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李润楠(李润楠明日之子)

梨园之“笙”艺术人生

河南邓州尚廷普

>李润楠(李润楠明日之子)

作者简介:尚廷普,网名“笑熬浆糊”,工作后积极进取,于1998年7月取得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州市第二届文联委员,现任教于邓州市湍北高中,业余爱好写作,所写“图说邓州”影响较广。本人先后在《河南日报》《河南党风廉政建设》《人民网》《大河网》《学习强国》《中学生课程辅导》《新课程》等相关媒体平台和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坚持原创,关注历史文化及教育教学,传递社会正能量。

笙给李光陆带来的也许是少年时代雨天赴考的赤子之心,也许是三尺讲台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心,也许是深藏功与名后的澄明之心,也许是经历世间百态后的隐忍之心,也许是对艺术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之心,也许是无须返璞早已归真的质朴之心,不忘初心,笙声不息,就是这种如钢般坚韧的性情,如水般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性,在蹉跎岁月的磨砺下历久弥新。——摘自《视界丨不忘初心寄“笙”情——专访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

十六、恢复高考机会再临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风悄然吹来,1977年,在“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瞻远瞩、果断决策,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的恢复激发了大批有志青年奋起学习,高考的恢复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1979年,李光六乘着高考恢复的春风,如愿又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无论时光怎么变化,李光六总忘不了初心和起点。一支竹笛、一支唢呐,缕缕乐音,不论岁月多少牵绊,总能吹出点点思念。当年李光六就读的小学只有一个非专业音乐教师,也就是那位李姓老师成为他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老师,那位老师课堂上的镜头画面,也成为了他心底的思念,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在给学生们教授歌唱课的同时也简单教授一些中国民族乐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李光六开始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有曲谱,自己在别人家的收音机上听到什么吹什么,没有排练场,就跑到庄稼地练习······

在中国音乐学院,条件更好了,环境更优了,李光陆也更勤奋了。那时候的笙也经过了改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此学习期间,李光六继续随张之良先生深造,还受到了胡天泉、阎海登等笙演奏家的指导点拨,李先生站在大师们肩头得以看得更高望得更远,他博采众长,在笙演奏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983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留校至今。

十七、留校任教传道授业

毕业后的李光陆留校任教,因为当时中国音乐学院刚恢复不久,教师、学生等方面都在健全中,李光陆就进行了个人长远发展规划,不断学习进修作曲、和声、采风,来提高个人全方位的素养,连续不断的演出、部分的教学实践、经常性的录音活动,更使李光陆在事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他深知为人师表肩上所担当的重任,更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教书育人,将所学传授于人,看到学生快速成长出类拔萃,是他为人师后倍感欣慰的事情。

细数几十年来所获得的众多重量级教学园丁奖项,无一不是对他在教学上默默耕耘的最大肯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如今,在李光陆门下毕业的学生早已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笙演奏家和院校教师。

光阴飞逝,当年的音乐神童经过学校的苦读、教书育人的磨炼,在演奏、教学、创作中的严谨、严格、严肃的作风,求深、求新、求精、求美的美学追求,为弘扬中国音乐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而令人由衷地钦佩,也使他步入了大师的行列。

十八、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在李光陆工作初期的教学、演出实践的过程中,李光陆先生从内心里认为,自己作为年轻的教师,绝不能荒废了这段大好的时光机会,并进行了全面的学习,李光陆就向作曲家赵永山、张福全老师单独专门学习作曲,根据《白蛇传》神话故事,创作了长达30分钟键笙协奏曲《白蛇传幻想曲》等几十首,在1993年创作出后来获得金奖第一名的“飞鹤惊泉”,还录制了个人的CD、DVD盒带数十张,要知道,那可是当时很有名的教师才有机会录制的。后来李光陆先生继续学习,创建了“华夏鹤鸣笙乐团”,承担了《笙的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开发》这一科研项目,获得学院的重点资助,完善了中国音乐学院笙教学演奏配套体系,填补了圆型中、低音笙在音乐舞台上没有独奏的空白,并首先将芦笙纳入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大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5年开始,教师根据规定,可以评定职称,当年李先生即评上了讲师,1990年被评上副教授,因成绩突出,条件具备,甚至超过了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1996年即成为中国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后来又经过层层审查把关,根据国家的规定,被评为中国笙界第一人的三级教授,也成为全国首位的笙专业博士生导师,担任全国笙专业学会会长近二十年。

