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1、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云南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不仅限于元谋人,考古还发现了昭通人、西畴人、丽江人、昆明人等。材料主要反映了云南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具有()A. 广泛性B. 先进性C. 统一性D. 落后性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崇德向善”“德大称师”等。材料反映的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为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改革,采取迁都、易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高门、结汉亲等措施。该材料反映出

2、()A. 民族歧视色彩依然浓厚B. 北方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C. 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D. 人们的门第观念不断淡化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后的秦朝只存在十几年,隋朝也不过二十几年,两个均为“短命”王朝,其灭亡原因具有相似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 藩镇割据,刑法严酷C. 大兴土木,穷奢极欲D. 励精图治,吏治清明5. 如表是唐宋两朝科举取士人数统计表,它反映出宋朝() 朝代历时/年录取总数/人年平均录取数/人唐朝290约6000约20宋朝320约40000约125A. 互市繁荣,民族交融B. 守内虚外,强干弱枝C. 分化事权,机构众多D. 崇文抑武,文人治国6. 钱

3、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0,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0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表明()A. 专制皇权得到加强B. 中央官职得到优化C. 政府行政效率提高D.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7.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重视对边疆的治理。下列不属于清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A. 设置理藩院B. 设立伊犁将军C. 实行行省制D. 派遣驻藏大臣8.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富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A. “存天理,灭人欲”B. “天下为主,君为客”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贵”9.

4、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对英军在中国的残暴行为给予强烈的抨击。他指出:“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下列与此相关的是()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义和团运动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10. 民国二年(1913年),某地农村一户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据此可知()A. 反帝反封建任务取得了成功B. 封建帝制思想依然存在C. 民众接受了文明开化的习俗D. 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11. 与如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抵制日货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维新运动D. 新文化运动12. “在行军途中,几乎平均每

5、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日平均行军50公里以上,翻越40多座巨大山脉,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经过十几个省,最终胜利会师。”该材料反映的是()A. 武汉会战B. 红军长征C. 渡江战役D. 百团大战13. 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1938年,三校迁往昆明,在昆明联合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该事件发生于()A. 抗日战争时期B. 国民革命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土地革命时期14.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下列哪项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A. 美国停止对朝鲜的侵略B. 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C. 新中国安全受到了威胁D. 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5.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可知,当时我国()A. 继续发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B. 彻底放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已彻底打破了欧美国家的经济封锁D. 完全实现同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16. 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做出的主观认识。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B.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C.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D. 中国特色

摘编自乔清举《论《诗经)“经”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1>A.《诗经》既是“诗”又是“经”,“诗”指其文学形式,“经”指其教化作用,二者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B.·《诗经》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典籍,如果仅被当作文学作品来读,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反映不出来的。C.现代诗学弱化《诗经》的明德教化作用,强调其文学属性,在对《诗经》的研究上,表现出轻“经”味、重“诗”味的特点。D.现代诗学认为《诗经》虽被儒家奉为金科玉律,具有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但这并非其本来面目。作者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可。六盘水市2023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第2页(共12页)

….

关于作者: yun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