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政治常识名词解释

关于政治常识名词解释

1.《政治学新编》名词解释: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

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法律文化中的观念层面。与非正式的社会规范相比,法制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法治与人治则是相对立的两种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虽然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动性。

但从法律的制定、执行到修改都必须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规则,人的能动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这正是法治内在的本质要求。

拓展资料

政治文化是最早来自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它做为一个概念出现是在18世纪末。当时德国的文艺理论家、狂飚运动的理论指导者约·赫尔德第一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

1920年列宁也曾使用过“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精确概念,仅始于20世纪50年代。

有关政治文化概念范围的意见分歧是:一部分人欲将它限制在政治制度的主观定向范围内,另一部分人则要把公开的政治行为看作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百度百科-政治文化

2.政治名词解释、物质、联系、发展、矛盾、都是什么

1、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因此,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客观规律.2、联系 a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3、发展 a 发展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b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4、唯物辩证法之一——矛盾(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d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e 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f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3.政治名词解释精髓

政治

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

不少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法语politique、德语Politik、英语politics),都来自希腊语πολις,这个词可以考证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荷马史诗》中,最初的含义是城堡或卫城。古希腊的雅典人将修建在山顶的卫城称为“阿克罗波里”,简称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城邦的代名词,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在中国古代,“政”一般表示: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乱宋国之政”

一种统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符合礼仪的道德和修养,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们的政务活动,如“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治”在中国古代则一般表示

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如“天下交相爱则治”

统治、治国等治理活动,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这些“政治”的含义,与西方和古希腊的“政治”含义完全不同,很大程度上政治只是一种君主和大臣们维护统治、治理国家的活动。

中文里现代的“政治”一词,来自于日本人翻译西方语言时用汉字创造的相同的“政治”一词。当英文的Politics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人们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孙中山认为应该使用“政治”来对译,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具有影响力。

….

关于作者: yun

政治常识名词解释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