李先生这一生在母校学习、工作,从唢呐、笛子再到笙,在中国民族器乐领域的研学与教育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根本,深入开展以人才培养为引领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历任中央主管文化工作65及大家的广泛赏识。

音乐需要创新。多年来,李先生在继承笙的传统技巧的基础上,拓展了笙演奏技巧的发展:呼舌加厉音与花舌在乐曲中的创新运用;慢花舌(即碎吐)加入打音和花舌的创新运用;快速十六分音符演奏的创新与颤指、花舌、呼舌的结合运用;口内技巧:吐音、连线、颤音等的精心使用与气息、音乐形象的结合创新;规范了笙艺术基本功的科学化训练;舞台表演的肢体艺术与音乐的创新结合。在教学练习曲、训练方法方面也有所创新,并完善了笙音阶练习的气息与技巧、内心状态、完整而全面训练相结合规范的科学统一。

李光陆先生不但驾驭一系列的传统笙和加键改革笙,而且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还研制改革了24簧F调高音笙、27簧D调加键扩音笙、36簧中音笙和低音笙;同时在和家乡的玉器制作大师的共同研究探讨、沟通合作中,2016年2月发明玉二胡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制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捧六福碧玉14簧方笙。

青出于蓝胜于蓝,在毕生的教学生涯中,李光陆教授在当好演奏家的同时,也当好了伯乐,识人寻宝,精心栽培、浇水施肥,先后培养的在全国各地的各种比赛中连连获奖的学生有几十位,很多后起之秀如今已是各院团骨干或大专院校的中坚教师力量,其中包括中央民族乐团笙演奏家邵宏宇;中国歌剧舞剧笙演奏家宋扬;北京民族乐团霍佳雨、马骁;北京京剧院夏书苑;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团李润楠;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李怡凡;上海音乐学院鲍龙飞;星海音乐学院陈博;浙江音乐学院申玉晶;天津音乐学院陈硕;沈阳音乐学院大连职业艺术学校周鑫效;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凌博;中国戏曲学院大学、附中岳翰声;湖北师范大学李海萌;山西传媒学院王雅静;河北保定学院王飞;山西晋城艺术学校乔文亮;内蒙古包头艺术学校郑小卫;河北师范大学王冠辉;西北师范大学张世霖;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魏林;以及韩国的金泰更、马来西亚的曾俊力、香港的陆仪、台湾的蔡美华和蔡辉鹏等众多名家名师。

通过李光陆先生之手,所完成的笙乐谱、教材、音响、影像、文字、音乐会、研讨会、文化交流、精品邮票发行、独奏大赛等,在国内外都是首创,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是笙专业教育步入了科学化进程,告别了单一的口传心授的教育模式,使中国音乐学院的笙专业教育迈向了新时代——科学、完美、统一的完整体系。

多年来,李光陆先生除了潜心于笙的演奏技巧完善之外,还致力于笙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前者促使其对各种高难度技巧的运用得心应手,举凡气息运用,力度控制,强弱起伏变化等都有独到之处;后者则使作品更具笙的特色和个性,增加了演奏上的新意。

聆听李光陆先生创作及编曲的各种不同类别的乐曲,是一种美的、温馨的、甚至是动人心脾的享受。为此有人称誉李光陆先生的演奏风格、教学和乐曲是学院派与社会化和谐、融合、完美的杰出代表。使笙艺术教育走向了本位、多元、统一的科学发展道路。刚柔相济、博采众长、声情并茂、刻意求精、刻苦的精神、严谨的作风、谦虚的品德,使李光陆先生成为中国民乐艺坛上辉煌、灿烂、绚丽的艺术大师。

