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故事征文1000字10篇】,小编为你搜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故事征文1000字10篇相关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分享!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挣出来,感谢亲人们,让我重新拾起担当,感谢村干部和扶贫专员,让我对生活燃起希望,感谢党和国家,让我重获新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一篇
脱贫者的战“疫”故事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开来,直至今日全国防控疫情阻击战仍然处于持续鏖战的胶着状态。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责任共同体,每一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积极行动起来,全民皆兵,全民参战,全民支援,全民奉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阻击疫情战场上,与党员干部并肩作战的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曾经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帮扶对象,现在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为尽心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一份独具魅力的力量。
一家四口,脱贫不到两年的图门格日勒,全员参战。“防疫值班,也算我一个!”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乌优特嘎查图门格日勒主动请战。他家__年7月底实现稳定脱贫,日子越来越红火。如今一家四口面对疫情没有恐慌,没有退缩,而是全家总动员投入到嘎查疫情阻击战中,不仅不顾严寒每天在嘎查监测站值班,参加了嘎查的防疫战斗队,还每天为监测站工作人员送去奶茶、包子等暖心餐,回馈社会和报效祖国成了一家人最要紧的大事。一家四口,齐上阵,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就需要家家参战,全民皆兵。
因病致贫,挤出2000元草料款,支援火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给了非常大的帮助,我现在生活好了,就要尽最大的力报答社会,从购买牛羊饲草款中挤出这些钱,为防控疫情尽一份力吧!”阿巴嘎旗巴彦乌拉嘎查牧民哈斯毕力格,把2000元钱交到旗红十字会。他曾因病致贫,地方政府帮他盖棚圈、缴纳医疗、养老保险,还为他家提供实用项目,如今他不仅还清了外债,牛羊数量壮大了好几倍,日子越来越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党的恩情深似海。2000元,不多但份量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就需要家家支援,全民尽力。
加工口罩,“草原英雄”小姐妹,助力一线。“我曾经也是贫困户,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国家有困难,我们也要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赛汉其木格激动地说。生活在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的姐妹俩,得知当地口罩都已经断货了,咨询相关人员后,发挥自己的特长,按照国家标准加班加点缝制口罩免费送给防控一线人员。一个口罩,一份热心,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就需要各显特长,尽心尽力。
大山沟村,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捐款奉献。“要不是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暖了咱的心,我哪里还有志气和能力帮别人,自己连肚子都填不饱哩!”村民一边数着捐款一边挺直腰杆兴奋地说。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大山沟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通过精准扶贫,壮大产业链,而今逐步富裕。面对疫情,村民们没有了往日的抠门和算计,而是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捐款32160元,支援一线抗疫工作。全村支援,情义厚重,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就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打赢这场人民战争需要群防群治,要万众一心,更需要每个人的进步和改变。从“被帮扶”到“去战斗”,从“贫困村”到“捐助村”,是深深的触动,深厚的温暖,更是可喜的进步,由衷的赞叹。人民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人民发动起来,人人皆兵,人人参战,人人做贡献,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曙光就已经出现!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二篇
“三大要素”讲好脱贫故事 助力“精神脱贫”
近日,《中国扶贫》公众号以脱贫视角介绍了多档扶贫系列纪录片,《扶贫在路上》《绿水青山带笑颜》《彩虹》《稻之道》《小岗纪事》《美丽乡村》《粟说》……从策划构想、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品质精良,多档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推优节目,并获国际纪录片奖项,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全方位展现了打响扶贫攻坚战的时代进程。
大时代:不忘初心,踏实讲述新农村故事
