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云南脱贫攻坚小常识

关于云南脱贫攻坚小常识

1.云南省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什么

一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扶贫开发攻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总 书 记深刻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要以超常之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刻阐明了做好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清晰指明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最急、最紧的民生工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来抓,牢固树立“打硬仗、打胜仗”的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面胜利。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最根本的就是要紧紧围绕“2365”发展布局,紧扣总体取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盯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特别是最突出的民生难题,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加以解决,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扶贫成效,使贫困地区年年都有新变化。

一要切实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精准到人。二要切实强化住房保障精准到户。

三要切实强化教育扶贫精准到学生。四要切实强化产业脱贫精准到户。

五要切实强化基础设施扶贫精准到村社。六要切实强化文明素养提升精准到人。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充分挖掘运用各种资源条件和有利因素,既要抓住重点问题集中攻坚,更要从政策机制层面着手破题、提供保障。要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扣宜宾实际,构建更有力度、更为配套、更加开放的政策支撑体系,确保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要完善扶贫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三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托底功能。四要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资源要素。

五要打破区划界限,创新连片扶贫模式。六要加强人才支撑,提供智力服务。

扶贫攻坚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65、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责任落实,切实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云南2019重点扶贫县

2019年,云南将聚焦迪庆、怒江、昭通等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大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新增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10万人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巩固脱贫成果;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做好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工作,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和驻村队员的关爱激励。确保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摘帽、7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

3.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原创10篇

第1篇: 提起脱贫攻坚,最让我难忘的便是那段到村扶贫的时光。

从吉林伊通镇关家村包村干部到关家村的“小林书记”,到贫困户王中生的帮扶责任人,再到镇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队的志愿者。 真心求教,立志于“学”,收获扶贫“业务熟”。

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包村干部,我认真向单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关家村村屯干部请教,认真学习脱贫攻坚业务知识。 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各项程序,学深悟透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要领方法,打开工作局面。

组织召开脱贫攻坚政策宣讲会,下发扶贫政策手册,并根据关家村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照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有重点及针对性地宣传医疗、金融、教育等政策,让贫困户能真正享受到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政策户户知情、人人知晓。 不惧困苦,立志于“勤”,收获百姓“暖心笑”。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刚担任关家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我对农村工作、全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除了材料上的文字,几乎一无所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到村锻炼,我对全村26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大事小情,做到张嘴就来,情况全掌握、困难全清楚、贫困户全熟识,贫困户们对胖乎乎的“小林书记”也印象深刻,都知道有个经常来家里嘘寒问暖,积极解决问题的“小林书记”。

在农忙的时候,凌晨五点就到村上带领村屯干部走访贫困户,核查核准贫困户相关信息。知道贫困户徐国春的大米见底了,便自掏腰包给徐国春家买了自家吃的大米,一直因为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经常喜怒无常的徐国春见到“小林书记”总是笑嘻嘻的。

知道徐国春的妻子照顾徐国春在收苞米时精力不够,便协调村干部帮助借用收苞米的机器;知道贫困户徐铭浩在读书,便积极帮助研究教育帮扶相关政策;知道贫困户吴亚山的妻子因为拉苞米途中摔下来住院,便去看望并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 虽然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能做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我愿意怀揣着年轻人的“脱贫梦”,带着对困难群众真挚的关怀以及对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工作由衷的热爱,用真心收获真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第2篇: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

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教育扶贫便是这爱的种子。 我是小法仪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根据教育局、汤峪镇教委、学校的统一安排,我跟学校的二十多名教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

吴诗曼便是我帮扶的一名学生。 年初,我与同学校的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吴诗曼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在学校时我就从吴诗曼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其爷爷是位聋哑人,奶奶从小便患有小儿麻痹,父亲也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鉴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 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通过打听来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门紧锁,于是我通过打听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嬉戏的吴诗曼。 我通过询问得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爷爷奶奶这几天在果园干农活还没有回来,在无人监管的处境下,她自己也就没有自觉得去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在和同学在玩耍嬉戏。

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她爷爷奶奶干完活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里坐坐。就这样,吴诗曼才回到了家里,在向家长了解了家庭实际情况宣传完教育扶贫政策后,看到她还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想法。

我就主动询问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她才告诉我她在学校做了一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有些题她还不会做,我就开始给她讲解当天的作业,讲解中我发现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乘法口诀还没有记熟!我就主动帮她分析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帮她记忆,并告诉她要抽时间尽快背熟…… 通过入户走访,我近距离得深入了解到了吴诗曼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一有时间就找吴诗曼谈心,了解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她复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她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第3篇: 大学好友现今是一名忙碌而又充满激情的扶贫驻村干部,平时和她的通话多在五分钟内结束,昨晚她却破天荒找我煲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粥”,聊天内容无不表达着她对脱贫攻坚的信心以及决心,也“泄露”了部分扶贫干部“走”“骂”“观”“花”的工作方式。

