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习题
一、单选题
1.1848年,英国通过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1858年创建枢密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从而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 )
A.折射出转型时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 B.表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C.从侧面表明英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D.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
2.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如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人类活动 课程
直接保全自己 生理学、解剖学
获取生活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 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
抚养子女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娱乐休闲 文学、艺术
A.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B.资产阶级利益的需求
C.学校教育体系日益成熟 D.自然科学体系的完善
3.《唐顿庄园》以191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书中的女主人公反对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鼓励女性工作,追求没有阶级限制的真知,勇敢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这实质上反映出( )
A.社会观念的变化 B.工业文明的推进
C.民众素质的提高 D.社会阶层的淡化
4.《战争与人类进步》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对材料中所述“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与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
B.使人类从平面交通进入到了立体交通时代
C.推动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引起社会化大生产和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
5.在16—17世纪的英国,各类新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社会上流阶层出巨资聘请高级教员专门为自己(或子女)授课的现象已很常见,他们有很多最终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其他阶层成员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 )
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基础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C.立宪政体基本确立 D.技术革命具有良好社会环境
6.下面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德、英美三国工业生产数据变化表(以1913年为100%,单位:%)。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这一时期( )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A.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科技是影响三国工业发展速度的关键
C.英德之间争夺世界市场斗争激烈 D.美国取代了英国的世界工业霸主地位
7.《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 )
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 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8.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B.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物
C.满足了精英群体文化诉求 D.是基层政府自治体现
9.如图是1870年与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1870年1913年
A.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 B.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
C.英法本土工业日益萎缩 D.美英之间的矛盾加剧
10.1833年英国工厂法规定,所有13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儿童每天要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用没有厂医的年龄证明书和教师的人学证明书的儿童,就得受罚。儿童每个星期一早晨要提交人学证明书,证明他在上周的6天中每天人学至少2小时。上述规定( )
A.意在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C.确保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D.提升了民众的文化素养
11.下图为1810~1860年,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每100千克棉纱平均价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米卢斯地区( )
A.棉纺业投资额大幅下降 B.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C.资本家的收益大幅下降 D.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12.秦代行“什伍连坐法”,汉代“编户齐民”,户籍对人丁控制极为严格。1785年英国议会法案规定:“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中英户籍制度差异根源于( )
A.治国理政思维有别 B.政治制度差别
C.思想解放程度不同 D.经济形态迥异
1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工业革命后,在工厂制普及的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这说明( )
A.社会需要是钟表普及的必要前提 B.技术创新是钟表普及的根本动因
C.思想解放是钟表普及的有力推手 D.经济实力是钟表普及的唯一基础
14.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 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15.下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产生
16.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 )
A.工业文明影响农民的劳动观念 B.工业革命加速农业生产衰落
C.农民受到工厂制度的严格限制 D.农业生产劳动的自主性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而有节奏地劳动,他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上下班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新安排。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与此同时,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每一个工人在他自己的工序上都是行家里手,但同时他也降格成一个普通的熟练工,除了他负责的这道工序外,他可能什么都不会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国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在这些新的行业,英国发展迟缓非常明显就是明证。
——摘编自邓久根,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厂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迟缓的原因。
18.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视角出发,将历史的发展分为了8道门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1章跨越第8道门槛(公元1700~1900年),目录如下:
11.1门槛8:现代世界 门槛8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是英国和西欧 全球背景 11.2英国的社会、农业和工业革命 社会关系的变化,农业变化、工业中的革命 11.3工业革命的传播 西欧、美国、日本和俄国 11.4政治革命:现代国家的兴起 法国:第一个现代国家 其他地方的现代国家(英国、美国、德意志) 11.5两个世界的出现一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 正式和非正式的殖民地 西方的安抚思想 阐释帝国主义和两个世界 11.6工业革命的其他影响
材料二 为什么是英国和西欧?全球背景视角1推动英国开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就是正在变化的全球气候。大约1250年到190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原因似乎是普遍的火山喷发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的减少。为了取暖,世界各地的人们只得烧掉更多木材,英国人耗尽了小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加有效地开采煤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国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书“第11章”重新拟写一个主题,并从“11.2~11.6”中任选两节目录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视角1与英国迈向工业化的关系,并从其他视角再举一例说明英国开启工业化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