2020年,“扶贫”无疑是媒体行业出现的最热词汇之一,从热播的电视剧、综艺真人秀到各大平台的直播带货,扶贫都是响应国家宣传号召的正能量主题。为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特色和优势,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全国各级电视台成为宣传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通过解读扶贫政策、讲述脱贫故事,以媒体特有的力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系列扶贫题材的影视、电视剧接地气,生动鲜活,富有人情味,不仅打破了农村题材固有的风格模式,更拓宽了农村故事的讲述空间。他们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新农村面貌,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村民崭新的生活面貌。对于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讲好精准扶贫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更需要实事求是,结合时代背景不忘初心。要与时俱进,聆听时代的呼唤,以研究和回答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要方向,加大舆论传播的效益,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小人物:啃硬骨头,以小见大表现脱贫典型
扶贫剧要打动观众,优秀的人物形象塑造必不可少。这不仅在于人物形象的亲和,还在于农村人物群像的生动刻画,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新农村建设图景,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中就出现了众多出彩的村民形象,如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保守主义者郑书明,具有先进思想的奋斗者江重阳,乡村创业者姚兰,留守儿童皮皮……他们集亲和力与感染力于一身,对千万个观众的生活也很有启发意义。习12强调,“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多部扶贫剧用基层小人物展现大时代风貌,反映出千千万万奋斗在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工作群像,以及千千万万家庭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幸福之路。
为人民:善于担当,创新表达吸引大多观众
习12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农村人口在中国人口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农村题材的网络电影作品很少,反映脱贫攻坚史诗壮举的内容更少。多部扶贫剧将关注点放到农村脱贫题材上,深入挖掘、潜心创作,用真情实感去感染观众,让观众看完以后有一种身边事的亲切感。可以说每个扶贫电影院、或一个脱贫故事都是个小戏,但是戏小情不小,有大情怀。这只是网络电影“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做好扶贫宣传、干好扶贫事业的“精神食粮”,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现实主义佳作力作与观众见面,会有更多的脱贫典型感动你我。
讲好扶贫故事要以“大时代”“小人物”“为人民”这三个关键词为制胜法宝。聚焦这场战斗中拼搏实干、自强自立、有情有义的人物,讲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故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脱贫示范地区和脱贫先锋故事的报道,通过一个个经典案例的展示,助力“精神脱贫”。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三篇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的好朋友何天洋去了____州____县____镇共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这一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阳光洒满乡村的小路,满地的鹅黄迎面送来油菜花的芬芳,脱了鞋,光着脚丫,踏进柔软的水田里,嫩滑的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掩盖脚背的同时,整个脚板也随之陷入黑泥之中……
这是天洋兄童年的记忆,也是他正在行进中的青年的样子。
坐车5个多小时,他来到____州____县____镇共和村,迎接他的,除了村里热情的干部,朴实的村民,还有床头恣意大胆的蟑螂和河边泥泞坎坷的山路……
来不及收拾卧室,返乡大学生唐安厚已经慕名前来,这位带着宽边眼镜,旅游专业毕业,在外跑过销售如准备回乡大干一场的年轻人,一见面便递上了申请书。他已自筹资金30万,联系了____农学院进行技术合作,联系了一家畜禽公司解决销售等问题。而他看好的场地却得不到部分村民同意。
这个场地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小学校舍,权限归属于三个村民组,而其中一个村民组的村民之前无论怎样就是不同意。怎么办?
初来乍到的何书记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几个月都协调不了,本村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热情返乡创业为何却遭遇这样的尴尬?怎么办?
经过2天的走访得知,原来不同意的村民之前与小唐的家人有矛盾,思想疙瘩解不开。而村干部做过工作,但乡里乡亲的,工作打不开情面。怎么办?
借助多年新闻工作见多识广的积累,刚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何天洋把三个组的干部和村民代表组织起来开会,讲明发展养猪项目给小唐本人、村组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等带来的好处,引导大家用发展、开明的眼光来看待,并明确表态:这是集体的事,应该由大家来民主决策,少数服从多数,任何个人都不能恶意阻挠。最终,小唐从提出申请到村民代表按手印同意仅仅用了5天时间。
