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习题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尤为尖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C.“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2.2008年,欧洲从诺曼底到巴尔干到班加西—统一进程大幅推进。在欧洲人眼中,历史似乎正在从“雅尔塔体系”向欧洲人久违了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回归。这里的“回归”意指( )
A.英美主导的世界格局 B.美苏为首的世界两极格局
C.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历史研究需要参考相关资料。下列参考资料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
《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6——18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世界:一部历史》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新航路开辟对东方的影响
C.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D.白银经济的发展和衰落
4.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但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当今世界( )
A.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B.多极化趋势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C.国际法的发展与完善取得成效 D.政治利益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
5.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强调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提升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有学者认为,世界正进入一个多文明竞争的时代。“多文明竞争”实际反映了( )
A.美国文化霸权地位丧失 B.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C.国际秩序走向混乱状态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下图反映了东南亚各国( )
A.泡沫经济濒临破灭的边缘 B.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撤离
C.自由浮动汇率机制的崩塌 D.政府财政收支的严重失衡
7.有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虽然能够促进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但外来生物入侵也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对各国生态环境、农业发展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被认作是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这一发展现状说明( )
A.世界粮食安全危机在加剧 B.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C.发达国家负有主要治理责任 D.经济全球化存在双刃剑作用
8.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 ,从 1800 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 年,或可被称作全球化2.0版本 ,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取决于硬件的突破 。“硬件的突破”主要是指( )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经济危机的克服 D.全球市场的形成
9.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发动了全球化,却不能真正完成全球化,反而因其负面性和发展局限性阻碍了全球化进一步向前发展。资本主义招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解决无法依靠资本主义本身。”该观点( )
A.论证了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依存关系 B.否定了资本主义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C.指出了全球化进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D.揭示了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0.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英法德等七国的首脑在每年一度的经济峰会上相聚就经济形势进行磋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将全世界24个先进工业国家召集在一起,关贸总协定继续举行多个“回合”的贸易谈判以削减关税。材料反映出( )
A.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B.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C.地区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日益突出 D.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开始起步
11.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 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12.2018年以来,美国挑起贸易战,给中美两国都带来了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一直在为加征的关税买单。数据测算显示,最新一轮的加征关税,将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损失200美元。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同样受到冲击。这反映出( )
A.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 B.中美两国经济势均力敌
C.美国文化输出的失败 D.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
13.据下图分析,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出现波折的因素包括( )
①世界战争的爆发 ②经济危机的发生 ③国际格局的变动 ④生态环境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虽然经济全球化现象看来已是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对其评价态度分歧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已然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例如产业之间的不适应,文明之间的不适应等等。这恰恰说明了全球化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轻易地选择反对或支持。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遭到人们全面抵制 D.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15.有学者说:“近年来,美西方的国际主导权正在历史性地式微,以中国等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战略主动权不断增强,导致世界地缘板块‘东升西降’。”这一观点,反映了( )
A.中国开始主导着国际格局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美国丧失了单极霸权地位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衰败
16.下图为1996—2018年全球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统计图。据此可知( )
A.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长
B.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转基因作物种植主体
C.发达国家的种植程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转基因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全球粮食危机
二、材料分析题
17.交流·发展·合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这时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冶铁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力急剧增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城市的发展,贸易的兴盛,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组织也和前一时期大为不同。了波斯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这样地域辽阔、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大帝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大大加速了。随着各地政治、军事、贸易接触的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为容易。
材料二 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自19世纪世界市场形成以来,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经济生活开始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超前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典时代欧亚文明交流加速的条件,并分析欧亚文明交流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后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的条件。经济全球化现状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过去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控制,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推进,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发行新人民币以代替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逐渐被提上了国家财经发展的重要日程。
——摘编自姜长青《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1993年初欧共体宣布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1月,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马约”正式付诸实施,将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1999年元旦,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元旦,欧元纸币和硬币发行,正式取代12个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发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的相似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两国结成了一种战略盟友关系——英美特殊关系。英美两国都深受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教义影响,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后,英国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45年12月6日签署《英美政府财政协定》,规定:英战时所欠的270亿美元的物资款,除去英国已支付的款额,美国只要求英国偿还6.5亿美元;截止到1951年12月以前,美国将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年利率为2%。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快速升温提供了现实条件。英国的传统外交一直试图在欧洲维持一种均势的局面。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使得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摘编自张贺《英国加入欧共体过程中的英美“特殊关系”研究》
材料二 二战以后,美国在对待欧洲一体化方面一直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美国给英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在其中起65作用,只是英国坚持三环外交,美国才不得不转而支持法德。在美国的援助下,欧洲经济快速复苏。戴高乐上台后,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起到65地位,这直接打破了西欧的均势。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后,英国便组建自由贸易联盟与之相抗衡。两个组织间的对抗不但影响到北约的团结,而且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1957年到1973年,历时十余年,英国最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