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
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人的休闲生活,从工业革命前休闲生活多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18世纪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管理原则,加强立法和规范,支持文明休闲场所如剧院、音乐0等的发展,清除室内娱乐场所的暴乱骚动行为。与此同时,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的文明休闲创造更多的条件。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
材料二 20世纪初,当汽车工业兴起,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轿车时,在欧美等国家出现了汽车露营活动。1910年,“美国露营协会”的前身-“美国露营地管理者协会”成立,这标志着露营在西方国家开始成为一个行业。20世纪30年代,为了在经济大萧条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许多国家公园划定了相应的区域供人们驾车旅游时露营、休闲,这也将汽车露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翟水保《汽车露营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美国家汽车露营兴起的条件。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加之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以及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公共卫生状况随之不断恶化,使得英国社会问题不断突出,为此,英国被迫政府采取了材料中所述的种种措施加以应对,A项正确;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等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不同,且材料无法体现“率先”排除B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且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推理,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斯宾塞的课程中要么是自然科学,要么是历史文化科学(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或者是文学艺术(娱乐休闲),再结合题干时间19世纪,19世纪人类世纪人类既要学习自然科学又要学会娱乐休闲,显然这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不能直接体现资产阶级的需要,排除B项;仅凭斯宾塞一个人主张的教育主张无法得出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排除C项;材料只是一定层度上反映了工业革命时代对自然科学的需要,不能得出自然科学体系的完善 ,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书中的女主人公反对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鼓励女性工作,追求没有阶级限制的真知,勇敢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可得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女性的自主意识不断觉醒,因此积极争取自身的权利,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实质的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化大生产和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D项正确;“科学技术与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A项;立体交通与飞机的发明密切相关,所以“使人类从平面交通进入到了立体交通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推动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材料“在16—17世纪的英国,各类新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体现的是英国教育水平发展较高,为技术革命变革提供良好的条件,D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光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体制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材料中美国和德国迅速赶超英国,与美国和德国较广泛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新科技成就有关,即科技是影响三国工业发展速度的关键,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美国取代英国的世界世界霸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使工厂的生活与在家中的生活完全分离,把劳动者束缚在工厂之中,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的结果,D项正确;美国内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扩展的表现,排除A项;工业革命创立巨额财富,但工人阶级日益贫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消费水平并没有大幅提升,但都与题干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及所学知识可得知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背景之下,图书馆的建立一方面为适应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需要,同时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需要,欧洲公共图书馆的修建,是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B项正确;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不能标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公民群体,而不只是精英群体,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基层政府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1870年与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示意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1870年,1913年英、美、德、法总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减少,除此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所占的比重上升,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与新独立国家数量有关,但是材料并没有这一方面的数据,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英法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无英法本土工业的相关数据,且英法本土工业日益萎缩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美英之间矛盾的加剧需要有美英竞争之类的材料证明,但材料未体现此类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所有13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儿童每天要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用没有厂医的年龄证明书和教师的人学证明书的儿童,就得受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对儿童上学进行立法及鼓励工场主举办工厂学校的行为,是为了适应工业化进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其意在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排除A项;这些举措并不能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排除C项;教育针对儿童,并不能广泛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导致棉纱价格下降,D项正确;由于大量使用机器,生产成本下降,棉织品风行世界,棉纺业有利可图,资本家收益提高,从而刺激了棉纺业的发展,排除AC项;价格下降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危机,排除B项。故选D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的中国是封建小农经济,要以人丁为标准征收赋税,所以户籍对人丁控制极为严格。1785年的英国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因此对户籍要求不高。所以根源在两国经济形态的差异,D项正确;治国理政的思维、政治制度的差异和思想解放程度并不是根源,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后,在工厂制普及的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并结合当时欧洲经济发展特征可知,在工厂中工业生产需要准确的时间规定,所以当时钟表成为社会的普通消费品,这说明社会需要是钟表普及的必要前提,A项正确;经济发展是钟表普及的根本动因,排除B项;技术创新是钟表普及的有力推手,排除C项;“唯一基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程师打破了艺术家对建筑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垄断,这一变化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艺术学依然存在,没有被工程学取代,排除A项;根据材料“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知,建筑与艺术没有分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所给示意图可知,英国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农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结合时间“1841年”、“1877年”分析,此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时期,随着英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强,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C项正确;圈地运动的进行,不能说明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上升,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19世纪末,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农业机械都要按时间收费,所以劳动者认真的记录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以计算性价比,说明工业文明的出现影响到了农民的劳动观念,A项正确;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信息是农民在计算使用农业机械的性价比,和工厂制度无关,排除C项;“自主性增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7.(1)特征:机器生产;严格的作息时间与纪律性;集体劳动;分工合作;管理制度化;生产效率高;