脱贫与致富,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贫困户走访中,何书记的朋友圈晒出了这样一则信息:刘茂丰,男,62岁,腿脚麻木,行动不便。其妻吴梅香,61岁,双目失明。大儿子11年前去世,不久后儿媳改嫁,留下一个孙子随二老生活,现年12岁。全家人靠在外打工的小儿子不时寄回来一点生活费买米买药,吃菜烧柴几乎全靠寨邻乡村接济。
信息发出后,很多好友表达了帮助刘老一家的心意,刘老一家的生活状况也迅速得到了改善。实际上,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难以言说的问题和矛盾。
比如,加班加点,跋山涉水,经历危险,遭遇病痛……
比如,老家的亲友在微信中留言:看你把人家的村子帮得多好,办公楼修好了,通组公路拉通了,连心桥架起来了,合作社成立了,而老家现在还只是一条唯一的窄窄的黄泥路……
比如,很多贫困户不愿意脱贫,因为虽然脱帽之后仍然可以享受政策,但几年时间全面小康之后,这些政策就将不复存在。所以,没有精细的工作方法和实实在在的致富门路,这脱贫的事,群众不会轻易答应。
正当何书记的驻村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电话犹如晴天霹雳朝他袭来。__年9月28日早上十点,年届70的父亲在家中离世。其实,早在几年前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就发誓,一定要多陪一陪父亲。可是自从他驻村后,父亲便独自一人在老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何天洋以不孝之子的自责办完父亲的后事,抱头痛哭、彻夜难眠。这下好了,没有牵挂了,他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了,他收下悲伤,重回战场。他说,只要群众需要,只要组织批准,他愿一辈子扎根在这里,把自己的智慧、激情、汗水和热血都奉献在这里。
奋斗的青春,跟年龄有关,他是18岁的英姿与年轻。
奋斗的青春,与年龄无关,他是一辈子的活力与激情。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吃苦不言苦,遇难不说难,甘洒青春血与汉,做我中华好青年。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四篇
【我的脱贫故事】门外汉成了“土专家”
深秋时节,走进素有“果蔬之乡”美誉的贵州省德江县钱家乡,洋塘桥旁的食用菌大棚内菌棒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菇香。这便是冯德义的小型家庭食用菌农场。
谈到冯德义,在钱家乡沙坝社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菌老板”“土专家”。
“平菇是一种喜欢湿润、温暖的菌种,在生产过程中,要适时浇水,并保持通风。”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同志面前,夫妻俩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种平菇的“发家史”。
20多年前,初中毕业的冯德义吃过苦、受过累、喊过穷,致富一直苦于没门路、没资金、没项目,日子过得紧巴巴。2000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江西打工的他购买到了一本食用菌种植的手写册,这让他充满了信心,便边学边干,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近20年来,他经历过失败,尝试过种植茶树菇、黑木耳、平菇……探索过木甑子高温消毒、石灰水灭菌等多种方法,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发展平菇产业上,通过“自学成才”,成为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目前,冯德义已基本掌握了平菇的栽培技术,形成集研发、培育、管理、销售和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小角房养到大棚栽培、从提篮小卖到定点批发的蜕变,靠着平菇发了家、致了富。
“与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收入提高了许多。”从基本成型到现在,平均每年我们发展平菇10余万棒,现在年收入在30至40万元左右。
“菌棒是我们自己做的,种出的平菇品质和品相相对更好,很受欢迎,有稳定的批发销售市场。”冯德义一脸自豪地说。据他介绍,他大棚内平菇批发价在2至6元每斤不等,平均每天批发量在200斤以上,最多的时候可达到400多斤。平日里有五、6人在大棚内就近务工,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忙完清晨的采收和装运,还能打理家里的其他农活,实现务工、生产两不误。
岁月一年又一年,采菇一茬又一茬。凡是附近来请教种植技术的,他都热情讲解,并到现场进行指导,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近年来,德江县将食用菌作为农村产业革命重点产业纵深推进,专门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和研究制定《德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不断强化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和政策保障,着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有力推动食用菌生产基地及家庭农场建设,持续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在冯德义身上,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
看到大棚内正在茁壮成长的平菇,冯德义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将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栽培技术优势,扩大产业规模,积极互通有无,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带动更多家乡群众走上富裕路。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柑橘甜 菊花香
