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初中语文课前小知识

关于初中语文课前小知识

1.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课前预习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课前预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都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育家叶圣陶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给学生好的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多读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我们要先阅读本单元的内容说明,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当具体预习某篇课文时,在借助课文注释阅读完文本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因为这将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我们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之后,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和理解了. 二、多动笔 在对课文的预习过程中,将精彩句子或语段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用笔勾画出来,以备上课时交流和日后背诵识记之用.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该先考虑好本单元、本课所要教给学生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说得好:“教学内容为主导”,教学方法合理与否、合适与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的.那文中最能凸现教学内容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就显得相当关键,如:《范进中举》勾画出你认为好笑的语句,来解读笑后面隐藏的深刻内涵.《背影》勾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以便了解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变色龙》勾画出奥楚蔑洛夫变色的语句,以探究其变色的原因及社会根源. 三、多思考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读课文,记录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以便带入课堂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想到的问题.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当然质疑也不应只是教师质疑,还应是学生在探究课文后的质疑.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 四、多感悟 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情况,如发掘问题的深度、新知识的预先感知程度、经验与教训等方面写下心得体会.思考体会是课前预习中较重要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他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就要对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提示的内容能否读懂,文章主题的概括、句子的理解、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背影》一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前后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预习的时候可以将“我对”父亲如何表现的句子找出来,思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当时又有怎样复杂的内心感受.如不明白可以在书旁做上批注,上课经老师一点拨,就容易领会和理解了. 将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寻找其异同,总结其规律.说到底,语文的教学最终是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让他们通过类似课文的比较,掌握一类文章的读法,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不可能教学生读所有的文章,而学生要想有丰富的语言积淀必然需要广博的阅读.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单元的课文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比较,还可以课内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预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学的实效性,还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这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语文课课前演讲小知识

成长的心

槐花开了,又谢了,它只在夏天盛放。最后一缕余香依恋在空气中,断断续续,似有若无。努力捕捉什么,却总是落空,无法言喻的渴望在内心暗涌。

秋天, 车窗上的叶子泛黄,松松脆脆,带有某种怀旧的意味。我仍然站在同一条道路同一个方向,可周围一切都翻天覆地的变了。不再是晨露般的清澈年龄,沧海桑田间,故人也都纷纷天涯远隔。在最感伤的年纪回忆青涩往事,不由自主的盘动着手脘上的手表,这就是一年,事物都随着流水去了,

渐渐地我发现我已学会小心的走在雪地上,不让自己滑倒。我已学会安静的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带着恬静的心情欣赏观察。我已学会把所有缭绕的心事都集中在一根手指上,带着神秘, 让它缓缓的释放, 而不再刹那间溢满全身。从尽情洒落着喜怒哀乐的女孩,到内敛温暖的女生,蕴涵着神秘和感性. 这个蜕变充满迷情,直到现在,盛开,完美的立于彼岸。心儿飞扬,它舒展,是我的智慧,它盘旋,是我的灵感,它镂空了时间,所以哪怕光阴似箭,芳华暗换,而我的激情,一如当初。爱极了它的优雅和神秘,渺视着人间一切的哀愁。让你看到剔透,却看不到泪光。让你看到耀眼,却看不到忧伤。让你看到诱惑,却看不到锋芒。

经过了多少次的磨练。最终用最美丽的光线折射我,解读我的心动与你的期待。阳光的午后, 凝望它散发的光芒,如握着我所有的魅惑, 揉进了我的绮丽,点燃了我的狂热 — 即便在暗夜. 它闪动着的光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的激情不曾消减。我闭上眼,就是自己温暖的世界。

成长的心,是冬日里燃烧的火焰,妖媚浓烈,你不必抵抗,也不必逃避。当我的手指舞动出七彩旋律,一切早已注定, 载着我的梦想和期待, 在灿烂如锦的生活中尽情享受那暖暖的日光, 带着甘醇浓郁的成熟味。像一坛美酒一样,愈沉愈香。

抛开羁绊, 随热情欲望拾阶而上. 点燃瞬间的美丽, 快乐源自内心的渴望。在旋转中拾阶而上,即便是晦暗的心情也会瞬间即逝。完美的音符优雅悦心, 是天籁中萦绕的冬日舞曲, 浪漫悠远. 你只用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倾听。放开你成长的心,让它随着那快乐的音符,一起跳动。伴随着冬日舞曲的幽雅乐章, 在浪漫的巅峰完美凝结。

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30分

人教版 七年级上文学常识 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莫顿•亨特。

三、《生命 生命》作者:杏林子 ,原名:刘侠 。四、《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有燕园系列(石寻、桥寻、树寻、木寻、碑寻)。

其中,《西湖漫笔》与《紫藤萝瀑布》为最。五、《童趣》作者:沈复 字三白 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六、《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七、《短文两篇》作者:张晓风。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八、《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主要著作:《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九、《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著作:《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十、《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步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十一、《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十二、《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十三、《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十四、《秋天》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合集: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散文:《画梦录》。

十五、《古代诗歌五首》1.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步出夏门行》《篙里行》等。

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3.白居易(72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著作:《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4.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诗人,有《稼轩长短句》。5.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

著作:《汉宫秋》《岳阳楼》《黄粱梦》等杂剧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十六、《化石吟》作者:张锋。十七《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焱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十八、《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昆虫的故事》全书十卷,二百二十余篇。

