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箭毒蛙的简单介绍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箭毒蛙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箭毒蛙和芝麻哪个更厉害
  • 2、最毒的蛙在哪里
  • 3、北京动物园箭毒蛙展区亮相,和其他蛙类有何不同?为何称“魔鬼中的天使”?
  • 4、箭毒蛙和魔鬼蛙哪个厉害
  • 5、蛙界的特殊存在,箭毒蛙和玻璃蛙到底长什么样?
  • 6、箭毒蛙的资料

箭毒蛙和芝麻哪个更厉害

箭毒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

箭毒蛙体内蕴含有致命毒液,取其毒液0.1毫克就可以毒死一个人,0.2微克就可以毒死一只老鼠。任何动物只要去吃箭毒蛙,即使舌头粘上一点点毒液,也会在几分钟内中毒毙命。漂亮、娇小的箭毒蛙,体内藏有可怕的剧毒,雨林内很多动物都避而远之,人类也将其称为“丛林多彩杀手”。

天使与魔鬼的复合体-箭毒蛙

箭毒蛙也被称为毒箭蛙、毒镖枪蛙,属于箭毒蛙科动物,有13属17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而分布区域不同,身体颜色各不相同,箭毒蛙的毒性强度也不一样,大多喜欢栖息在潮湿地带。鲜艳多彩的皮肤,布满黑纹的四肢,在绿色的森林里显得格外绚丽夺目,犹如“精灵”一般。

箭毒蛙体型非常娇小,最长不过只有6厘米,一些种类的蛙也就1.5厘米。虽然体型非常小,但是丝毫不影响其在雨林里的地位。凭借着一身漂亮的“外衣”,可以在森林里“霸道横行”,无所顾忌,不需要躲躲藏藏地生活,反而以醒目的颜色向周围动物发出警告:我有毒,不要靠近我。毫不夸张地说,箭毒蛙简直就是天使与魔鬼的复合体。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在1000多年前,箭毒蛙其实都长得差不多,由于海平面不断升高,栖息地被割裂分块。因此,生活在不同区域的箭毒蛙,也就慢慢适应了不同的进化环境,持续地演化造成如今箭毒蛙家族间的毒性差异,毒性越强,其皮肤颜色就越鲜亮。

箭毒蛙的毒性强于一切蛙毒,身上分泌出的毒液,要一条人命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

据科学实验发现,一只小型的箭毒蛙,所具有的毒素足以杀死两万只老鼠。

其中,毒性最强的金色箭毒蛙,一次喷出约2毫克毒素,就可以杀死一万只实验用的老鼠或10名成年人。目前人类发现的箭毒蛙种类170多种,含有剧毒的就有55种。箭毒蛙释放出的生物碱毒液,能够破坏其他生动物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最终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迅速死亡。

可怕的是,看似美丽实则藏剧毒的箭毒蛙,本身并不“生产”毒素,却能跻身于世界最毒之列。

剧毒从哪里来?

箭毒蛙具有很强的毒性,奇特的是,这些毒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身上致命剧毒全是吃出来的。

箭毒蛙和其它蛙类不同,不吃空中飞的飞蛾、水里游的鱼虾,却对地面上蚂蚁、蟋蟀、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型昆虫情有独钟。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当箭毒蛙吃了这些动物后,有毒的代谢物会通过血液循环、消化系统等方式渗透到箭毒蛙的皮肤上,从皮肤小孔分泌出浓缩的毒液,作为保护自己的“铠甲”。一些箭毒蛙甚至还可以对有毒化合物进行改良,使毒性增强好几倍。吃得越多,毒性越强,在箭毒蛙家族中,颜色越鲜亮就越危险,皮肤为金色、绿色、橙色的箭毒蛙,更有“炫耀”的资本。

箭毒蛙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雌雄交配后,雌蛙产下蛙卵就潇洒离去,雄蛙则会留下悉心照料幼体,不辞辛苦地将小蝌蚪背到不同的水洼里发育。这是因为蝌蚪是肉食性,待在一起会自相残杀。褪去尾巴之前,小蝌蚪身上没有毒性,在水中发育几天后,雌蛙会返回照料幸运活下的小蝌蚪,产下未受精的卵给小蝌蚪吃。

未受精的卵生物碱含量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御敌害。新生的小蝌蚪们吃着卵一天天长大,几个月后尾巴消失,就可以成长为一只强壮的箭毒蛙。

为什么箭毒蛙不会被自己毒死?

