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3年河北省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河北省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内容: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四调考试化学
酸钾的实验装置(省略必要的夹持仪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材新
浓盐酸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分,
KMnO.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Li7N14016Na23S32C135.5Fe56
A。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需要加热
As 75 Se 79
B.B的作用是除去HCI,没有B装置,KCIO的产率会下降
C,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将C装置放在热水浴中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D.D裴置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OH一2C1O+2H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A.向KAI(SO,)z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A1+十3OH一A1(OHD,
符合题目要求的。
B.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十8H十2NO万一一3Fe+十2NO+十4H:O
1,古代煤井通风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用竹管抽引的
C.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A+十3HCO一一A1(OH),¥+3CO2↑
人工通风方法:“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人炭中,其毒纲
D.将F(OH),固体加人氢碘酸溶液中:Fe(OH),十3H一Fe+十3HzO
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還拾取者.”(注:施鏝(u总):用大锄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毒气”指的是瓦斯
A.正已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H
C.“炭”指的是木炭
H C
D.“毒烟从竹中透上“原因是毒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
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
2.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治理措施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C.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选项
治理措施
化学原理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则不能,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A
向燃煤中添加生石灰以藏少酸用的形成
CaO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7.物质W常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其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各元素原子半径与原
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室中常用CS洗涤残留在试管壁上的N单质。下列说法正
CO和NO在耀化剂作用下发生
B
在汽车尾气系统巾安装蜜化转化器以诚少尾气污染
确的是
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1
C
用乳酸塑料替代传统塑料以藏少白色污染
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Mt·X-Z-Z-X
Z-Y-Z
D
向工业废水中闲加Fes以除去虔水中的Cu
FS具有还原性
W
原子序数
3.我国科学家利用CO:合成淀粉的核心反应如图所示,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A.X,Z形成的化合物与M、N形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列说法正确的是
B.实验室洗涤残留在试管壁上的N单质常常用CS,利用了N单质的还原性
C.Z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大于Y的氢化物的沸点
D.化合物W常用作氧化剂,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30Q
DHA
淀粉
CO.DCH.OH
9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MO,催化KCIO,分解制取氧气,小组成员闻到制得的氧气有轻微
OH-(
的刺激性气床。下列有关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消耗2.2gC0时,转移电子数为0.6N
A.反应后所得固体除MO外,还可能含有KC】、KCIO
B.标准状况下,22.4LHO:所含的非极性键的数目为Na
B,MnO2催化KC1O分解,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分解速率
C,30 g HCHO与DHA的混合物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制得22.4L氧气,反应中转移电子4mol
