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

1、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材料一: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

2、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甕一。(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

3、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夫A号B令C不D信E则F民G不H知I所J从K天L下M何N由O而P治Q乎R朕S过T深U矣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B.让,文中指责备,与鸿

4、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让”相同。C.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D.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宰相,是封建社会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B.魏征认为,要无敌天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壮实的“中男”入伍。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调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

5、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3分)(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3分)(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3分)16.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3分)答案12.(3分)EKR(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13.(3分)D(原文“守宰”指地方长官)14.(3分)C(“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有误)15.(9分)(1)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难道是

6、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独”1分,“岂所谓”1分,句意1分)(2)喜爱狩猎就想到网开一面作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三驱”1分,“敬”1分,句意1分)(3)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第一个“老”和第一个“幼”1分,“以及”1分,句意1分)16.(3分)将大臣上书言事的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进出时观看。接受魏征“不点中男”的建议。赞同魏征以诚信为治国之道的进言。(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越山西南高而下倾于海,故天目于浙江之山最高,然仅与新安之平地等。自浙望之,新安盖出万山之上云。故新安,山郡也。州邑乡聚皆依山为坞而山惟黄山为大大鄣山次之。秦初置鄣郡以此

3.唐代宰相的委任和权力都建立在一种很强烈的“私”关系上,最亲密的是血亲,其次是姻亲,再次是有恩于皇帝的旧臣(甚至是宦官),最后是皇帝信任或合意的其他人。这反映出唐代A.选官制度需要完善B.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C.“家天下”观念浓厚D.贵族政治影响统治秩序

….

关于作者: yun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关联阅读练习题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