初冬,午间,碧蓝的乌江岸边花果飘香。踏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竹山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观光步道,柑橘类水果清香四散,让人心醉。曾经乱石满山,如今已然深藏绿叶和花果间。现在的玉竹山除了各种卡通动画摆设装饰,还有风车长廊点缀,连嬉笑着采摘菊花和柑橘的村民也成了一道风景……
看到这样的画面,谁曾想过以前的玉竹山却是连片撂荒的山地,石头满山坡。“石窝窝,荒坡坡,望着乌江缺水喝”是曾经的玉竹村民对这里最直白的述说。
如何脱困,是玉竹村群众共同的想法和心声。
经过反复考察和琢磨论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成了最关键的点子。借助春晖使者平台,返乡成功人士刘继权决定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带领群众啃掉玉竹山贫困这块硬骨头。
__年5月,刘继权组织拥有玉竹山土地使用权的村民成立了德江瑞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推行“5311”分红模式,对玉竹山2000亩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并向村民发放社员证,开始了他的产业梦想。
“月月有花、季季有果,是我梦想中玉竹山的模样。”刘继权带着满腔的热血,带着妻子一起,在玉竹山栽种夏之梦桃、温州蜜橘、红心柚、猕猴桃和李子等精品水果。
果树栽下后,如何实现最快收益,不荒废果树的成长期?通过多方考察研究,果树下套种金丝皇菊成了突困之策。“套种金丝皇菊,是我们综合考察,根据柑橘类耐寒、耐贫瘠等属性考定的。”
“我们园区以玉竹为核心,重点打造高标准柚子、柑橘、猕猴桃等主导精品水果,以短养长金丝皇菊2000亩实现土地效益倍增,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刘继权说。
__年,试套种的金丝黄菊获得了丰收,柑橘进入了试果期,群众终于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希望。
玉竹村村民张怀英从__年流转土地给基地后就开始在合作社务工,采菊花、管护水果都是熟手,现在月平均工资都能达到2000元左右。
高井村村民杜执婵今年58岁,从__年开始就来到玉竹基地打工,锄草、施肥、摘水果、采菊花每样都在行,最主要的是劳动中也笑容常挂,现在她已经成为基地的固定工人,收入非常稳定。
据刘继权介绍,瑞丰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支付当地务工人员工资130余万元,带动玉竹、高井、场坝等5个村群众增收。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曾经的玉竹山已从石旮旯实现了华丽转身。特别是初冬时节,满山遍野柑橘挂满枝头,金丝皇菊竞相绽放,游客徜徉其间,形成一幅山水农旅的美丽画卷。
接下来,玉竹山又有了新的机遇,对江而望的旅游扶贫项目乌江新滩梦屿又给这座小有名气的“花果山”加上了砝码,乡村旅游小快车正在加速奔跑。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六篇
基层脱贫故事:李成高的“白日梦”
“黄书记,你来了啊!快请进!快请进!”“高高,怎么样?新房子巴不巴适?”“巴适!太巴适了!”白墙红瓦的新居门前,四川省隆昌市胡家镇灯房村6组的李成高热情迎接前来道贺的第一书记黄忠贵。三室一0一厨一卫的房屋宽敞明亮,村道近在眼前,房前屋后就是自家土地,眼前的新居就是李成高多年以来所做的“白日梦”!
作为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李成高掩饰不住的高兴。“房子一直都是压在我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如今能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家,好像从地狱一下子升到了天堂,感觉跟做梦一样!”62岁的李成高,是这个队的种粮能手,他除了经营好自家田地,还捡了好些外出务工人家的田地,沟沟坎坎、边边畔畔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去年耕种了60多挑田,收了近2万斤谷子。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些人不再外出务工,他遗憾地说:“只捡到了34挑田做。”
时间回到__年,刚刚从隆昌市税务局下派到灯房村的第一书记黄忠贵来到李成高家,就被他家艰难的生活条件惊到了。面积不足40平米的土坯房,与自家二哥的房子连在一起,是老式的串架房。二哥是五保,早已住进了敬老院,李成高那间房处在边缘,低矮潮湿不说,遇到吹风落雨,一家人整宿整宿睡不了觉。“老婆有病,孩子还小,我一个人起来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找出来接雨都不顶事,房子矮了,屋头的雨下得比外面还大!”
“高高,勤劳肯干又节约,就是底子太薄了。房子不仅是他的心病也是我们最牵挂的事情,起风落雨的夜晚我们同样睡不着!”第一书记黄忠贵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来之后,黄书记和村两委共同研究,李成高符合条件!高兴的黄书记立马带着村两委到李成高家,告诉他这一喜讯。没想到李成高却拒绝了。“我还是觉得有压力,心里没有底。老婆生病欠了3万多元的账,如果修房子又面临一笔大的支出,又要借钱,我借钱都借怕了!”
黄书记说:“我在详细咨询政策后,确定李成高修房屋只需自费1万元,这更加坚定了要做通李成高思想工作的决心!他怕借钱,我可以帮他先垫上!”“黄书记反复给我算账,我这个榆木脑袋才开窍!国家政策那么好,婆娘生病了,有国家!娃娃读书,有国家!现在房子的事情,国家出了那么多,黄书记又这么帮我,我自己还怂就太不像个男人了!”从此以后,李成高早出晚归,更加勤奋地劳作。农闲时去打小工,农忙时忙了自家帮乡亲,勤劳踏实干活不惜力的他很受欢迎。一天,黄书记下乡为贫困户一家一家送饲料,碰见李成高急匆匆往家跑。黄书记很是纳闷,李成高回过头喊道:“黄书记,我等哈来找你!”半个小时后,满头大汗的李成高出现在黄书记面前。“黄书记,这是八千,我还差两千,下个月还你!”看着眼前一叠二十、五十、100元凑成的钞票,黄书记拍着李成高的肩膀说:“高高,好样的!”