——摘编自郭付林《英国加入欧共体进程中的美国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共同体的政策进行评价。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简表
进程 时间 表现
萌芽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新大陆”发现后,国际贸易迅速扩大,西欧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开始开辟国外大市场,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活动出现
形成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英国等欧美国家依靠坚船利炮炸开亚非拉国家的大门,倾销廉价工业品。一国范围内的城乡区域分工和工农部门分工,逐步演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发展 19世纪后期到二战爆发 国际分工的参与主体大幅增加,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实现方式不仅有商品交换,更有资本输出。英国遭遇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德、美、日等帝国的双重挑战
深化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海量增长,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地区)共同参与到分工体系之中;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明显改善,但南北矛盾依旧突出
——摘编自杨文武、罗文宝《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优势要素。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密集产品的制造上,而且更多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环节的生产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橡胶制品等在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化学成品、木制品、纸制品和印刷、金属加工产品、机电产品等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已从由知识技能要求低、附加价值小的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递进。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可持续性面临着挑战。
——摘编自金芳《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内在矛盾及其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并为维持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可持续性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材料“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可以看出日本与西欧在逐渐抢占美国的市场,说明他们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经济霸权,A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启用欧元,排除B项;贸易赤字仅是外部原因,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国内与国际贸易的比重,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新的国际体系名称,它是以欧洲为中心,题干“历史似乎正在从“雅尔塔体系”向欧洲人久违了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回归”表达了欧洲人继续处在世界格局中心的欲望,D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西欧为主导,并非只是英法,不符史实,排除A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回归该体系,反映了欧洲人想重回世界之巅的想法,美苏为首的世界格局涉及雅尔塔体系,不符题意,排除B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第一个国际体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的资料名称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经贸和文化交流,研究主题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A项正确;《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关于生态环境和文化冲击的,不能体现新航路开辟对东方的影响,排除B项;工业革命是1765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1492 ”不一致,排除C项;《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是关于生物和文化方面的,未涉及白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据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全球经济动力在于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而依然强调国家边界的重要性,这说明政治利益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冷战思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际法的完善与发展” ,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题干“世界正进入一个多文明竞争的时代”再结合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知“多文明竞争”实际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美国文化的独霸性,排除A项;题干实际上反映的是世界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并非反映各国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并没有体现国际秩序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依据图片中“1997年各国外汇储备和外债总额”可知,这反映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外债总额大大超过外汇储备,大量实业资本涌入股市和楼市,泡沫经济濒临破灭的边缘,A项正确;当时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东南亚各国,排除B项;当时的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排除C项;图片体现的是各国外汇储备和外债总额而非财政收支,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考查现代物种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跨国旅游业等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全球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生物入侵的全球性问题,这恰恰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D项正确;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责任问题均没有在材料中体现出来,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项。
8.B
【详解】依据材料“从1800 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 年,或可被称作全球化2.0版本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B项正确;跨国公司是全球化2.0版本的主要推动力量,排除A项;经济危机不利于全球化发展,排除C项;全球市场的形成也不是“硬件的突破”,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材料“反而因其负面性和发展局限性阻碍了全球化进一步向前发展”体现的资本主义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局限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二者的依存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否定资本主义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对全球化带来的局限,非揭示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七国集团的首脑在每年一度的经济峰会上磋商,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把全世界24个先进工业国召集在一起,共商大计,关贸总协定也举行了多回合的贸易谈判,这充分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来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平衡,实际上不平衡加剧,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地区的不稳定性,排除C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开始,如联合国的改革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0——2000年国际移民大幅增加,这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的,B项正确;材料反映国际移民增加,并没有反映难民群体扩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的多元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不仅给中国,也给美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损害,还冲击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反映出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势均力敌,排除B项;材料与美国文化输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折线图可知,1931年至1945年,金融一体化程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这是由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战争的爆发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出现波折,①正确;1929年至1933年,金融一体化程度降低,出现低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②正确;1985年至1990年,金融一体化程度再次出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国体和政体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国际格局变动,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③正确。C项正确;“国际格局的变动”也是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出现波折的因素,排除A项;“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是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出现波折的因素,排除B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对于全球化,“人们对其评价态度分歧仍然存在”“我们不能轻易地选择反对或支持”,反映出全球化有利有弊,而对于国家来说,不能对经济全球化一概肯定或否定,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主要趋势之一,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不会遭到人们全面抵制,排除C项;“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由材料中“新兴大国的战略主动权不断增强”可知,该学者认为,近年来世界多种力量崛起,这一观点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是把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代表,并没有说明其主导着国际格局,排除A项;美国自始至终也没有建立起单极霸权地位,排除C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主导权上式微,不等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衰败,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据材料“下图为1996—2018年全球商业化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统计图”可知,2011年起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始终超过了发达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的主体,发达国家的种植程度不再处于领先地位,B项正确;据图中可知,2015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较2014年有所下降,所以A项中“逐年增长”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11年起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始终超过了发达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已成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的主体,发达国家的种植程度不再处于领先地位,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解决了”表述太绝对,就目前来看,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但引发粮食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靠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不能完全解决粮食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