扶贫干部的“走”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扶贫干部有三条路要“走”,一是走最偏远、艰难的路,跋山涉水、风雨兼程,走向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家中,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情况;二是走最真诚的路,通过走访、谈心、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听民意、解民忧、聚民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走实走心;三是带领群众走致富路,俯下身子、挑起担子,了解当地实情,发掘当地资源特色,争当产业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带头羊”。

4.关于云南省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云或滇。

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位于中国西南边陲。

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与邻国的边界线长达406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地和高原覆盖全省。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省会昆明市。

云南省现有人口4514万,是多民族省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省卷烟、有色金属工业在中国居显著地位。

地理概况 云南省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4%,山问盆地零星散布其中。东南部为低山和丘陵。

怒山、高黎贡山、玉龙雪山、云岭、乌蒙山等为本省主要山脉。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高山深谷相间,省内最高峰为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6740米)。

境内的600多条河流分属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南盘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有40多个天然湖泊,其中以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最为有名。 气候特点 云南省地处南亚热带季风、东亚季风及青藏高寒气候的结合部位,但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

受地形影响,垂直变化大。最热月均温19~22℃,最冷月5~7℃以上,气温日差较大。

此外,干湿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约1100毫米,5~10月为雨季,降水丰沛。 自然资源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

交通运输 云南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飞机、汽车、火车都可以沟通外部世界。有11条国道。

云南的主要铁路干线有成昆线、贵昆线、南昆线,并且都是电气化铁路干线,把云南与周边的四川、贵州、广西连接起来。云南昆明的巫家坝机场是我国五大航空港之一。

此外,云南还有景洪、思茅、临沧、昭通、保山、潞西(芒市)、香格里拉、大理、丽江等9个机场,使它成为我国拥有最多省内航空站的省份。 经济概况 云南省全境为“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水”。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兼有农区和林牧区的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烤烟、茶叶等,甘蔗和蔗糖产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烤烟主要集中于滇中高原。

仅次于河南,居中国第二位,是中国云烟的重要产区。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冶金、机械、煤炭、电力、化工等工业发展迅速。

资源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但旅游仍然为经济发展的龙头。 文化习俗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和阿昌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是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风俗习惯,其中以傣族泼水节和彝族火把节最为有名。 春城:昆明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

南濒滇池。自从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建立滇王国以来,滇国的活动中心始终在滇池周围昆明一带。

此后历朝历代都在这里设立行政中心,明清两代起称云南府城。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被人称为春城。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全国精密机械、光学仪器、磷化工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之一。

云南白药、卷烟、云子围棋等驰名中国,是云南的特产。 历史文化名城:大理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西部。

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白、彝、回、傈僳、藏、苗等少数民族居住。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在此设叶榆县,宋时为大理国国都,明清两代为大理府治。

1913年改大理县,1960年改大理市。大理气候温和,特产有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洱海弓鱼等。

名胜古迹有崇圣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温泉、大理南诏古城遗址等。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为大理著名的城市四景。

历史文化名城:建水 建水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古称步头,亦名巴甸。

建水古城建设历经12个世纪,最初为唐南诏时所筑的土城。明洪武时扩建为砖城。

至今古城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古城中仍保留的著名建筑有始建于元代的全国最大的文庙、始建于明代的朝阳楼、民居的典型代表朱家花园、云南古桥中最大的双龙桥、明清两代的学政考棚等。

建水民居从哈尼族的的平瓦房,风格各异。建水还是明、清时代滇南教育中心。

建水设临安府学,当时科考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有一半是临安府生员。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语的意思为“十二行政区域”,是傣、汉、哈尼等多民族聚居地区。

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终年无雪,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无四季之分,每年3~4月间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景区面积约为1202平方千米,以神秘的原始森林、稀有的地质景观出名,景区内还有犀牛、大象、长臂猿、孔雀、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及“见血封喉”箭毒木、望天树、1700年前的古茶树、1亿多年前的植物活化石等多种珍贵植物。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融合了纳西、白、藏、汉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保存着大片明清时的民宅,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

居民建筑布局灵活,精。

5.根据云南省扶贫开发条例,有哪些行为

一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扶贫开发攻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总 书 记深刻指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以超常之举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刻阐明了做好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清晰指明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最急、最紧的民生工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来抓,牢固树立“打硬仗、打胜仗”的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面胜利。

….

关于作者: yun

云南脱贫攻坚小常识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