房屋修建很快动工,黄书记跑前跑后帮着协调土地,选择地址、联系建材……__年9月,李成高一家搬进了新家。如今李成高的新居,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站在家门口望着眼前即将丰收的庄稼,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黄书记帮我争取到了稻虾产业帮扶资金,我在稻田里养小龙虾,既可以卖稻虾米,又可以卖小龙虾,收入肯定比去年更好!”
辛勤劳作、努力耕耘的李成高在国家扶贫好政策、扶贫好干部的帮助下“白日梦”成真。逢人便说:“321好,政府好,我有啥子理由不把日子过好!”他正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七篇
驻村帮扶的第一天,我便看到那间老旧的石板屋。村支书告诉我,曾经,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把石板屋映衬得最是漂亮,老农的山歌吟唱着春天的梦想;夏天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匆匆跑到屋檐下避雨的人们脸上稍有一些不安,却很快被孩童雨中追逐打闹给逗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新建的小学就坐落在曾为学堂的石板屋不远的地方,依稀还能听到学生们的读书声在老屋上空回荡;几缕炊烟升起,再寒冷的腊月也阻挡不了乡民迎接新春的喜悦。
唯独老石板屋,也许是发展的步伐太快,也许是承载不下时光的变迁,也许忙碌,也许熟悉,也许遗忘。
石板屋,老了!不过,我喜爱上了老屋。
从城市到山野,穿过山巅和云海,我来到这次扶贫的终点,而老屋对于我来说,又是同步小康工作的起点。
不管经过多么细致的计算,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当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我还是产生了几许担忧。不是我自己的退缩,而是了解得越多,就知道需要做的事情越多,自己的压力也就越大。这是桀骜不驯的人不服输的特点,而此时的石板屋或许看穿了我的内心,她只是精心地蜷缩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曾言语,却总能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提醒着,要经受风雨的洗礼,默默地坚守,时间总会给辛勤耕耘的人们一份回报,每一个人都会在努力中绽放最炫彩的生命。
在最初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时候,我也向许多65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给我支招时都说了一句,要想把工作做扎实,就必须带着感情,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实事。
我带着的这份扶贫之情是另一种乡愁。
乡愁不只属于我,还属于远方城市打工为生计奔波的村里人。他们在努力打拼的时候,总会牵挂家乡的发展。这里的老石板屋的青砖下藏着他们儿时的秘密,这里的香樟树上还有细叶沙沙响和知了的余音,这里的石磨盘旁还有玩耍嬉戏的身影……
帮扶工程项目就这样一个个实施起来,他们说,山里的夜晚宁静却略显孤寂;他们说农家的小院舒适却有些偏远;他们说,村民的生活朴实却稍显拮据。于是,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照进了人们的心里,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一项项养殖项目在辛勤的村民脸上画上大大的笑脸。
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丽,老石板屋似乎有些不那么协调了。村里议论纷纷,都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这所老宅子,说改建,拆掉的都有,虽有不舍,留恋,惋惜,无可奈何,但也确实别无他法。
渐渐地,大家都沉默了,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老屋不仅仅是一间破旧的石板房,此时老屋就像一棵树,深深的栽种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管走到哪里,都不曾遗忘;也让我们在痛苦彷徨中多了一丝惦念,多一份勇气。
“建一个村史馆吧,让大家在这里找到乡愁。”
所有人都一致的支持这个想法。于是,村史馆就这样建设起来了。老房子很快就修葺完工,村里的人们纷纷把自家的老物件送到了村委办公室,资料书籍、农耕器具、锅碗瓢盆、民族服饰,琳琅满目。没想到起初方案中最没把握的各类老物件收集反而先于老石板屋装修前完成了。
当一户村民将自己家的老式织布机搬进村史馆的时候,整个村史馆也基本上竣工了。令我至今动容的是,织布机的女主人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在织布机上织了一米土布,她儿子告诉我们,老人现在已经不再自己织布卖钱了,这次专门织上这一块,我们以后到村史馆里,还能想起当年母亲为我们的付出,还能给我们的孩子讲述父辈们的故事。
就这样,老旧的石板屋又一次绽放出鲜活的生命,这一次,她以另外一种形式演绎新的主题,继续陪伴着村里人走过匆匆人生,记录大家精彩的瞬间,同时也会让大家停下匆忙的脚步,寻觅一份感恩,获得一份宁静。这次,石板屋,没有这样在遗忘中老去。
一年多的同步小康驻村生活就这样过去了,临别之前,当我再一次来到了石板屋,我看到村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参观学习,看着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讲解,听着石板屋在讲述着一个个崭新的故事。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八篇
