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高中历史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分单元课时编排)

高中历史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分单元课时编排),以下展示关于高中历史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分单元课时编排)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中历史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分单元课时编排)

1、中外历史纲要(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1)概念: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文化遗存代表文化地区社会生活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私有制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蛋壳陶)红山文。

2、化辽河上游玉器,祭坛和神庙、私有制(良渚)良渚文化长江下游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1、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1600年)禹建立,二里头遗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2、商朝(公元前1600年1046年)汤建立、都城殷(殷墟),最后一个王是纣。地方:实行内外服制。文化:甲骨文、青铜铭文。3、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周武王建立,都城镐京。(1)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注: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3、宗法制: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2)经济制度:奴隶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手工业青铜时代。木制石制工具为主4.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征(1)政治:家国同构、神权色彩、血缘政治、尚未集权(2)经济:木石生产、青铜鼎盛、土地国有、集体劳作(3)文化:象形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第2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背景: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 “ 天下共主 ” 的地位丧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表现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

4、、楚、燕、韩、赵、魏、秦。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戎狄蛮夷等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 农业:(1)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的风潮(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2 )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四川)、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2、手工业和商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秦半两、 楚蚁鼻, 卢金、 魏卢金)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齐国-临淄)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目的:富国强兵。结果:。

5、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1. “百家争鸣 ”的背景(原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私有经济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社会基础: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政策: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思想主张仁(核心):关爱他人;主张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应有一定的改良教育成就主张有教无类,倡导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文化贡献相传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的学。

….

关于作者: yun

高中历史部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复习提纲(分单元课时编排)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