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 考卷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高中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

1.中国从巴西进口铁矿石,反映了中国()A产业升级加快B.运输能力不足C.工业需求量大D.市场竞争激烈2.若丫月货轮从图巴朗港出发前往马迹山港,与航线甲相比,航线乙A.航行路程更短B.受西风漂流影响大C.靠近非洲大陆D.不易遭遇恶劣天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讲究“内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顺任自然之性”,但二者人生态度与主张看似不同实则完全一致。B.在生命与理想不可兼得之时,儒家的杀身成仁之举,显然比不上道家的免祸全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C.儒道两家“处处相反”:比如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尚书》中的民本思想表现首先在于民的地位的提高。西周王朝建立后,周统治者敏感地注意到,周之所以胜利,并不是周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比商强大,而是民心归向和人民的支持起了决定性作用。夏桀竭尽人力、物力用以淫逸,在财富分配中人民所得几乎为零,就此丧失了民心:于是商汤在民众拥护下,推翻了夏王朝。无独有偶,商纣也是如此。一方面“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民之劳”(《无逸》),好酒淫乐,生活腐朽,毒化了社会风气,加重了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商纣对民进行残酷剥削,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最终武王乘势起兵讨伐,一举推翻了商王朝。周王朝建立后认识到民在国家兴亡中的作用,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把民看作“一面镜子”来衡量政治的好坏,这就把民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尚书》中的民本思想还表现在“敬德保民”的提出。“敬德”“明德”是《尚书·周书》中使用最多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保民。在《康诰》中,周公告诫康叔:“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明德”就是不敢轻视、怠慢鳏寡孤独之人,用那些应当任用的人,尊敬应当尊敬的人,惩办应当惩办的人,使民的地位光显起来。在这里,周公的“明德”就是保民。在《召诰》中,召公在总结了殷商的灭亡教训以后,告诫成王:“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王其疾敬德。”就是说上天是哀怜天下民的,它眷顾天下,任用努力于敬德保民者作民君主,王应当赶快敬重德行。可见,这里的“敬德”就是顺应上天来保民。“敬德保民”的内容首先表现在养小民。《无逸》中有“先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就是要求统治者要懂耕作艰辛,知小民苦衷,通过发展农业来保障小民的基本生活。在《尧典》中就详细陈述了农业时今指导民众按照规律进行生产。其次是怜小民。《梓材》:“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至于属妇,合由以容。”意思是不能残害民,虐待民,对于鳏寡孤独之人,对于那些微贱的妇人也要爱护。并反复强调要把那些鳏寡孤独者放到重要位置,恩惠爱护。第三是重教导。在教导民众上,一是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二是对于那些有过失的人要加以引导和教育。《召诰》“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弊,亦敢殄戮用义民”。民众即使犯了过错也不要简单采用杀戮的方法,要通过教育,使民众内心顺从,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尚书》的保民思想不是一种实践层面的权宜之计,这种民本思想与用人天命观的变化有关,在政权统治上表达着长治久安的愿望。天、民作为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有着共生性,《尚书》甚至析望将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升华为形而上的哲学本体论:“惟天地万物父丹惟人万物之灵豆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泰誓》)这是说聪明的帝王,以人民为重,才能作民父母。(摘编自余达淮《中的伦理思想》)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

关于作者: yun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最新模拟卷 地理(XS3)(一)1试题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