“脱贫车间”里的致富故事
近日,笔者跟随调研组,走访了北京西部山区的桑峪村,了解了这个村的脱贫攻坚故事。
桑峪不大,基本为全山地,全村有500余户,低收入户占到近四分之一。以前,桑峪以采煤为主导产业,自2000年地区转型搞生态建设后,村里的煤窑、灰窑全部关闭。失去了主导产业,桑峪也就成为了低收入村。近几年,桑峪村党支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从“脱贫车间”里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坚持党建引领,为脱贫攻坚安上“引擎”。立足实际,村党支部深入分析全村致贫原因和工作短板,坚持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点,把握着力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找准工作“圆心”。完善“两委”班子职责分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实行分工不分家,平时各自履职,重大任务面前全体上阵,相互协作;固化工作例会制度,明确每周召开“两委”班子工作例会,研究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延长帮扶“半径”。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一名党员一盏灯,做雷锋式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为73户321员家庭安装“321员户”牌子,73名党员主动认领八盏明灯,做到八个“带头”,践行党员承诺,在低收入帮扶等重点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拓展脱贫“弧长”。探索建立“红色议事会”制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共同研究谋划村庄发展和具体措施。同时,注重将党建宣传工作作为凝民心聚合力的有力助手,完善桑峪村党建活动室建设,丰富组织学习、宣传教育、开会议事、日常活动等功能,推进建设党建长廊、街心公园等宣传阵地建设,凝聚村庄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激活造血功能,为精准脱贫增添“动力”。着眼当下,村“两委”干部一致认为,要把激发村民热情、发挥全村潜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通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脱贫工作效率。强化研判引进脱贫项目。村党支部多次进行市场调查,反复实验,利用低收入产业项目资金确定了瓦罐豆芽精准脱贫项目,“捡”回了村里的传统豆芽栽培技术,将村内资源潜力转化成发展能力,由村委会提供瓦罐和芽豆,村民负责发豆芽,由村委会统一回收销售,村民每斤豆芽净获利一.6元。扩大规模提升吸附能力。见到实效后,村党支部协商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了豆芽培育基地,由集体搭台、村民唱戏,把“脱贫车间”建到村内,让低收入户摇身转变为“上班族”,实现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日产豆芽500斤,每天收入2000元。品牌孵化助力产销对接。看到桑峪发展需求,上级结对帮扶单位主动“报到”、上门“领哨”,协助“车间”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小豆芽儿有了“身份证”,实现瓦罐豆芽生产标准化、运作专业化、销售市场化,让村民的脱低致富有了保障。瓦罐豆芽在北京市多个区县农贸市场销售火爆,实现了低收入户疫情期间收入不减。
拓宽致富道路,让低收入户捧上“饭碗”。放眼未来,村党支部巧解产业扶贫“方程式”,多点发力,纵深推进,全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村民们捧上了致富的“饭碗”。深化共建工作模式。村党支部以“党建+”为载体,加强支部共建,积极与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建立结对,确立了“吃生态饭、拿金饭碗”的发展模式,对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明朗的思路。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村“两委”成员通过入户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依托经济合作社开展主导产业,发展“蜜汁”红薯种植,将有限的土地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试种10余亩,产量2万多斤,很快销售一空,市场反应良好。培育多种特色项目。脱贫不是重点,而是新起点。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引入、发展多个特色农业项目,在北京市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桑峪又引进了巴东富硒洋芋小土豆30亩、试种茶叶2亩,不仅让全村百姓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还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构建起多元化全覆盖的产业脱贫新格局。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九篇