十九、热心公益反哺桑梓

(一)家乡的泥巴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温柔的地方,那是属于父母的,属于家乡的。不管李光陆先生在外面怎样发展,他总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木,忘不了家乡的泥墙青瓦,忘不了家乡的菜园荷塘,忘不了家乡的水坑泥路,对家乡的感情是深埋于心底的。

说起家乡梨园村过去的泥巴路,当地的老人们说,那时候,坑洼不平的土路平时还没啥大事,若遇到下雨天,经过雨水的浸泡,路面变得软不拉几的,一脚踩上去立马就会陷入泥窝里,想要拔出来就有点难了,等左摇右晃一番拔出来的鞋,上面沾满了黄泥巴,农村人过去常被唤作“泥腿子”,大概就是从这里说起的吧。那时为了赶路,人们手里还会提着一根结实的木棍,走一步,刮一下,刮一下,再走一步,真是脚脚艰难,步步费力,一步一步在泥水里行走,真不如脱了鞋爽快。

下雨天,村里娃们上学那可真是个麻烦事。大伙常常挽起裤腿,一手提一只鞋,光着脚上学。到了学校,没有水,洗不了脚,大多就光脚丫子在教室里上课。

农村到了收秋的季节,最害怕也是下雨,可往往秋雨又绵绵。村里村外地里的土路上,一下雨又滑又粘,走不了几步便沾满两脚泥巴。收秋本身是件辛劳事,特别是遇到淋雨,庄稼里的农活就非得用力气和汗水来换不可。将收获的庄稼从松软的地里再弄到路上稍干点的地方,还要用拉车拉回家。横在面前的若是一条大坑小坑的烂泥路,那就要全家齐上阵了,前面拉,后面推。前面拉车还能看得见前面的路,后面推车的只能跟着车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水里淌着走。掌车把的如果没经验,还有翻车的危险,那可就更让人懊恼了了。

在村村通之前,李光陆先生的家乡梨园村里的土路,与那时候的大多农村一样,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汤一地,梨园村不仅坑洼不平,而且村内还有大小不一的几条水沟,无论是进村的,还是出门的,无不被“热情”劲十足的烂泥巴牵腿拦脚地挡住前行的步伐。

那时候农村“村村通”还没开始,李光陆先生决定自掏腰包修路了,村上的人自然高兴。因为,走了几百年的泥土路,将要被水泥路取代了,过去的出行难问题,就要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按当时的物价水平,一算账,少说也得四五十万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梨园村里,以李建才、李道兴为主的几个组织者,把电话打到京城,李光陆先生只说了三个字:“没问题!”人们听了这样的回答,一个个像是吃了“定心丸”。

(二)棘手事一件接一件

常说“一人难唱独板腔”,无论做什么事情,独角戏难唱,独木桥难过,再大的本事也不中。梨园村的乡亲们,说干就干,“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人出人,有机械上机械,将修路途经之地的烂砖、残瓦、柴草垛等打扫干净。村支书陈寿豹亲自出面,解决问题,并把电力设施也接到了施工场,为工程落地生根,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虽说李光陆教授离开家乡多年,不忘哺育自己成长的故土,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原想修路这样的好事会顺顺利利的,可万事开头难,棘手事一件接一件。

真的开始规划修路线时,村内就有五六户说啥也不让修,“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忽然又有几家,什么这家说修路影响了坟地,什么那家说修路影响了自家的风水,什么另一家又说修路经过家门前,好人坏人都走,增添了不安全因素。更有一户实在难缠,需要拆迁早已废弃的炕烟楼。一说修路的事,她就撒泼开骂,阻止修路。组长脾气躁,要指派人强行拖开。李光陆先生了解后,立马劝阻村干部说:“咱们换位思考,乡里乡亲有利益诉求,咱尽量满足,万事开头难,好事要多磨,咱办的是好事,都是乡邻,人家不高兴,咱慢慢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咱耐心协调做工作。咱们要把好事做好,不能与自家人对着干。”事后,李光陆先生主动到有意见的人家里做工作,又找各方面懂礼识大局的人一一做工作,最终大伙逐渐认识到这样做对己对他人都不利,便主动退让。

