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考卷答案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

12.C【解析】A项,节奏相对缓慢是印刷文化的客观实际,但并非其追求。B项,原文是“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D项,弹幕表达本真的自我,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写作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

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共6分,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意为: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这两句暗用《论语·微子》中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的典故,隐喻诗人的归隐之意。 “人间歧路”指官场, “知多少”一句写出诗人觉得宦海浮沉没有尽头,令人厌倦; “向桑田” “问耦耕”则明显表露出诗人对田园乡间生活充满兴趣,有归隐之心。 苏辙这首和诗,则着重描写了乡间生活的情景,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耙声”写其闲静,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突出乡间人情和睦友善,不似官场的勾心斗角; “闲花开尽香仍 在,白酒沽来厌未清”写景色优美,生活悠闲,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苏辙对于兄长归隐田园的想法是很赞同的,这些情景与“人间歧路知多少”形成对比,能让苏轼坚定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直接询问苏轼什么时候回归田园耕种,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开篇认为自己学识浅薄,无法穷尽圣贤之道,心里想讲清楚而口头却不能表达,因此自觉惭愧,这是为后面建议校正陆贽的奏议做铺垫。B.苏轼高度赞赏陆贽,认为他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但他很不幸,做官没赶上好时机,进言没有被完全采纳。C.苏轼通过对比,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陆贽的奏议明了清楚,超过幽深高远的六经、三史和诸子百家等的论述。D.虽然陆贽是唐朝时的宰相,但苏轼认为如果圣明的天子和贤能的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这体现了苏轼的政治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

关于作者: yun

2023届高考单科模拟检测卷(六)6语文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