箭毒蛙分泌出的毒液既能润滑皮肤,也能保持自己不遭受敌害,美丽的外表下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攻击者看到箭毒蛙,基本都选择绕道而走。

毕竟猎食箭毒蛙,也就相当于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带有致命毒液的箭毒蛙,为何不会被自己毒死?

为了弄清缘由,科学家也做了不少实验,箭毒蛙自身不受这些毒素的伤害,主要是由于其体内基因发生了突变。

箭毒蛙的毒素被称为“地棘蛙素”,能与动物神经系统内的受体结合,干扰乙酰胆碱传递神经讯号的工作,严重可导致死亡。神奇的是,箭毒蛙却不会受到该毒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由于箭毒蛙基因的突变,其体内构成毒素受体的2500个氨基酸中有3个发生了改变,影响了正常受体的结合。

这种微乎其微的改变,让箭毒蛙产生免疫,不仅可以利用毒素吓退天敌,还可以保全自己。

科学家还发现,在箭毒蛙的进化历程中,这种基因突变曾发生过3次,在持续演变中慢慢稳定下来,使自身对这些毒液完全具有免疫能力。

吃“毒食”产毒液,自己却不会被毒死,这是箭毒蛙进化出来的一大本领,成为其生存下来的可怕武器。然而,再强大的武器也有弱点或软肋。

箭毒蛙的致命弱点

箭毒蛙的色彩十分醒目,在雨林中却根本不需要有所顾忌,可以毫无畏惧地向其它动物炫耀自己鲜亮的皮肤。因为几乎所有生物都知道箭毒蛙的危险性,连掠食动物也不敢接近它。

不过,也不排除一些没见过世面的“糊涂虫”,会不小心误食箭毒蛙,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生活在茂密的热点雨林中,箭毒蛙几乎没有天敌,却有一个致命弱点–怕人类。

世世代代生活在亚马逊雨林的土著居民,得知箭毒蛙的毒液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便想尽办法收集箭毒蛙的毒素。将毒素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或标枪,用来捕杀鸟类、猴子等其它动物,箭毒蛙这一名字也是因此得来。

当地人通常用火烘烤箭毒蛙,将毒素从其皮肤中逼出,或者用细藤条将箭毒蛙的四条腿紧紧拴住,再用小木棍或者鱼叉来回摩擦 *** 背部,促使箭毒蛙分泌出毒液。

不过大多数土著人采集完毒液就会将箭毒蛙放走,以便它们能够继续“生产”毒液。

后来,人类发现箭毒蛙不仅可以应用于神经系统实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毒性也会慢慢消失,还可以当做宠物饲养,渐渐增大了对箭毒蛙的捕杀量。

再加上生态破坏、气候变化、栖息地减少等一系列因素,箭毒蛙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数量骤降,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

箭毒蛙,战斗力强悍的丛林杀手,碰到人类,也会败下阵来。

最毒的蛙在哪里

最毒的蛙在美洲(箭毒蛙)。

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小的仅有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

常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强的毒素。这种两栖类身体各处散布的毒腺会产生一些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碱。

主要食物

箭毒蛙的食物以残翅果蝇、蚂蚁和蟋蟀为主,所以食物的准备并不困难,箭毒蛙的毒性主要来自它们的天然食物,主要是蜘蛛类,蜘蛛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毒液,所以更好不要饲养野生的个体,毒性很强。

虽然不会致人于死,但是潜在的危险性还是很高。不过在饲养六个月以后也会逐渐失去毒性。而人工繁殖的个体就不会有毒性,至少不会影响人体。特别要注意的是切勿把野生个体与人工繁殖个体混养,因为野生个体的毒性会导致人工个体中毒致死。

以上内容参考:搜狗-箭毒蛙

北京动物园箭毒蛙展区亮相,和其他蛙类有何不同?为何称“魔鬼中的天使”?

