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以下是网络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帮助到您。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

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1.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一

  投桃报李: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天时已晚,还没寻着客店。他正着急,碰到一个老农。他在马上喊:“喂,老头儿,这儿有旅店吗?还有多远?”老农说了声:“无礼!”。“五里?”他以为不远,猛加几鞭朝前跑去。他跑出几十里也不见人烟,越想越不对头。他猛然醒悟过来,拨转马头又往回赶。

  他见那老农还在路边等候,急忙下马,诚恳道歉:“老伯,请您原谅,我刚才太没礼貌了。请您告诉我,哪儿有旅店?”老农笑了:“年轻人,知错改错就好,我也不该让你白跑路。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经错过了;如不嫌弃,今晚就到我家住吧。”年轻人满心欢喜和感激。 

2.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二

  平易近人:

  周公死时,其子伯禽早在以前被封在鲁地,当了鲁公。鲁公伯禽当初受封在鲁地,三年后伯禽向周公汇报鲁地的状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汇报?”伯禽答道:“改变那里的习俗,革新那里的礼法,三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来晚了。”

  姜子牙被封在齐地。过了五个月,姜子牙就回来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周公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报告施政情况呀?”姜子牙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快。”周公听了,叹气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当齐国的臣民了!政令不简单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政令平易近民,百姓必会归附。”

  “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平易近人”现指态度和蔼可亲,使人愿意接受。亦用来形容诗文浅白易懂。

3.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三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4.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四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5.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五

  多多益善:

  西汉初期,韩信最初投奔项羽,没有得到重用,就去投奔刘邦,经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才担任汉军的大将军。一次刘邦问韩信能够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因此得罪了刘邦。后来西汉巩固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不久就朝廷所杀。

6.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六

  胸有成竹: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7.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 篇七

  老马识途:

  春秋时,齐桓公带兵打败了山戎过,接着又打败了孤竹国。孤竹国离齐国很远,齐国的军队是春天出去的,凯旋回来已是冬天,景物变了,军队在中途迷失了道路。这时,相国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能够认得走过的路,为什么不利用它们的智慧呢﹕”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人们跟在老马后面,终于找到回去的路。
….

关于作者: yun

小学一年级读的简单成语故事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