李光陆先生将最初的十万元启动资金汇到主管修路事宜的村民李道兴账户上的时候,一辆辆满载着混凝土的翻斗车,冒着黑烟哼哼地穿梭在梨园村的在黄土路上。

经过多日的辛苦劳作,2007年,李光陆先生个人出资十一万,为家乡梨园村修建了的第一条贯通南北的水泥路落成了。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大概十几年后,路面已多处断裂,个别地方已被压碎压烂。有一年的春节,李光陆先生回乡过年,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准备找村民商量,于2018年进行第二次重修,另外应乡亲们的要求李光陆又为老家梨园村修了五条路,被当地称为六福路。

虽说是第二次为村民义务修路,可面临的困难又一个个蹦出来,不论咋说,不能“闭着眼睛捉麻雀”了,吸取了前期修路的教训,接下来做足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后来协调建设的文化广场、健身运动场、停车场等设施,都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正所谓“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众人在享受平整大道的同时,总想着还缺点什么似的。最终在知道感恩乡亲的提议下,刻碑勒石,永作纪念,不仅为了李光陆先生,更要以此激励后人,启迪后辈。在村民们一致推崇下,由李道兴先生执笔作文,在朴实的碑文中,“陆福路”三个大字,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了。

(三)一切为了乡亲

“群众高兴的事咱就做,群众不高兴的事就缓办。”李光陆先生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建设家乡的过程中,一次,为了缓和矛盾,协调家乡建设事宜,在村组干部的组织下,邀约了几位乡亲一起吃饭,在喝了几杯酒后,一位年轻后生嘟囔着:“不就是有俩钱吗,有啥的,也不能强迫咱······”话越说越难听,面对一时不理解的乡邻,李光陆先生以博大的胸怀排忧解困,走进一家一家去倾听,去解释。

“人家有想法,有困难,咱就尽量解决和满足。‘吃饭吃米,说话讲理’,做好事,咱还要把话说好,只要家乡人心里高兴,也就实现了咱的初衷。”事后,李光陆先生说道,“我骨子里面实际是很倔强的,修路架桥建学校,无论啥时候这些都是好事。我认准的事,再大的困难,也会坚持下去的。”为了家乡,前前后后李光陆先生多次慷慨解囊,无私地反哺故土,使得村民出行难早已成为历史,使得文化广场也成为了老乡聊天散步、待客吃饭的佳地胜境。

(四)白龙庙学校的蝶变

李先生故乡梨园村学校,原名“白龙庙学校”,那也是李光陆先生的母校,李先生多年来念念不忘。在2015年春节他回去后,特意到母校转了转,看了看。只见学校连个像样的大门也没有,在校长等人的引导下,李光陆先生走进校园。

“学校运动场地在哪?”

“没有。下课了学生们就在校园里自己玩。”校长不自在地笑着应道。

移步所谓的教师办公室,只见窗户用几样颜色的纸糊着,桌子上堆满了杂物,有一只高点办公椅靠背的一侧也不见了踪影,地上放着两只大小不一的方凳、马扎。后来走进低矮的教室里,只见潮湿的地面上,废纸垃圾满地,窗户依然没有一片玻璃,用棍子将几片大点的发黄报纸和塑料片撑着,挡着呼呼的冷风,环顾四周,教室墙壁上涂抹的石灰一大片一大片脱落着,更看不见任何激励性的宣传标语之类的纸张,倒是看见墙角不少蜘蛛已结网安家,而且学生也只有十几名。

后来,李光陆先生二话不说,自己出资二十余万元,通过村里,里里外外彻底将学校整修了一遍。学校65、村民代表看着崭新的学校大门、漂亮的教学楼、那时候少有的办公沙发、整洁的校园、布局合理的校园设施等,为了一种朴素的感谢吧,他们给村里说、向乡里报,特聘请李先生为家乡学校的名誉校长,并将学校名字改为“河南陆福学校”。现在学校学生已达一百多人,展现出了旧貌变新颜的美丽壮景!