D.16.2g淀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CO:分子数为0.6N
D.将制得的气体通人AgNO,溶液,可能会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状况下制得22.4L即1mal氧气.反应中转移电子
等,D错误
1ml,故C正确:由题意知,制得的氧气中混有氯气,
13.D【解析】1000℃时,由盖斯定律可知,①一③得
将氟气通入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氯离子,次氧酸根
反应TiO(s)十2Cl(g)==Tl(g)+O(g),则其
离子等,氧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产生不容号硝酸的氟
平衡常数K
K:-L.6×10
=64×10,A正确:
化银白色沉淀,故D正确
K,2.5×10、
C【解析】取少许有机物滴入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
TC的物质的量分数几平不变.则反应①生咸C)
水浴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该有机物不一定为醛类,
的物质的量分数几乎不变,1000℃时反应②的平衡
还可以是甲酸,A错误:将过氧化钠投人滴有酚微溶液
常数很小,则此时C0的物质的量分数远大于CO:
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错误:向浓度均为
故曲线I表示CO,反应②生成等量的C0)和C.故
0.1mol【,的MS0和CuS)的混台溶液中逐
曲线Ⅱ、Ⅲ分别表示C,C),B正确:温度高于600℃
滴加人NOH溶液,首先看到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时,升高温度对T1的物质的量分数影响不大,而
K[Cu(OHD]K[Mg(OH):].C正确:三溴苯酚
(C)的特质的量分数显著增大,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
溶于苯,观察不到沉淀,故无法判断苯中是否含有苯
应,升温反应逆向透行,说明此时升高温度主要对反
酸,D错误,
应②的平衡产生影响,导致C)的物质的量分数显著
A【解析】硫的电负性大于碳,氧等,故修煤中的有
增大,C正确:温度在200一1200℃之间,TT1,的物
机硫主要呈负价,A钳误: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化合物
质的量分数几平不变,故升高祖度对T的平衡产
A分子中与硫直接相连的基团中有一OH,能电离出
率增加作用不大,D储误
氢高子,具有酸性,B正确:一定压强下,化合物A分
14,D【解析】向次氯酸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镜气体先
子只有1个一0H能形成氢键,而硫酸分子中有
发生反应3N)十,十H,0一)十M十
2个H能形成氢键,故化合物A的沸点低于硫
2HC),继续通入的二氧化硫与反应生成的次氧酸发
酸,C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能将四价硫氧化为六价
生反应H)+5S)十H)一H,),+Hl,总反
硫,二氧化硫,氧气,碳酸钙高温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
应的方程式为NMC)十S十H:)一H,+
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0+2CC0,
高祖
NC1,由图可知,a点少量二氧化缝与次氟酸钠溶液
反应,所得溶液为氯化钠,硫酸钠,次氯酸钠和次氯酸
2CS)十2C),故需要有氧气参加,D正确
的混合溶液,点为二氧化篷与次氯酸钠溶液恰好反
C【解析】M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酸基,共2
应生成次氯酸,所得溶液氯化销.硫酸钠和次氯酸的
种,故A错误:M分子中羟基莲接的威原子上含有1
混合溶液,(点为二氧化硫与次氯酸钠溶液恰好完全
氢原子,可以被氧化为联基,不能被氧化为醛基,故B
反应生成麓酸,所得溶液为氧化钠和硫酸的混合溶
结误;M分子中碳碳双键的2个不饱和碳原子均连接
液。极据物料守恒可得a点溶液中存在c〔Na)
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体,故C正
c(CO)十c《HCO)十c(),故A正确:b点为二
确:M分子中羟基,羧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
氧化硫与次氯酸销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次氯酸,二氧化
用纳证明M中含羟基,故D错误,
D【解析】第一步反应为S十2Cu+十2Z一CuS+
统的物质的量为号,即z=专,溶浪的pH为
2Zm2+,由图可知,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乙一
3,8,由方程式可知,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为
2e一Zm+,S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S+2Cu2++
4e一CS:当正极的硫完全反应生成CS后.继
3 molx2
2
11
3
m·1,,则次氧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续高效发生第二步反应Cu++Zn十xO一(1一
01、×1018
4r)Cu+2xC0+Zn2+,Zm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约为
=1.5×102,电离平衔常数的数
2
Zn一2e一m+,,S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3
Cu+十xO+2e一〔1一4z)Cu十2xC山0。分析
量级为10一,故B正确:点溶液为氯化钠和硫酸的
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正极的硫完全反应后仍然没有脱
混合溶液,由电荷守恒可得c(C1)十2《S)片》十
高电极,正极质量一直增加,A正确:单独构建第二步
c(OH厂)=e(H)+c《N),放C正确:a点溶液含
电池时效率较低,相合两个连续的电化学反应时效率
有次氯酸和次氢酸钠.次氯酸掉制水的电离,次氧酸
较高,可能的原因是步骤1的放电产物C山S对步骤
纳促进水的电离,6点溶液含有的次氯酸掉制水的电
2的放电过程起催化作用,B正确:由分析可知,C正