当一缕阳光播撒在浓雾弥漫的小山村时,也照射到了驻村干部____的身上,他刚从湿漉漉的原始森林采撷来几株药用植物,满怀希望走进了小山村。
打开村干部的眼界
这是一个安详宁静的小山村,村里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殊不知,那条奇形怪状的山谷,可以打造成休闲观光旅游地,也不知道那参天大树耸立的龙山森林中,还藏着一些珍稀宝贝,更不知那沙化贫瘠的荒地,可以种植特色农产品。
__年3月,____科学院派驻机关党委副书记____来到这个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位56岁的中年男子,一进村就忙活不停,上山下地,走村窜户。
在一个晚上召开的村支两委会上,他听取了村支两委对村情村貌和发展思路的介绍。尽是一些琐碎的情况,他越听越着急。由于长期闭塞,村干部们眼界狭窄,思想混沌,对贫困现状毫无办法,致使整个村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于是,4月14日,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到惠水县高镇玫瑰花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在专家的讲解下,村委成员开拓了视野、改变了观念,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这是我们平身第一次到外面参观学习,终于感受到和别人差距在哪里了。”回来后,村干部们便忙着张罗农技培训和农业政策宣讲,马书记则利用____科学院科技人才优势,邀请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现场授课。“你这样做不科学!”农民们在田间地头种地时,会因套种、剪枝、施肥等争论得热泪盈眶,他们也用上了科学术语。
“我们终于用上了高科技的东西!”村支书高兴地说,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圆桌前,他们正在观看农技培训课程,这一套高规格的设备使拐吉村跑步进入现代化。“之前,我们只有破烂不堪的办公设备,是马书记带来的变化。”
原来,该村委会的办公环境破旧不堪,为此,马书记自费开车四处奔走,协调各方支援,这套办公设备就是省机电院、化工院党组织送来的,另外,在办公桌上,还多了一台打印复印一体机、多了一套办公纸笔。
走进马书记住宿的地方,你才发现这哪像个65住的地方,没有电脑电视,没有炊具。“我们吃饭像到处化缘。”原来村里没有食堂,乡镇也没有协调好食宿。“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马书记总在困难中寻找到快乐。
深入调研寻找致富项目
来到村里的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地与村支两委了解村情村貌,一有空,他就走村串户,凭借多年来在院帮扶办的经验,他首先建立起了贫困户档案,第一时间摸清了贫困党员、贫困群众、留守儿童人数及致困原因。
他登上龙山原始森林,在曲径通幽的登山小路上,他嗅到了兰花的幽香,他寻路而去,发现了一些古老珍稀植物,越往上走,展现在眼前的景象越是叫人吃惊,一棵棵参天耸立的古老林木在春风中沙沙作响。“这可要三四人才能合抱呢!大部分都是几百年的老树了!”寻声而来的村干部告诉他,“这是古稀白果树,村里的神树,这是红豆杉,根茎盘抱在石缝中”。
发现了这些稀有植物,于是他决定,邀请省植物园、省生物所专家来调研考察,看看能否找到适宜推广的经济作物,看看能否做一个植物博物园,“很多不知名的植物,给他们挂上牌子,可以做一个生态体验园。”他说,慢慢地,他摸到了大山的脉搏。
立足实际科学制定方案
在一片灵气流动的河水边,他与村支两委成员边走边谈,“这是区旅游局打造的一个项目,但后来没有了动静。”听村主任这么一说,他眼睛灵动地一闪,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乡村开办农家乐的热闹图景。于是,他们开始谋划场地的问题,在一家挂有“生态文明体验基地”的农户家,他们找到了理想之地,两栋长长的布依民居,木质结构,古朴而颇具民族风味,大大的场坝可以接纳几百人,“前边这个古老的木房子,里边那些石磨、碓窝都不要拆”面对村民的不解,他解释道:“这正好可以做文化体验,现做豆腐、现做糍粑、现做包谷饭,自己体验,自己品尝,这不是更有味道吗!”大家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他的话语。
在百亩荒山上,大家喘着粗气,这是一片失落的土地,依稀可以看见几棵刺梨树苗。“以前规划种过刺梨,但是失败了,苗全死了,按理说这里是该适合种刺梨的!”村主任解释道。马书记没有说什么,轻轻地拈了拈泥土,按照多年的扶贫经验,这又是一起不尊重科学规的失败案例。第二天,他请来了植物园玫瑰花团队,专家们通过现场查看,最后决定种植玫瑰花,既能和龙山森林、旅游基地相映成趣,打造农旅观光基地,又能深加工成玫瑰糖、玫瑰酱、玫瑰酒等产品,这样就能立体地发展特色产业。
就这样,登山下地,泥土泥泞中,马书记整理出了自己的驻村计划、驻村帮扶清单、驻村调研报告,决定以智力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精准扶贫,为大家理清了发展思路。
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脱贫攻坚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十篇
斌哥本名____,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三部业务一科科长。
