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考卷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试卷答案,答案胶囊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世纪末,以自强为宗旨的上海强学会章程中提出办博物馆的主张,张震与行者。1905年,南通博物苑正式动工兴建。博物苑成立不久就收藏了大批珍普文物标,史部分有金、玉石、陶瓷、拓本、乐器、画像、卜筮、军器、刑具等:美术部分有书画织绣、文具等;自然标本遍及五大洲许多国家,有日本三叶虫、货币虫化石,南洋群的时乐鸟,印度鳄鱼,俄罗斯斑鼠,美洲袋鼠、蜂鸟,非洲鸵鸟,爪哇孔雀等;还有我国各省的旷右标本。在此基础上,张謇明确指出:博物馆的建设将“官府上下之所储藏,或私家尽出其所有以输助”,以“公诸天下”,“凡以为学于斯者,睹器而识其名,考文而知其物,纵之千载,远之异国者,而昭然近列于耳目之前。”——摘编自吕济民《张謇与中国博物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通博物苑成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通博物苑成立的意义。(6分)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13.读《1832-1916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英国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一项是()A.工业化发展导致贵族数量不断减少B.代议制的发展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D.内阁地位提高,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一)必考题(2小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皇帝不愿听从丞相的封驳,那么丞相就应当辞职。否则,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运作。到了唐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部门分工,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出纳帝命,封驳诏奏”。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其后,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即便到了明崇祯年间,李清任给事中,曾看到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帖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摘编自刘文瑞《封驳制度的意义》材料二清承明制,仍设内阁,但实际的政务中心是在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内阁等中枢机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机处。军机处被皇帝严密控制,从未有过独立的“执政”大权,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军机处的职能有最高命令的撰制、发出,收受奏折,等等,这样一来,皇帝的办公0就从内阁转移到南书房军机处既受气,上摘编自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统治的加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诏令的运行体制及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清朝皇帝诏令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6分)(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因素及特征。(10分)

3.宋词中言及六朝的,南宋的篇数远多于北宋;南宋词作又集中于时事词,时事词又集中于抗战词。宋词所赞美的六朝人物多有北伐经历,对一些清谈误国人物则予以痛责,包含着对历史教训的总结。这表明A.爱国题材是宋词主要题材B.南宋的边忠明显大于北宋C.南宋词人浓烈的家国情怀D.南宋抗战词创作成就更高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关于作者: yun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六)6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