17.(1)条件: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城市发展,贸易增加;大帝国出现。
特点:交流领域广;交流越来越便捷。
(2)变化: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银行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
(3)条件: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全球范围内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往来频繁;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影响: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冶铁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力急剧增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可知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根据“城市的发展,贸易的兴盛,都是前所未有的”可知城市发展,贸易增加;根据“波斯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这样地域辽阔、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大帝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大大加速了”可知大帝国出现。
特点:根据“随着各地政治、军事、贸易接触的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为容易”可知交流领域广,交流越来越便捷。
(2)变化:根据材料二“从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可知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根据“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可知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根据“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可知银行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
(3)条件:根据“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可知各国经济高度开放;根据“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可知全球范围内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根据“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经济生活开始国际化”可知各国经济往来频繁;根据“,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超前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可知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影响:根据题干可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同时伴随着各经济体经济的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18.(1)背景:新人民币发行,新中国的成立;国民经济的恢复;通货膨胀减缓;工业化推进;抗美援朝的胜利。欧元发行,欧盟的成立;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欧洲成员国的努力。
(2)影响: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在国际上地位;促进外贸的发展。
【详解】(1)人民币背景: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过去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根据材料“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推进,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可知,国民经济的恢复,通货膨胀减缓;根据材料“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发行新人民币以代替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逐渐被提上了国家财经发展的重要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推进,抗美援朝的胜利等。
欧元背景:根据材料“ 1993年初欧共体宣布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可知,欧盟的成立;根据材料“11月,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马约’正式付诸实施,将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可知,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根据材料“2002年元旦,欧元纸币和硬币发行,正式取代12个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成员国的努力。
(2)影响: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过去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控制,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推进,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良好。……1999年元旦,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元旦,欧元纸币和硬币发行,正式取代12个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在国际上地位,促进外贸的发展。
19.(1)原因:英美两国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背景;二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美国加强了对英国的经济援助,为英美联盟的确立奠定了必要基础;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二战后英国势力衰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维护自身安全,保住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同时继续维持欧洲的均势局面。(答出三点即可)
(2)评价:法国的一枝独大对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美国更愿意支持英国在欧洲的65;两个组织共存的局面不利于北约的团结;美国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联盟来共同对抗苏联。总之,美国的政策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英美两国都深受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教义影响,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知,英美两国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背景;根据材料“二战后,英国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45年12月6日签署《英美政府财政协定》,规定:英战时所欠的270亿美元的物资款,除去英国已支付的款额,美国只要求英国偿还6.5亿美元……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快速升温提供了现实条件”可知,二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美国加强了对英国的经济援助,为英美联盟的确立奠定了必要基础;根据材料“英国的传统外交一直试图在欧洲维持一种均势的局面。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使得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可知,二战后英国势力衰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维护自身安全,保住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同时继续维持欧洲的均势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英美特殊关系是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的需要。
(2)评价:根据材料“在美国的援助下,欧洲经济快速复苏。戴高乐上台后,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起到65地位,这直接打破了西欧的均势。”可知,法国的一枝独大对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美国更愿意支持英国在欧洲的65;根据材料“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后,英国便组建自由贸易联盟与之相抗衡。两个组织间的对抗不但影响到北约的团结,而且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知,两个组织共存的局面不利于北约的团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美苏冷战的影响,美国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联盟来共同对抗苏联。总之,美国的政策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
20.(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及创新;跨国公司的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资本主义的扩张,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动;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
(2)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重要地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增多;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提高。
建议: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化沿线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整体议价能力;加强金融机构海外布点,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新大陆发现后,国际贸易迅速扩大,西欧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等欧美国家……倾销廉价工业品、19世纪后期到二战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及所学知识可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及创新;根据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开始开辟国外大市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等欧美国家依靠坚船利炮炸开亚非拉国家的大门,倾销廉价工业品、19世纪后期到二战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大批新兴民族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明显改善,但南北矛盾依旧突出”可得到资本主义的扩张,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到跨国公司的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影响。
(2)特点:根据材料“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密集产品的制造上,而且更多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环节的生产上”可得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占重要地位;根据材料“……我国已从由知识技能要求低、附加价值小的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递进”可得到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增多;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提高。建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到建议: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推动经济全球化;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化沿线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构建区域产业集群,提升整体议价能力;加强金融机构海外布点,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习题(含解析)

[db:内容2]

[db:内容2]

关于作者: yun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习题(含解析)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