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1语文试题,下面是2022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1语文试题部分示例,验证如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即希腊古语“丝”之意,可见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学者认为东方的中原地区与丝绸相关。
B.汉朝出于军事战略需要,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以实现抗击匈奴的愿望,所以才派张賽出使西域。
C.人们在探讨古代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时常常从“东方”的视角来阐述和分析,实际上,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共同构筑的。
D.尽管《穆天子传》等具有神话色彩,但其提供的古代各族分布、迁徙和交往的历史素材,印证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既有外在的形势需要,更有内在的历史动因,而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是一种主观的意外、客观的必然
B.波斯帝国修建的御道方便了货物、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域”地区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畅通,客观上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C.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借鉴古代丝绸之路经验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解决泛欧亚地区贸易投资缺乏便利的难题。
D.亚历山大东征并设立商贸网点使得北非、欧洲与中亚地区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打通创造了极好的客观条件。
2022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1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