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张茂渊简介(张茂渊的独世爱情)

可是,有人收到的馈赠是家庭幸福,父母和睦,而有人收到的馈赠却是家庭破碎,童年阴影。

>张茂渊简介(张茂渊的独世爱情)

张爱玲,便是那个不幸的孩子。

一出生,她便被过继给父亲的兄弟,只能对着亲生父母叫叔叔婶婶;后来,母亲出走、父母离异,她更是陷入了全黑暗的生活。

好在,生活不算太残忍,在张爱玲深陷黑暗洞穴的时候,一束光照亮了她的生活。

“张爱玲的人生启示录”,一共10篇文章,这是第二篇。

张爱玲4岁那年,母亲黄逸梵对婚姻深感失望,接着陪小姑子留学的由头,前往国外。

在码头上,张爱玲满眼泪水,却始终不曾出言挽留黄逸梵,因为她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出了坚决,看出了她对自由的向往。

如果张爱玲知道后续,母亲的离去,直接导致家庭破碎。或许年幼的她,怎么也要想办法把母亲留住。

可惜,太多事情没有如果。

黄逸梵出走,张志沂自觉有失颜面,等到黄逸梵归来,两人的婚姻便走到尽头。

那个年代的大家公子,不可能让正房妻子空缺。

于是,不久之后,张爱玲便有了一位继母——孙用藩。

张爱玲生性敏感,父母离婚与继母进门的时机这样巧妙,年幼的她来不及细究缘由,便将孙用藩界定为破坏自己家庭的恶毒后妈。

在这样的认知下,张爱玲与孙用藩的感情出得极差,还经常因此和父亲顶嘴。原来过着张家大小姐生活的她,瞬间跌落谷底,被责骂、被讽刺都成了家常便饭。

而那个时候的张爱玲,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正处在心灵成长的关键时刻。

成日生活在家庭破碎、爹不疼娘不爱的阴霾下,她要如何成长?

好在,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张爱玲还有疼爱她的姑姑张茂渊。

每次,在家中受了继母和父亲的气,张爱玲总会跑去姑姑的公寓,打着看望姑姑的幌子,与张茂渊亲近。

其实,张茂渊心中知道,张爱玲是在家中受了委屈,到自己这儿来寻求温暖。

到底还是个孩子,即便强装坚强,也能被一眼识破。

陪伴是最难得的温暖,即便有时候它无声无息。

张茂渊从不开口问,张爱玲在家中过得好不好,只是与她嬉笑,隔三岔五给她讲些小故事,做些小吃满足她的口腹之欲。

在继母当道的家庭里,张爱玲天赋显露,却在待人接物方面十分迟钝。在她少量接触的人中,大多数都需要她将全身汗毛竖起,时刻准备战斗。

因为只有如此,张爱玲才能保护好自己。

唯有在姑姑张茂渊身边,张爱玲才活出了孩子该有的青春与活力,可以肆无忌惮撒娇,可以不用担心被责骂被讽刺。

后来,张爱玲成长到16岁,母亲黄逸梵回国。

看到多年未曾照看的女儿,黄逸梵心中满是心疼,可心疼之余,她更多的是失望。

女儿没有像她想象中一样,成长为知书达理的新式女子,性格上更有敏感尖锐。于是她发出感慨:

最能伤人的言语,从来不是出自敌人口中,往往是来自亲人。

母亲的话,在张爱玲心中狠狠戳上一刀,鲜血淋漓。

为了张爱玲的前程,张茂渊和黄逸梵提出,要送她前往伦敦大学,见识更宽广的世界。

于是,张爱玲便瞒着父亲和继母偷偷参加考试,而后东窗事发,被父亲关在家里出不了门。

在这种关键时刻,张茂渊毫不犹豫登门劝解,希望哥哥能够为张爱玲的前程着想。谁料这不讲理的张志沂,不由分说将张茂渊的头打破,害她进医院缝了六针。

其实,自从张茂渊被张志沂出卖官司后,她就再也没去过哥哥家,此次纯粹是为了张爱玲的前程与学业。

后来,欧洲战乱,张爱玲在张茂渊的帮助下不得已进入香港大学。

在香港读书的日子里,张爱玲虽是人生地不熟,却也鲜少受委屈,因为她有李开弟的照看。

而这李开弟,正是张茂渊念念不忘的初恋、78岁披上婚纱的结婚对象。

在张爱玲生活艰难的时刻,张茂渊以自己为例告诉她:

人生总有太多无奈,手头所做的工作未必如意,但暂时温饱是关键。

有留学经历的张茂渊可以为了生存,暂时进入洋行当职员,张爱玲又何尝不能向生活屈服,写写剧本、当当翻译。

生活,总是慢慢地才会越过越好。

这样的点醒,往往只存在于最亲近人之间。

为了张爱玲,张茂渊可以与不再来往的哥哥据理力争,可以放下手段拜托已经分手的初恋。这样的情谊,早就已经超越了姑侄之情。

或许,在漫长的岁月里,张茂渊早已经把张爱玲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可能给她最好的一切。

如果没有张茂渊的出谋划策,张爱玲难以有良好的求学环境,这世间或许便会少一个旷世才女。

世间最能温暖人心的,未必是爱情,也不一定是亲情,但偏爱绝对可以。

张茂渊对张爱玲,便是心疼到骨子里的偏爱。

同样都是哥哥的孩子,同样都喊她姑姑,在张爱玲和张子静之间,张茂渊从未做到一视同仁。

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可以悠闲得住在姑姑的小洋楼里,吹着微风,感受岁月静好。张子静却连进入小洋楼见姐姐和姑姑,都要忐忑许久。

有一次,张子静与张爱玲聊天到了饭点,姑姑张茂渊却对他说:

这样的言语,丝毫没有亲人间的温情,倒像是不相熟的陌生人。

而对张爱玲,张茂渊便偏爱多了。

张爱玲突然提出要吃包子,即便是没有任何准备,张茂渊也会尽可能就地取材,为她做出四个芝麻酱馅的小包子。这种偏爱,敏感的张爱玲怎么可能感受不到。

对于一个出身黑暗、生活挫折之人而言,普通的感情往往难以温暖她,唯有最任性的偏爱,才能成为照亮她生命的光束。

也正是张茂渊的偏爱,与母亲决裂后,张爱玲便将姑姑当作了唯一的亲人。

与胡兰成确定关系之前,张爱玲也曾将他带到姑姑面前,腼腆羞涩。

对于张爱玲而言,胡兰成见过姑姑,便等于见过了她所有的娘家人。

只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张爱玲深陷爱情,对张茂渊的暗示置若罔闻,才有了后来被胡兰成抛弃的结局。

童年的遭遇,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因为童年时被抛弃,张爱玲始终不敢要孩子,她担心自己承担不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因为缺乏父爱,张爱玲恋上了比自己大许多的胡兰成,她希望得到一份具有安全感的爱情。

因为被母亲嫌弃,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都很不完美……

但是,在张爱玲众多不幸与黑暗中,也有过最温暖的光束。

在继母和父亲的挤兑下,张爱玲有姑姑的陪伴,温暖心灵;在前途迷茫之时,张爱玲有姑姑的指点,谋划前路。

张爱玲的童年,就如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是张茂渊,用唯一坚定的一束光亮,将她引领了出来。

….

关于作者: yun

张茂渊简介(张茂渊的独世爱情)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