北京动物园箭毒蛙展区亮相,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青蛙,但是它的毒性却很强,体型特别小,只有1.5厘米,体型大一点的可以达到6厘米。它们主要栖息地是中美洲的热带雨林,哥伦比亚等地。箭毒蛙的四肢长满鳞纹,身上色彩鲜艳。通常是红,绿,黄,橙等颜色相结合。它们拥有美丽的外表,但是毒性却特别强,有“魔鬼中的天使”之称。

箭毒蛙以蟋蟀,蚂蚁,残翅果蝇等小动物为主食。它的毒性主要来自蜘蛛类等天然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毒性会被箭毒蛙吸收到体内,然后通过转化,变成自身毒液。野生的个体箭毒蛙毒性非常强,不适合人工饲养,人工饲养潜在的危险特别大。但是在饲养一段时间,达到六个月后,它们的毒性就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野生箭毒蛙和人工饲养的不能混合饲养,因为人工饲养的会被野生的毒素伤害致死。

箭毒蛙中的蓝宝石箭毒蛙毒性非常高,它们不能在水中游动,所以不会在水中出现。草莓箭毒蛙毒性相对其他品种来说会相对小一些,但是它的毒液会使伤口有燃烧炙热,肿胀的感觉。箭毒蛙中毒性最强的是黄金箭毒蛙,一只黄金箭毒蛙分泌的毒素可以直接杀死十个人。

虽然野生箭毒蛙毒性特别强,但是人工繁育饲养的却没有毒性,北京动物园内曾展示的三只箭毒蛙,有一只就是在人工饲养下繁育的。公园的饲养技术人员曾经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箭毒蛙进行研究,掌握了一套箭毒蛙的繁育饲养 *** 。它们生长的每一个阶段所需要的环境,食物都了如指掌,所以才会取得成功。人们才会观赏到如此美丽又安全的动物。

箭毒蛙和魔鬼蛙哪个厉害

箭毒蛙,箭毒蛙是世界上拥有最漂亮外表的一种生物,它们的体型个头也很小,更大的也仅仅4公分左右,但是它们也是毒性最强的生物,它们身上仅仅一点点毒液便能杀死两万只老鼠。下面排行时报网

蛙界的特殊存在,箭毒蛙和玻璃蛙到底长什么样?

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有一个“世界动植物王国”,亚马孙热带雨林,也称亚马逊雨林,它是世界上更大的森林、热带雨林。这里也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之一,在这里,所有的生物都保持着最自然的状态。

早在9世纪末,一位英国自然学者曾统计,共有14712种动物,其中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而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可能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而我们要说的,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两种蛙类,一种是外表非常美丽的毒箭蛙,另一种则是有着透明身子的玻璃蛙。

外表美丽的毒箭蛙

越漂亮的女人越危险,这句话可说的太对了!毕竟美丽的事物都是带刺的,不然被亵渎了怎么办?毒箭蛙就有着美丽的外表,但是,如果因此就小看它。就大错特错了。在它美丽的外表之下,却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 。

毒箭蛙体型很小,最小的只有1.5厘米,个别种类也能达到6厘米。其属于两栖蛙类动物,主要分布在巴西、圭亚那、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别看它体型很小颜色却非常鲜艳,通常是黑色与鲜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在四肢上布满了彩色的鳞纹;由于脚趾上存在吸盘,也善于攀爬。

毒箭蛙通常栖息在凤梨科植物的叶片上,因为凤梨科植物轮生的叶片的构造,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小“池塘”,所以就给毒箭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育场所。当雌雄毒箭蛙交配后,雌蛙就将卵产在积水处,等卵发育成蝌蚪,雌蛙就会把小蝌蚪带到“小池塘”,让其继续生长发育。