十九、《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二十、《山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一字剑臣,清代小说家。

《聊斋志异》:一步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郭沫若在作者故居题联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二十一、《风筝》作者: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代表作:《阿Q正传》。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二十二、《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话剧:《双龙花盆》。

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

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二十三、《散步》作者:莫怀戚。

二十四、《诗两首》1.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诗集:《暮歌》《晨歌》《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皇后》《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

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2.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集:《繁星》《春水》。

作品:《寄小读者》。二十五、《〈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二十六、《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二十七、《郭沫若诗两首》作者:郭沫若,(1892~1978)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

诗歌:《女神》《星空》《瓶》《前茅》。

4.初中语文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都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育家叶圣陶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给学生好的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多读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我们要先阅读本单元的内容说明,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当具体预习某篇课文时,在借助课文注释阅读完文本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因为这将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我们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之后,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和理解了。

二、多动笔

在对课文的预习过程中,将精彩句子或语段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用笔勾画出来,以备上课时交流和日后背诵识记之用。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该先考虑好本单元、本课所要教给学生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说得好:“教学内容为主导”,教学方法合理与否、合适与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的。那文中最能凸现教学内容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就显得相当关键,如:《范进中举》勾画出你认为好笑的语句,来解读笑后面隐藏的深刻内涵。《背影》勾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以便了解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变色龙》勾画出奥楚蔑洛夫变色的语句,以探究其变色的原因及社会根源。

三、多思考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读课文,记录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以便带入课堂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想到的问题。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当然质疑也不应只是教师质疑,还应是学生在探究课文后的质疑。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

四、多感悟

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情况,如发掘问题的深度、新知识的预先感知程度、经验与教训等方面写下心得体会。思考体会是课前预习中较重要的一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他还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就要对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提示的内容能否读懂,文章主题的概括、句子的理解、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背影》一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前后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预习的时候可以将“我对”父亲如何表现的句子找出来,思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当时又有怎样复杂的内心感受。如不明白可以在书旁做上批注,上课经老师一点拨,就容易领会和理解了。

将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寻找其异同,总结其规律。说到底,语文的教学最终是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让他们通过类似课文的比较,掌握一类文章的读法,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不可能教学生读所有的文章,而学生要想有丰富的语言积淀必然需要广博的阅读。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单元的课文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比较,还可以课内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预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学的实效性,还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这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语文课前小讲讲什么好呢

成长的心

槐花开了,又谢了,它只在夏天盛放。最后一缕余香依恋在空气中,断断续续,似有若无。努力捕捉什么,却总是落空,无法言喻的渴望在内心暗涌。

秋天, 车窗上的叶子泛黄,松松脆脆,带有某种怀旧的意味。我仍然站在同一条道路同一个方向,可周围一切都翻天覆地的变了。不再是晨露般的清澈年龄,沧海桑田间,故人也都纷纷天涯远隔。在最感伤的年纪回忆青涩往事,不由自主的盘动着手脘上的手表,这就是一年,事物都随着流水去了,

渐渐地我发现我已学会小心的走在雪地上,不让自己滑倒。我已学会安静的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带着恬静的心情欣赏观察。我已学会把所有缭绕的心事都集中在一根手指上,带着神秘, 让它缓缓的释放, 而不再刹那间溢满全身。从尽情洒落着喜怒哀乐的女孩,到内敛温暖的女生,蕴涵着神秘和感性. 这个蜕变充满迷情,直到现在,盛开,完美的立于彼岸。心儿飞扬,它舒展,是我的智慧,它盘旋,是我的灵感,它镂空了时间,所以哪怕光阴似箭,芳华暗换,而我的激情,一如当初。爱极了它的优雅和神秘,渺视着人间一切的哀愁。让你看到剔透,却看不到泪光。让你看到耀眼,却看不到忧伤。让你看到诱惑,却看不到锋芒。

经过了多少次的磨练。最终用最美丽的光线折射我,解读我的心动与你的期待。阳光的午后, 凝望它散发的光芒,如握着我所有的魅惑, 揉进了我的绮丽,点燃了我的狂热 — 即便在暗夜. 它闪动着的光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的激情不曾消减。我闭上眼,就是自己温暖的世界。

成长的心,是冬日里燃烧的火焰,妖媚浓烈,你不必抵抗,也不必逃避。当我的手指舞动出七彩旋律,一切早已注定, 载着我的梦想和期待, 在灿烂如锦的生活中尽情享受那暖暖的日光, 带着甘醇浓郁的成熟味。像一坛美酒一样,愈沉愈香。

抛开羁绊, 随热情欲望拾阶而上. 点燃瞬间的美丽, 快乐源自内心的渴望。在旋转中拾阶而上,即便是晦暗的心情也会瞬间即逝。完美的音符优雅悦心, 是天籁中萦绕的冬日舞曲, 浪漫悠远. 你只用闭上你的眼睛,静静地倾听。放开你成长的心,让它随着那快乐的音符,一起跳动。伴随着冬日舞曲的幽雅乐章, 在浪漫的巅峰完美凝结。

6.老师叫我们在课前三分钟讲一个与语文有关的小知识或故事,谁有有

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万变不离其宗——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无敌于天下——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无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无风三尺浪——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无佛处称尊——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无何有之乡——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7.初中必备文学常识(语文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

….

关于作者: yun

初中语文课前小知识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