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堂训练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堂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7世纪,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亲自出国考察,回国后推行强军强国治国方略的是( )
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亚历山大
2.“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它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
A.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解体
3.“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次改革”是指(  )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4.有学者在评论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时认为:农民占有的份地少、支付的赎金高,也在于政府试图让农民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还可以为雇主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  )
A.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B.加强了自由贸易
C.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5.下表是17、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增强了俄国国力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创造了实现近代化的条件
6.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份土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农奴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7.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注解:“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的扩张
D.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8.学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甲对,乙错
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9.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11.假如你是俄国的农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你会遇到的变化是( )
①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你
④你与地主的矛盾彻底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若为俄国著名沙皇彼得一世写几句简介,可以选用的正确陈述有( )
①彼得一世积极向西方学习
②彼得一世建立新式常备军和海军
③彼得一世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④彼得一世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没有改变的是( )
A.封建关系
B.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专制制度
14.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15.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
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大帝(1672-1725年)在位期间建立了大约240家手工工场,比过去增加了10倍;出现了第一张印刷报纸、第一批技术学校、第一批公共剧院、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俄国历史学家认为:“我们国家的全部线头在彼得手中扎成了一个结,不管我们面向何方,到处都能遇上这个巨人,他把自己长长的身影投向我们的全部历史,使我们看不清古老的过去……”但又抱怨他过分迷恋西方文化,认为“俄罗斯迅速地赶上了欧洲,并在许多方面走在前面,但在主要的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却原地踏步”。彼得引进了西方的许多东西,但却把西方文化的内核精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代议制的政治制度拒之门外。没有像某些西欧国家那样确立起“社会本位”的模式,而是确立了“国家本位”的模式。过去某些社会阶层所拥有的权利被剥夺,从而使俄国远离法治国家和公民社会。普希金说,“现代化”与“专制化”是彼得一世留给俄国社会发展的一笔充满矛盾的遗产。
——摘编自《论俄皇彼得一世的“欧化”与“专制化”》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所做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彼得一世的改革。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彼得一世假扮水手,随使节团赴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制度上为了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把全国划分为8个总督区,总督由他亲自任命,拥有地方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军。在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由政府拨款开设了许多官办的手工工场,并以优惠条件把一部分官办工场转为商营,以鼓励私人办企业。允许外国人在俄国设立工场或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并给予贷款和免税等各种特权。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颁布法令,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村农奴到工场做工。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矿业、医学、教学等各种专门学校,创办剧院、博物馆,办报刊,提倡著书立说和翻译西欧著作,筹办科学院,另外他还改革一些旧的生活习俗和方式。
(1)根据材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2)试评价彼得一世及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地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答案
1-5BADDD 6-10DBBBA 11-15BBDDD
16、(1)倡导学习西方近代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大量创办手工工场;剥夺特权阶层的权利。
(2)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7、(1)作用: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增强国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跻身欧洲强国行列;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提高民族素质;改革也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评价:彼得一世是一位有作为的开明的封建君主,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1)进行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自由、廉价的劳动力,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同时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①自救运动:中国: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②不同点: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堂训练题(答案)

[db:内容2]

[db:内容2]

关于作者: yun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堂训练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