毒箭蛙的毒性特别强,据说它释放一次毒液足以杀死数十人。毒性最强的当属哥伦比亚艳黄色毒箭蛙了,除此以外,毒性较强的的还有蓝宝石毒箭蛙、黄金毒箭蛙、草莓毒箭蛙。

在古时候,人类曾用毒箭蛙的毒汁去制造武器,比如毒箭。印第安人曾用锋利的针将蛙刺死,再放到火上烘,毒液就会渗出来,再将箭头涂上毒液,毒箭便制成了。

透明的玻璃蛙

首先与毒箭蛙相比,玻璃蛙没有鲜艳的外表,也没有毒性。从名字看,玻璃蛙肯定和玻璃有些相同的特征。当然不是说玻璃蛙和玻璃一样硬,而是玻璃蛙有着透明的身体。一眼望去,它全身都是绿色,而腹部的皮肤是透明的。

当玻璃蛙所处的背景是淡黄绿色时,其腹部就会变得像玻璃一样透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身体构造,比如心脏、肝脏以及消化道。

其次,玻璃蛙体型也很小,只有2-3厘米长,眼睛大而突出,背部颜色比较深,呈灰绿色;四肢比较修长,也具有吸盘,是丛林中厉害的攀爬高手。玻璃蛙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至巴拿马,有些物种还分布在亚马孙盆地及奥里诺科河盆地、圭亚那盆地、巴西东南部和阿根廷北部。

然后大部分成年的玻璃蛙都生活在树上,繁殖季节会沿河流生活。同毒箭蛙不同,玻璃蛙是在叶片上产卵,当卵孵化后,会掉入水中,直到长出四肢再爬到树上生活。

最后,由于身体特性,玻璃蛙与毒箭蛙相比,玻璃蛙擅长隐藏,是更好的隐藏高手。绿色和半透明的身体使它们很容易隐藏在绿色叶子之间,不仔细观察的话,很难发现它们。尤其是在阳光照耀下,便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像玻璃蛙这种身体透明的现象,在自然界十分罕见,虽然后来我们也发现了玻璃鱼、透明鱼等一些动物,但是到现在,为什么这些动物的皮肤是透明的,对我们来说依旧很神秘。

毒箭蛙和玻璃蛙带给了我们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但是,现在的亚马孙雨林也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生物资源的存活。

亚马孙雨林环境问题

首先是森林砍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定居的亚马孙雨林人口就开始增长,因此居民伐林取木或开辟牧场及农田,致使雨林急遽减少。自1970年到2014年的40余年间,盗采乱伐现象已使近76.3万平方公里的亚马孙雨林消失殆尽,面积相当于大约两个德国。

其次是洪水泛滥。亚马孙河季节性的降水使亚马孙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在雨季,亚马孙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

然后是干旱影响。曾在2005年,亚马孙经历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亚马孙河干旱,迅速将整个地区推向一个“引爆点”,届时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森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将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可能灭亡。

最后是全球变暖。当森林被破坏后,不仅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伤害,被破坏后的植物释放出的碳元素可能会加速全球暖化。据了解于1975年至1996年间,亚马孙雨林的每1公顷面积每1年估计积存达0.62±0.37吨碳元素。因火灾而对亚马孙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为其中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更高的地方之一。巴西每年排放约3亿公吨二氧化碳,当中2亿来自砍伐及焚烧亚马孙雨林。

总之,我们在看到这些美丽、奇特的动物之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既然大自然创造了这么多神奇的生物,我们为什么不在喜欢它们的同时,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

箭毒蛙的资料

箭毒蛙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它们的体型很小,最小的仅有1.5厘米,个别种类也可达到6厘米。

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通身鲜明多彩,常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耀眼和突出。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箭毒蛙有特殊的育幼行为。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凤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

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雄蛙便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树上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池塘”中,(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并吃下未受精的卵做为蝌蚪的食物。

形态特征

箭毒蛙体型小,通常长仅1~5公分(0.5~2寸),但非常显眼,颜色为黑与艳红、黄、橙、粉红、绿、蓝的结合。

栖居地面或靠近地面,全部属于毒蛙科(Dendrobatidae),但并非所有170种都有毒。箭毒蛙具有某些最强的毒素。这种两栖类身体各处散布的毒腺会产生一些影响神经系统的生物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箭毒蛙

箭毒蛙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

关于作者: yun

箭毒蛙的简单介绍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