(2)原因: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企业不注重创新;资本家追求现有利益,缺少对新技术的投入;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竞争意识下降;
【详解】(1)特征:根据“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得出机器生产;根据“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而有节奏地劳动,他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得出严格的作息时间与纪律性;根据“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得出集体劳动;根据“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场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得出分工合作;根据“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得出管理制度化;根据“与此同时,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得出生产效率高;
(2)原因:根据“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得出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根据“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得出企业不注重创新;根据“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国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得出资本家追求现有利益,缺少对新技术的投入;根据“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得出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竞争意识下降;
18.(1)示例:通向现代化的突破。选取11.4、11.6两节目录。
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历程,也推动了政治上的变革。法国大革命后,逐渐走上了民主共和道路。英国通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参与到国家政权,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日益成熟。工业革命也推动了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初等教育不断推广,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也推动了妇女解放,地位日益提高。
(2)材料二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大规模开采煤炭的客观因素;煤炭的开采为工业化提供了能源,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机器的发明、推广。
其他视角:三角贸易,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17世纪,通过英荷战争,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或濒临大西洋,成为大西洋贸易体系的枢纽);争夺世界殖民地,建立“日不落帝国”;中国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逐渐退出东南亚市场(或印度洋贸易)。
【详解】(1)依据材料时间“公元1700~19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以拟写主题为通向现代化的突破,选取11.4、11.6两节目录,阐述主要从工业革命对政治上的影响、推动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妇女解放、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不断提高等方面进行论述。
(2)关系:依据材料“大约1250年到190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英国人耗尽了小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加有效地开采煤炭”可知,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大规模开采煤炭的客观因素;煤炭的开采为工业化提供了能源,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机器的发明、推广。
其他视角:可以从三角贸易、英荷战争胜利控制海上贸易、建立“日不落帝国”、中国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等当面进行分析。
19.(1)特点:首发性;创造性(创新性);开始于棉纺织业;渐进性;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尚不紧密;成果丰富。(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条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圈地运动提供了资金和扩大了国内市场。(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不同:开始于军事工业(重工业);技术、设备依赖西方;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主要目的;由官方主导展开。(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可知首发性;根据“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可知创造性(创新性);根据“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可知开始于棉纺织业;根据“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可知渐进性;根据“英国技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来源于实践,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尚不紧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有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成果丰富。
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有制度、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制度方面,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在海外市场方面,英国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广泛的殖民地,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在技术方面,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在国内市场方面,圈地运动提供了资金和扩大了国内市场。
(2)不同: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可知开始于军事工业(重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技术主要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依赖西方;洋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在洋务运动中由官方主导展开,主要依靠的是汉族官僚地主。
20.(1)变化:从以宗教为中心向世俗化发展;从单一到多样化、丰富化;从野蛮无序到文明化、理性化。
(2)条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工业和私人汽车的普及;余暇时间增多等。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可分析得出从以宗教为中心向世俗化发展;根据材料“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可分析得出从单一到多样化、丰富化;根据材料“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的文明休闲创造更多的条件”可分析得出从野蛮无序到文明化、理性化。
(2)条件: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材料“汽车工业兴起”可分析得出汽车工业和私人汽车的普及;根据材料“为了在经济大萧条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可分析得出余暇时间增多等。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习题(含解析)

[db:内容2]

[db:内容2]

关于作者: yun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