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冻伤外科护理小知识ppt考卷答案

关于冻伤外科护理小知识ppt

1.医治轻度冻伤有什么小窍门

医治冻伤小窍门: 虎骨麝香膏敷贴术。

当皮肤轻度冻伤而产生灼痛、热痒、红肿等现状时可 用温水浸泡患处,然后用干软毛巾将患 处擦净,待皮肤较为干燥后,取麝香壮骨 膏敷在患处的皮肤上,隔24小时更换一 贴,通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巧用风油精。

风油精不仅在夏季 有用武之地,在冬季治疗轻度冻疮时也 能派上用场。随身带一瓶风油精,每天 在患处滴抹6〜8次,并用药棉在患处 的局部皮肤产生微热为止。

如此操作 1 ~2个星期以后,冻疮即可明显好转或 痊愈。 巧用辣椒的“热火劲儿”:(1)将小红尖辣椒放入凉水中煮沸, 待水温下降至可以接受的温度时,趁热 用辣椒水清洗患处,可缓解或治愈冻伤, 并可预防患处再度复发冻疮。

(2)将晾干的干辣椒研磨成碎末,加 入适量凡士林,搅拌,使之呈糊状,擦试 患处,并用纱布轻轻覆在其外,隔6〜8 小时更换一次,可借辣椒的“热火劲儿” 治愈轻度冻伤。

2.冬季卫生小知识有哪些

冬季如何防冻疮

冻疮主要是因为手、脚、耳、脸等处的皮肤受到湿寒侵袭,导致血液循环恶化而引起的。在这里介绍几种预防冻疮的方法:

体育锻炼法

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也可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以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或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在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3次,可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药物法

有易生冻疮体质者,可在刚入冬时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摄取,以提高肌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适量水煎取液,在冻疮多发处擦洗。

偏方蔬菜法

用紫皮大蒜或新鲜山药擦洗手、脚的冻疮部位,或用萝卜、生姜、桂枝煮水擦洗,亦可预防冻疮。

此外,户外工作者应避免手脚受寒、受湿,要保持手部清洁,少用热水洗手、热水袋捂手或用手炉烤手。

预防感冒饮品

姜糖茶合饮

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祛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可乐煮姜

鲜姜20~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足部较人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变冷,所以在冬季十分容易遭受冻伤。那些“汗脚”不但容易失去热量,而且也会为细菌滋生提供理想的场所。为此,他们建议人们在冬季应对足部做以下保护:

1.注意经常检查自己的脚是否已出汗。如果出汗了,首先应把脚擦干,然后换上另外一双干袜子和干鞋具。

2.对于那些“汗脚”来讲,一天至少应换一次袜子,同时不要穿着袜子睡觉。

3.适于“汗脚”穿的袜子应为丙烯酸类的化纤袜子,而不是纯棉的。用丙烯酸化纤做成的袜子可以吸走汗水。

4.选择防水和绝缘程度好的鞋具。在穿前,应仔细查看一下鞋具是否已有破损情况发生。

5.注意所穿的鞋袜不要太紧,以免妨碍足部的血液流通。

6.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足部抹上一些防汗油,避免足部大量出汗

3.冻伤了该采取哪种急救措施

当皮肤接触到非常冷的空气或物品,引起血管痉挛、淤血、肿胀,这便是冻伤。

冻伤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另外,手摸到冰箱的冷冻室也能引起冻伤。

全身冻伤非常危险,要多方面注意。全身冻伤时,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发呆、嗜睡。

如果让病人睡下去,体温便渐渐降低,会就此冻死。 急救 措施 1。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

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

全身冻伤,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并振作活动的很重要的。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注意事项 1。

对局部冻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 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2。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的作用。

4.冻伤如何急救

1首先应使病人脱离寒冷环境,把患者置于暖和的屋内,迅速脱去寒冷潮湿或紧缩的衣 胃服鞋袜(若衣服鞋袜冻结不易解脱时,不可勉强,以免撕脱皮肤,可立即浸入温水中, 待融化后解脱),进行保暖。

2可给予温热的食物或少量酒(病人未脱离寒冷环境时不宜饮酒)。 3待患者体温恢复后,可轻移患部,并可进行按摩,用柔软干净的布巾,轻轻地在患处 反复按摩。

4温水快速复温是冻伤急救的关键,可采用40〜42C恒温热水浸泡。手部的冻伤,可在 与体温差不多的温水中反复浸泡,每次浸泡4〜5分钟后取出,直到冻伤部位恢复正 常体温为止。

全身性冻伤患者可进行全身浸泡,一般15〜30分钟,体温迅速提高至 接近正常(肢体浸泡至潮红有温热感)为止,不宜过久。 5对全身性冻伤病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抗休克治疗等。

6伤口溃烂化脓或手脚变紫者须速送医院。 7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病人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

8注意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温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 9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

10对已复温的病人,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可增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

5.如何预防冻僵和冻伤

冻僵和冻伤都以预防为主。

去寒冷地区工作或旅游,应做好防寒准备,尽量保暖,避免发生冻僵。如果意外滞留低温环境,以尽快脱离是为首要;如遇困难应积极寻求帮助; 若通信联络中断,应寻找相对温暖并有明显地标的背风的地方避寒,设置容易 被人发现的标记,以便被他人发现。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适当活动,使机体产热,延缓冻僵的发生(如果是旅游,最好携带指南针、多功能刀具、取火设备、绳索、水壶、小盆、雨布、镜子等物品)。由于冻伤发生在末梢部位,所以要注意对末梢部位的防护。

特要注意保 护耳、鼻和手足的末端。将帽耳拉下,戴口罩,戴手套,穿棉皮鞋,保持鞋袜干燥都有助于防冻伤。

经常活动手指、脚趾,搓耳鼻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是主动 防寒措施。在饮食上,要吃饱;适当吃高热量食物,有助于防寒。

在寒冷季节外出旅游和长时间活动时,可事先进食高热量食物,如肉类、油脂较多的食物,有助于防寒。人的耐寒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耐寒锻炼应当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如 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也可显著提高机体耐寒能力。 有些行为是错误的,比如喝酒取暖。

军人防寒措施是可借鉴的,比如不要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要长时间静止 不动,不要在无准备时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等。

6.全身冻伤时该如何急救

当皮肤接触到非常冷的空气或物品,引起血管痉挛、淤血、肿胀,这便是冻伤。

冻伤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另外,手摸到冰箱的冷冻室也能引起冻伤。

全身冻伤非常危险,要多方面注意。全身冻伤时,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发呆、嗜睡。

如果让病人睡下去,体温便渐渐降低,会就此冻死。 急救措施 1.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

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并振作活动的很重要的。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注意事项 1.对局部冻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 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2.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的作用。

….

[db:内容2]

关于作者: yun

冻伤外科护理小知识ppt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