离,则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c点溶液含有的硫
确:该电池分两步完成,且只有第二步反应才析出钢,
酸抑制水的电离,点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b点,水
所以相同时间内两池电极上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不相
的电离程度小于占点,则水的电离程度大小顺序为
> b> c,故D错误。
liSe,《2分)
0LiS> LiSe> LiSe(2分)
非选择题
(5》79,0%(2分
(1)7〔2分)〔2》立方体《或正方体)〔1分)
【解析】(4)①HSO与NaS0反应生成Na:S0、
3)①CH。Fe(2分)②6(2分)(4)①两者均为
S和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S()+
金属品体,C0原子半径较小,形成的金属离子半径较
2Na,S),一2Nns),+Set+H,0,其中HS0
小,其金属键较强〔2分)
②As> Fe> Ca(2分》
是氧化剂,NSO是还原剂,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③二者均为分子品体,F1,的极性更强〔2分)
1;2。四由图中可知,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
①(0.5,0.5.0.128)(2分》
生咸1iSex.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1十xSe+
【解析】(1)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e
一1.i,Sc,团由【iSe,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
1s2s2p3s3p3d4s.共占据15个不同的原子轨
能量变化分析可如,结合碳基体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越
道,其有7种不同能级的电子。〔2)由F©品胞结
多.形成的物质越稳定,感易形成,则3种S肥,与(
构可知,晶胞中小球数目8×
十6×号=4,大球数
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iSe,[iSe
1i,Se〔5)实验测定原理为S(0十41十4H
日为8,故小球为Fe2+、大球为Br。以品胞中上面
心Fe为研究对象,距一个Fe+最近的Br有8个,
Se+21+2H:0.1+2SO-2T+S,0
位于品胞中上层4个及上面品胞中的下层4个
可得关系式SeS0一214S,则n(S
,8个B构咸立方体结构。〔3)①环戊二烯有3
(s0)Fn(Na:80)=0.21
个不饱和度,因比环成二烯基的分子式为H,一,
茂铁的分子式为CH,F©:②与苯环相类似,环戊已
&.4000mlLX行
=0002mlm《Se》=M
给基中5个碳原子除了形成C一C年键和C一Hs键
0.002ml×79g·mal1=0.158g,质量分数为
外,都含有一个未杂化的2印轨道,每个轨道上有一个
0.158g
电子,又因为每个茂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因此每
0.2000g
×100%=79.0%
个环含有6个r电子。〔4)①C0和Ca均为金属品
体,C。原子半径较小,形成的金属离子半径较小,其
17.
1》d2分】
金属键较强,熔点沸点较高,②As.Fe,Ca位于同
(2分)(3)将环氧乙定溶液沿烧瓶内壁缓缓加人:
周期,同同期元素从左往右,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强,电
并振离烧瓶(2分)(4)中和NaOH,促使反应正向
负性越来越大,所以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进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分》(5》球形冷疑管
Fe> C:③二者均为分子品体,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分液漏斗(2分)除去水(2分)〔6)70,0%(2分》
不大,FCl的极性更强,所以FC的沸点高于
【解析】()乙醇.水、乙酸均能与金属纳反应,而液体
ACL的沸点:①品胞中As原子1的分数坐标分为
A需要确保金属钠可在其中熔化,且不会与它发生反
D,D,0.28),体心的Cn原子与面点的Ca原子有着
应,敌应选择甲米。〔2)步骤Ⅱ中在10℃条件下座吩
相同的化学环境,则体心的Ca原子离As原子2的型
与金属钠反应生成2-摩盼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
离为0.372,体心Ca量标为(0.5.0.5.0.5),As原子
子守恒可知,反应生成H,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的分数坐标为(0.5,0.5,0.128)
1)C山,S+5M)十12H+一2Cu++5Mn
+t。(3)步累Ⅲ中
Na
十6H0(2分》《2》反应AC1《8)十
可将环氧乙烷溶液沿烧瓶内壁缓缓加人,并握荡烧
SO(一[Ag(SO:](aq)+CT(ag》的平
瓶:防止反应放热导致体系温度过高。《4)步骤W中
c(CI ([Ag(S.O))
2塞盼乙醇钠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时有国产物NOH
常数K
e2(S03)
生成,使得溶液显碱性,加盐酸周pH可消牦Na《OH,
(CIr[Ag(S.O广c(Ag》-Kn(g)·
促进水解反应正向进行.《5》步骤V中涉及的实验探
(S:O)e(Ag)
作为过滤、蒸馏,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漏斗,玻聘棒
K=2.8×105×L.8×10-9=5.04×103,平衔常数
烧杯,流福所需玻璃议器有满幅烧瓶,祖度计,直形冷
很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较大〔2分)
疑管,牛角管和锥形瓶,无需使用题图中的球形冷凝
(3)8H+7CI +ClO +2Au-2HAuCl +3H,O
管和分液福斗:无水MS)是干燥剂,分液时有机相
威6H+7CIT+CIO5+2Aa一2AC1T+3H0
中可能利余少量的水,加人无水g),可以吸收有
2分》(4)①1:2(2分》②2Li+xSe+2e
机相中的水分,《6)由合成路线图可得关系式
….

关于作者: yun

2023年河北省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