斌哥本是农家娃。1962年12月,斌哥出生在____市花溪区党武乡一农村家庭。1979年11月,17岁的他踊跃报名参军,被派送到昆明军区服兵役。勤奋的他,入伍6年,即当上了武警云南总队一支队排长,1994年9月转业到____省委办公0任主任科员,1997年4月转调到____省展览馆任科长。2013年11月,因机构合并,转到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不管在哪里工作,只要谈起自己的工作履历,斌哥总喜欢说,15年的军旅生涯磨练,是一辈子的最大财富。如今,他做事雷厉风行,济贫扶困的良好品性就是在部队里磨炼出来的。
履新即赴村
__年初,刚刚新成立不久的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曾任副科级以上人员中通过竞聘上岗方式挑选人才担任科长职务。年过半百且已有20多年科长任职经历的斌哥,自告奋勇报名参加竞聘该中心业务三部业务一科科长职务。通过竞聘报名、竞职演讲、考核测评等层层筛选,最终竞选成功。
然而,刚成功竞聘科长职位不到一周,斌哥就被派往都匀市平浪镇新龙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军人出身的他,很快就满口承应了组织的安排。
到村赴任的那天,单位党组书记和机关党委书记亲自相送。组织重视,加之自己踌躇满志,斌哥觉得心里暖暖的,心想,真是又到了好好干一番的时候了。
都匀市平浪镇新龙村,是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__年的对接帮扶村,位于都匀市西南面,距都匀市区62公里,平浪39公里,与贵定县接壤,是都匀市最边远的行政村,也是目前都匀市最落后、最贫困的行政村。新龙村属高山、峡谷交错的典型卡斯特地貌,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全村坐落于大山深处的高山之巅,既无企业,也无矿产,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为零。
真心换真情
__年1月22日,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__年度工作总结会,斌哥作为派驻都匀市平浪镇新龙村第一书记,向会议作驻村扶贫工作报告。“路不通,我四处化缘,最后把路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水喝,我多次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一次性解决50万元专款,饮水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脱不了壳,我寻求中心65协商有关企业帮忙,3万元启动资金到位,加上我自己垫付1万元,鸭苗款解决了,经果林苗款也解决了,现在,经果林苗栽种下去了,每只鸭子也长到4斤多了,村级集体经济年内纯收入就已突破了20万元。每一次,老百姓留我进屋吃饭,杀鸡杀鸭,我不允许。后来,村里妇女用最古朴的传统方式,托她们的丈夫送来她们亲手做的新鞋垫。如今,我收到的八双新鞋垫整整齐齐码在我的床底,这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敬意。”台上,斌哥激昂汇报;台下,干部职工掌声阵阵。
在斌哥的工作报告里,我粗略记下了他的五大主要工作成绩。一是用党的大好政策激励村民脱贫致富。村委推行的“四进四送”脱贫计划已经成效初显,驻村第一书记给全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10余次,宣讲惠农政策遍及1000余人次,慰问贫困老党员30人,慰问贫困群众10余户。二是组织村民连片规划100亩土地种植经果林,其中,驻村第一书记个人无私为人民群众垫资34000元购买6000株优质经果苗全部存活,且长势良好。三是组织村干部到省内知名牛马交易市场考察养殖项目,带领村干部参加都匀市全市养殖牛羊试点竞争项目,获得100万养殖项目资助资金,并已全面启动项目实施工作,完成修建鱼塘30余亩,同时,上半年开始实施的养鸭项目已实现净利润20000余元,仅此项目就彻底摘掉了新龙村“空壳村”的穷帽子。四是为村两委争取得到了都匀市扶贫局200亩经果林发展项目资助资金18万元,争取得到了都匀市移民局修建通组水泥路面250米,获得项目建设资助资金28万元;五是大力实施村民土地流转等惠农措施,争取得到了100余万元社会资金修建完成了新龙村1500余平米的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办公楼。
扶贫故事多
除了八双新鞋垫的扶贫故事,斌哥还有更感人的东西,其中要数省州媒体的“三集联播剧”《新龙村第一书记》。
这是__年年底,村民得知斌哥任期满将按要求返回原单位工作的消息后,集体联名并按上红手印上书镇党委、市委、州委和省委组织部,恳请留下斌哥继续担任第一书记,从镇里到省里,各级65被539个红手印深深感动着,最终同意了斌哥继续担任新龙村第一书记的新闻故事。该故事分“鞋垫背后的故事”、“请愿纸上的红手印”、“空壳村脱壳”三集,在黔南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都匀市委还专文要求市辖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人员撰写观后感,开展扶贫大讨论等活动。____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以此为载体,开展勤政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在村子里,斌哥给五保户老人送去新年红包,给特困家庭送去买牛钱,给贫困学生送去助学金,给长期因无资金修建的通组断头路寻到了建设款,给缺乏脱贫信心的村干部打足了气,给生活无望的懒汉的送去了打造幸福明天的决心。
以上相关“脱贫者与帮扶干部之间的故事征文1000字10篇”范文模板,关注本网站,每日更新示例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