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以下展示关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礼泉县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评价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

2、雨足年”。还有商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商朝()A.百姓的生产生活富足B.大量水利工程的开凿C,农业是重要经济活动D.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2.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南方楚国流通蚁

3、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货币流通推动城市发展C.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D.实物交换已经逐步消失4.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见下图)建筑布阵复杂,兵种齐全,军阵壮观,体现出整体、宏大之美。这主要基于秦朝()A.实行军功爵制B.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雕塑技艺高超D.经济的发展财力雄厚5.秦汉之际,虽然有过焚书的举动和挟书的禁令,但思想家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索,他们依然在政治压力下活跃并奋发有为。其结果是()A.首创大一统国家理论B.黄老学说成为治国思想C.秦代政制遭到了否定D.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6.西汉时,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官;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成为尚书台长官,尚书台负

4、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这说明东汉()A.行政中枢权力的转移加强了皇权B.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C.皇帝的权力受到尚书台监督节制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7.史载:“魏初功臣,姓皆复重奇僻。孝文太和中,变胡俗,始改之。(北齐人)魏收作魏书已尽用新姓,不用旧姓。”这反映出()A.曹魏制度影响深远B.孝文帝改革被北齐否定C.北朝风俗变换频繁D.民族交融成果得到肯定8.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外贸冲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

5、易处于优势地位9.唐中和元年(881年),僖宗诏令允许藩镇“墨敕除官,以赏功勋”。中和三年(883年)七月,宰相郑畋迫于凤翔节度使李昌言等人的压力,不得不“引疾去位”,僖宗也只好同意。这表明唐后期()A.藩镇操纵中枢决策B.中央集权大为削弱C.皇帝已经成为傀儡D.三省六部制度瓦解10.据统计,西汉210年何有宰相45人,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相较于西汉,唐代()A.外朝宰相的权力被削弱B.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C.封建统治基础得到扩大D.皇帝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11.傅奕(555639年)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携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A.揭露佛教欺骗宣传B.宣扬需家伦理道德C.减轻百姓沉重负担D.维护社会秩序稳定12.杜甫被称为“诗圣”,他前期的诗歌反映出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繁荣局面,后期诗歌苍凉悲壮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据此可知,唐诗()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点B.主要源自日常生产劳动C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成熟13.宋朝初期,转运使专门掌管各地财赋的转运。至977年,宋太宗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

….

关于作者: yun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