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可以建成的万吨货轮)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可以建成的万吨货轮)的相关信息吧。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

万吨以上的货船,因其个头大、载货多,即便按照今天的造船水平,建造周期至少也得几个月。但二战时的万吨级货船“自由轮”,却将建造周期缩短到了四天。

二战爆发后,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生产的各种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跨洋过海,送往抗击法西斯的战场。于是,“切断大西洋航线”就成为德国潜艇的主要目标,凶狠的潜艇“狼群”仅在1941到1942年就击沉盟国2963艘各类船只,而同期美国只建成了863艘船,根本无法弥补这一巨大的损失。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1)

二战德军潜艇

1940年,几乎被德国潜艇绞段脖子的英国政府向美国订购了60艘商船,用来补充战损并支援商船船队。根据英国人提供的图纸,这些船只结构非常简单,但载重量却非常大,并且要求用煤做燃料,这是因为英国没有本土油田。

接到英国的订单后,美国海事委员会对英国人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大量铆钉连接被焊接替代,仅此就节省了1/3的人工,燃煤锅炉也被效率更高的燃油锅炉取代,因为当时的美国并不缺少石油,完全有能力满足英国的需要。这些改进使这种船更容易建造。随后,美国政府将这一订单交给了由六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企业——西海岸引擎与建造公司。

在当时,一艘万吨级轮船从安装龙骨到交货,正常情况下需要200 多天,这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实业家亨利·凯泽提出了用预制构件和装配的方法大规模生产船只的设想,也就是象亨利·福特组装汽车一样,把造船用的预制构件分散到全美各地生产,然后通过铁路将其运到总装厂,初步估算单船生产时间可减为40天。事后证明,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按照流水线方法生产的万吨巨轮,亨利·凯泽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2)

热火朝天的船厂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3)

多艘“自由轮”同时建造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4)

“自由轮”使用的蒸汽机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5)

准备下水的“自由轮”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6)

下水时的情景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7)

成群的“自由轮”

这种被赋予EC2-S-C1型(E代表紧急,C代表货轮,2代表船只长度在400到450英尺长,S代表蒸汽动力,C1表示设计版本)的船由于简化了所有非必须的部件,在设计上尽量简单以便于加工生产,因此外观丑陋,毫无美感,刚开始公众对其印象很糟糕,就连罗斯福总统业称之为“看起来很糟的东西”,著名的《时代杂志》则叫它“丑小鸭”。

为了改善公众对EC2-S-C1型自由轮的印象,第一艘自由轮以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名字命名,由罗斯福本人亲自主持下水仪式。在下水仪式中,罗斯福总统引用了帕特里克.亨利在1775年的演讲中的一句话:“给我自由,或者死亡”。罗斯福总统说,这些船只将给欧洲带来自由,于是这就成了“自由轮”的名字起源。此后,自由轮一般用已故美国名人的名字命名,其中18艘自由轮是以著名非洲裔美国人的名字命名。此外,任何团体只要认购200万美元战争债券就可为1艘自由轮提名。

刚投产时的EC2-S-C1型自由轮空重7167吨 ,标准排水量10149吨,满载排水量14245吨 。船长134.5米,宽17.1米,吃水8.2米,动力为三缸往复蒸汽机,使用重油为燃料,单螺旋桨,2500马力,航速最快为13.5节,续航力19000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船员 44人。

自由轮有双层甲板,最早的此种船有四个货舱,六个舱口,配有5吨的吊杆,可运载超过9000吨货物,甲板还可另外捆绑装载飞机、坦克、火车头等装备。改进后的船型有五个货舱,五个舱口,载重量达15600吨。在标准装载的情况下,每艘自由轮可以运载2840辆吉普车、440辆坦克、2.3亿发步枪子弹,巨大的装载量使它能够轻易满足一个摩托化旅的运输要求,用途非常广泛的。作为武装运输船,船上还装备有大小火炮十余门。

实践证明,自由轮是一种优秀的商船设计,船虽简单,但选用的材料和建造质量绝不含糊,从船型到动力再到抗风浪性能都出类拔萃的。自由轮的船体结构经过精心设计,货舱布局合理,无论是客货运输都能胜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这些新颖的美国船为英国和苏联送去了数以千万吨计的战略物资。但这并不是自由轮能够名震世界的最主要原因,真正让自由轮走入造船史纪录的还是它那令人震惊的造船速度。

在造船工人获得熟练的建造经验之后,美国的船厂开始开足马力生产这些所谓的“可消耗”船只。各船厂拼命提高自由轮产量的竞赛由此开始,总重超过2500吨的25万个预制构件可在70天内源源不断的从遍布全美的生产厂通过铁路平板车运送到船厂,组装成完整的货船。在“天才的美国造船工人”奇迹般努力下,建造速度也不断加快,从六个月、三个月、四个星期,1942年10月,“罗伯特.皮尔里”号创造了从投料到下水仅用4天零15小时的纪录,尽管这是宣传,实际生产没那么快,但还是创造了造船工业的神话!这一纪录直至今日也未被打破!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8)

航行中的“自由轮”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9)

航行中的“自由轮”

因为自由轮结构简单,造价只有180万美元,是同吨位用传统工艺建造的货轮的四分之一,即便在当时也十分低廉。有人计算过,这样的船只要能成功地完成一次越洋航行,就被认为是赚回了本钱。因此,自由轮又被称为“一次性使用的万吨轮”。

美国在1943年生产高峰的时候,1天能下水5条船,其中3条是自由轮。1943年1年造的船比1914到1938年的总和还多……生产速度是被德国潜艇击沉速度的三倍以上。美国的一位名人曾说:“当美国人像造罐头一样建造自由轮的时候,已经宣判了德国潜艇狼群战术的死刑。”

二战期间,自由轮由13个州、15家公司的18座造船厂承造,共建造了2751艘,建造一艘自由轮所需的平均时间少于40天。这些自由轮把无数的物资和人员运送到世界各地。

在二战中,大约200艘自由轮在潜艇、水雷、空袭和神风攻击中沉没。战后有2艘自由轮被改装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它们是在旧金山展出的“欧布兰”号和在巴尔的摩展出的“约翰.布朗”号。

自由轮与中国同样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二战结束前,就有大量的自由轮运送援华物资支持中国抗战。二战结束后,中国虽然接收敌伪船舶2538艘,24万余总吨,但大都是江轮、驳船和拖轮,没有海轮。而其时适逢美国倾销战时剩余船舶,国民党政府即以“免税特惠”进口达159艘,80余万总吨,吨位最大就是自由轮,其中招商局就接收了10艘自由轮,分别命名为“海天”、“海地”、“海玄”、“海黄”、“海宇”、“海宙”、“海辰”、“海宿”、“海列”、“海张”号。上海解放时,这批自由轮被国民党军强行劫走。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能建成的万吨货轮)(10)

招商局汉口分局

新中国建立后,因造船工业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1958年“大跃进”期间,上海海运局利用国际航运市场闲置船舶猛增,旧船售价暴跌的有利时机,向国外购回一批自由型货轮用于运输煤炭。这批被称为“废钢船”的自由轮每艘价格在3.5万英镑到6.5万英镑之间。1967到1975年,为发展远洋航运业,上海海运局又买进8艘自由轮,分别命名为战斗17、57、58、60、87、90、93和钢铁15,继续为新中国建设出力,直到1980年代初方才陆续退役报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x

,
….

关于作者: yun

二战德国八吨半履带车(四天就可以建成的万吨货轮)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