(五)佳音妙乐奏响一方

六十多岁的梨园村民李道兴说:“我和光六是发小,我了解他的为人,他低调朴素,可是在家乡的公益事业上,那可一点也不含糊,多年来前前后后差不多已投入五百余万元,为村里作出的贡献乡亲们有目共睹。如今村民把光六为村里修的几条路称之为陆福路;为了邓州河南村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又出资重新整修建梨园陆福学校,还成立了“陆福教育基金会”,而且每年都会为基金里注入资金;2018年3月份,又慷慨解囊为村里建设了陆福阁文化娱乐中心,增添了图书和阅览室,配套建设了文化大舞台、健身运动场、公共停车场,并自费购置了多套广场舞服装,供村民们免费使用。哎,他不忘乡情,一心想着造福家乡父老乡亲的做法,实在令人震撼。”

现任村组长说:“光六先后在老家修路筑桥建学校,真是受了委屈,出了力,如今咱赵集镇梨园村的陆福路、陆福学校、陆福教育基金会、陆福图书室、2021年修建的占地总近两千平方米文化广场、达四百平方米的音乐舞台,那个气派劲呀,已成为影响周边的标志性公益项目,真是让人钦佩呀!”

“闻梨园五音龙跃凤鸣书声琅琅,观乐府六律智圆行方生生不息。”时下,河南村陆福文化娱乐中心集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停车场、运动场文化宣传栏融为一体,助推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营造了满满的正能量。

采风那天,正好碰到几位大妈在广场闲聊,一听我要写一些李光陆教授的故事,大伙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人家干那么大事的人物,为啥舍得白白投那么多钱,办这么大的事?有的说,人家的钱,也是血汗气力挣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家为家里办学校、建广场、修道路,人家也不来上学、也不来跳舞、也走不了几次路,图个啥?心里就想着家里人,难得呀,咱梨园人有福呀。

正听着,只见几位小朋友在广场上、健身地欢快地唱跳做游戏,偶尔听到她们在合唱不知从哪里学的歌“大地普撒阳光照,少儿勤奋小树苗。图书馆里读书忙,长大要把祖国报······”听到那飘散着童腔童音的歌声,仿佛尝到了农家新出锅的面条和自酿黄酒的舒坦,那清脆的歌声,又似林间不知名的小鸟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欣慰。

在任何时代下,音乐繁荣都是在国家综合实力强盛之下才得以蓬勃发展的,在自己专业领域取得耀眼成绩的同时,李光陆先生不忘乡亲、不忘初心的所作所为,正在京邓两地传扬,生当其时、生逢盛世、生而为善的李光陆先生,他的故事还在继续,关于笙的佳音妙乐仍在奏响······

李光陆现象正在为人们传唱而赞叹,邓州市文旅局、民政局应梨园乡亲们强烈要求,于2021年批准成立了邓州市陆福阁文化研究会。京邓的热心作家纵然欣喜地开始研究李光陆艺术人生——六福传的编撰工作。

李光陆先生的《艺术人生》,那丰富的陆福古今系列、人物专题系列、文化活动系列、赛事获奖系列、鹤鸣笙团系列;惊人的笙制类型系列、专著出版系列、专著论文系列;权威全面的乐谱作品系列;引人关注的CD、DVD等系列,而构成李光陆先生《艺术人生》——六福传的全貌,必将为世人留下一座内容丰富、令人赞叹的艺术丰碑!

….

关于作者: yun

李润楠(李润楠明日之子)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