里的群众基础好,三个秦将让关中的百姓痛恨,所以你一篇檄文发出去,关中简直就可以兵不血刃夺回;你这边眼前的势力虽有些弱,但你的将士是仁义之师,今后的形势定将是天下无敌。你听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分析!

军事天才

韩信

韩信为刘邦设谋,并指挥军队在一两个月之内收复了关中地区。韩信在两年多的楚汉相持阶段,为刘邦灭了北方东方的五个国,第一年灭了西魏与代;第二年灭了赵国、燕国;第三年灭了齐国,改变了楚汉双方力量的对比;最后又指挥刘邦的全军彻底消灭项羽于垓下。关于韩信的用兵作战,《史记》中展开描写了四次,《淮阴侯列传》中写了破魏、破赵、破齐,《高祖本纪》中写了垓下的破项羽。

魏国的地盘是在今山西南部,包括晋西南与晋东南两大片,国王是战国时魏王的后裔魏豹,都城安邑(今夏县西北)。韩信攻取西魏的办法是派兵正面佯攻,而另派兵从别处渡河绕到其背后进攻,迅速消灭了魏国。

韩信灭魏后,大军是驻扎在山西。从山西中部穿越太行山到当时的赵国有一条山路叫做"井陉道"。其西口就是今天的娘子关,其东口叫做"土门关",也叫"井陉口"。当时谋士李左车给守将陈馀建议,让陈馀驻重兵于东口,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而派兵搔扰韩信的后方,断绝其粮食供应,这样不用很久,韩信的军队就会不战而溃。这是很厉害的一招,可惜陈馀不听。一来是陈馀把韩信的兵力估计得太少,二来是他根本瞧不起韩信,他认为这么弱的敌人如果还不打,岂不让人耻笑?以后谁都可以来欺侮我。

韩信侦察到李左车的建议不被采纳,于是兵分两路。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军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这就是有名的"井陉之战",打在今河北省石家庄西北鹿泉市西。这是韩信一生进行的最精采、最神奇莫测的一仗。

齐国的地盘约当今之山东省境,都城临淄,齐王田广、齐相田横都是战国齐王的后裔。韩信灭赵后,刘邦趁着韩信的兵威,派郦食其劝齐国投降,齐国同意了,解除了对韩信的防备。结果韩信突然发起攻击,打得齐国在济西大败,劝降的郦食其,被齐国所杀。项羽见齐国危急,派龙且率军二十万救齐。被韩信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龙且的思想与陈馀一样,都轻视韩信,结果被韩信故意造成的河水枯干,引其半渡而击之,打得惨败,龙且被杀,齐国被韩信所灭。

报恩报怨

由于韩信的军事天才与其卓越功勋,灭齐后被封为齐王。韩信衣锦还乡后,把当年韩信贫困时曾救济过他、分饭食给韩信吃的那个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找来,赐给她千金。汉朝的"一金"重为一斤,可换铜钱一万枚。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

同时也把当年曾经侮辱过韩信的那个淮阴"少年"找来,要了结一下过去有人让他从胯下钻的这桩旧日公案。韩信没有惩罚这个人,而是封其为楚中尉。楚中尉,是楚国最高的军事、治安长官。韩信的这个表现应该如何理解?有人说这表明了韩信的胸襟宽广、宽宏大量。其实并不尽然。如果真是不计前嫌,就可以完全不必再来这一回。他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之中把这件事摆列一回,而且对他不仅不打不骂,而且还要给他来个不小的官做,这件事情传开后给韩信所带来的光辉与满足感,决不是简单地把那个人打一顿或者杀掉所能比拟的。

分析韩信的这个故事,绝不仅仅是为了讲韩信,《史记》中有许多这种报恩报怨的故事,如伍子胥、范雎、苏秦、韩安国等等,这是司马迁在借着写古人以抒发他自己压在胸中的愤怒与不平。司马迁有一种相当强烈的复仇情结。

鸟尽弓藏

韩信

司马迁写《淮阴侯列传》,主题就是同情韩信。韩信每灭一国后,都被刘邦夺走其兵,韩信一生用新兵作战。《淮阴侯列传》的主题有两方面,一面是写韩信浴血奋战,为刘邦平定诸国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写刘邦对韩信的种种控制与防范,在韩信率军东征的整个过程中,头上总有一只大黑手在盘旋着,先是不断地抓走韩信的军队,待韩信最终破杀项羽后,大黑手便把韩信也抓起来了。

《淮阴侯列传》还记载了武涉劝韩信归项羽、蒯通劝韩信独立,韩信都不为所动。其中,蒯通的分析相当触目惊心,分析韩信的实际处境说:"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分析韩信与刘邦的关系、情谊说:"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分析以往的历史经验说:"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于句践也。"并说:"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两段话篇幅很长,占了《淮阴侯传》全文的四分之一,但韩信皆不听。作者的目的就是以此表明韩信不想背叛刘邦,反证日后加以"造反"罪名的冤枉。韩信被吕后杀害时才说"恨不听蒯通语"。

综合司马迁笔下有关韩信的各篇作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韩信从主观上从来没有背叛刘邦的思想,他对刘邦是感恩不忘的;韩信希望通过为刘邦服务,获得一块封地而称王,做刘邦国内的一个诸侯;刘邦强加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杀害,并灭其三族,手段残忍,令人憎恨。唐代刘禹锡诗:"将略兵机命世雄,仓皇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世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但司马迁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韩信有其自取灭亡之道:别说韩信有违背命令、态度狂傲等原因,即使韩信处处谦虚谨慎,也未心能善终,因为韩信的本领太高,对最高统治者的威胁太大。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没有韩信是绝对不行的;但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只要韩信存在,最高统治者就总是心怀恐惧。所以当他听到吕后杀了韩信的话时是"且喜且怜"。"怜"什么,因为韩信的确有冤枉,杀韩信,他问心有愧;"喜"什么?长期以来压在他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今天终于搬掉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同名电视

片长:10集,时间:1991年,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淮阴电视台、淮阴市政府

导演:郭宝昌,摄像:张仲鸣

演员:张丰毅饰韩信,石维坚饰刘邦,施京明饰张良,史兰芽饰齐娥,柳格格饰吕后

剧情:韩信离开家乡,开始他的从军之旅。齐娥避开乡亲,独自先到村外韩信必过的路旁等着。韩信骑着白马由远而近,于齐娥面前勒马而停。两人四目相对,尔后,齐娥慢慢向韩信张开双手,宽大的袖口顺势滑落。韩信弯腰,将齐娥搂上马背,护于自己胸前,然后两人快马共骑,绕行一圈,又回到原处。韩信将齐娥抱下马,再深深地看她一眼,绝尘而去……

剧集歌曲

片尾曲:十面埋伏

演唱:张宏声

亮煌煌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

疑兵疑阵在何处?

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插曲:楚歌

壮士轻生死,

征战几人回;

热血流千里,

日夜盼郎归。

田园野荒边,

壮士何不归;

明月何皎洁,

映照白骨堆。

参考资料

1.韩信·大人物

….

关于作者: yun

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名将韩信历史传记电视剧)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