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 考卷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洲'在经济领域”“民族理解”等可知,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均提出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知欧洲一体化在困惑与挑战中前行,C项正确

17.(1)①家庭教育与义塾、社学并存;(2分)②以诵读为主,循序渐进;(2分)③教学对象广泛;(2分)④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

(2分)(答出三点6分)(2)①程朱理学主流地位的影响;(2分)②统治者的重视及官员、士绅的大力推广;(2分)③《小学》与科举制相结合

(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理学和儿童教育

【解析】(1)“明清时期童蒙教育的特点”,据材料一、二,围绕教育场所、教学方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角度作答

教育场所:由材料一“在家诵读《小学》…到义塾、社学接受启蒙教育”可知,家庭教育与义塾、社学并存;教学方式:由材料一“初学的低龄儿童…口语授读,然后复述记诵

年岁渐长…关注句读

前者可能是节略大意,后者则比较系统”可知,以通读为主,循序渐进;教学对象:由材料一“男童、女童”“贫家子弟”可知童蒙教学对象广泛;教学内容:由材料二“许多以教民化俗为己任…他们在社学、义学推广《小学》”可知,童蒙教育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

(2)“明清时期《小学》在童蒙教育中处于经典地位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

据材料出处“童蒙教育与朱子学的下移”并结合明清理学注重人伦道德的培养,可知理学主流地位的影响:据材料二“许多以教民化俗为己任的官员、士绅,他们在社学、义学推广《小学》”并结合明清统治者重视德治教化,可知统治者的重视及官员、士绅的大力推广;据材料二“《小学》与科举相结合以后…更非‘三百千’所能比拟的”,可知《小学》与科举相结合,适应教民化俗的需求,地位进一步提高

18.(1)①周公:商因暴政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失去民心而亡;(2分)②商鞅:战国时期,连年不绝的兼并战争及社会变革;(2分)③汉代经学大师:汉代大一统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2分)④唐太宗:政治开明,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2分)⑤康梁:民族危机严重

(2分)(2)①以民为本,重视民意;(1分)②公平公正无私;(1分)③德治与法治相结合;(1分)④简约易懂;(1分)⑤与时俱进(1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古代和近代中国的良法治国【解析】(1)“周公、商鞅、汉代经学大师、唐太宗、康梁提出或推行‘良法'治国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

据材料一“周公深切感到殷之所以‘坠厥命’,就在于‘失民’”可知,周公认识到商灭亡的原因是暴政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失去民心;商鞅论述良法治国是基于其所处战国时期的动荡与变革;汉代经学大师提出引经注律是基于汉代大一统及儒学主流地位的奠定;唐太宗下令修律是基于其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开明政治局面;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变法革新源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2)“古今‘良法'的特点”,据材料中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良法治国的论述,并结合第一问中的时代背景分析

周公强调良法应以民为本,重视民意;商鞅强调良法应公正无私;汉代经学大师认为良法应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唐太宗认为良法应简约易懂;康有为和梁启超认为良法应与时代同行,与时俱进

19.(1)①战争与改革相结合;(2分)②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2分)③建立统一的国家;(2分)④王权与市民阶层结盟

(2分)(答出三点得6分)(2)①百年战争落败激发了英国民众强烈的民族一体性意识;(2分)②玫瑰战争为英国王权的强大扫清了道路;(2分)③宗教改革使英国最终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近代主权国家;(2分)④克伦威尔政府改革推动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2分)(答出三点得7分)【考查点】本题考查14一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1)“14一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途径”,根据材料信息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

政治军事,由“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亨利八世制定并颁布《上诉法》”“托马斯·克伦威尔所实施的政府改革”,可知战争与改革相结合;由“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并一向为世界所承认”,可知建立统一的国家;由“市民阶层与王权结成了联盟”,可知王权与市民阶层结盟;思想文化,由“清除英吉利语言,会遭上帝的谴责”,可知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

(2)“战争与改革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从战争和改革两方面分析

战争,由“百年战争中,英国惨败”,可知百年战争落败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意识;由“玫瑰战争中,王权最终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可知玫瑰战争为王权的强大扫清了道路;改革,由“亨利八世制定并颁布《上诉法》,宣称‘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并一向为世界所承认,受一最高首脑国王之统治'”,可知宗教改革使英国最终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近代主权国家;由“托马斯·克伦威尔所实施的政府改革,使英国国王的宗主权最终变成了统一的政治权力”,结合所学克伦威尔的政府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政府机构,建立了与民族国家相适应的新型的政府机构,可知克伦威尔政府改革推动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20.【参考示例】论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显著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

(2分)论述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村,工业和城镇劳动力占比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多,劳动者素质较低;②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如五年计划、三线建设等提高了城镇就业人口数量和比例;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发生巨变;④党和政府愈发认识到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稳步提升

(8分)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分)论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2分)论述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城镇就业人数数量少,且城镇人员全国占比低;②20世纪5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通过一子卷·2021年辽宁卷·历史7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

上京会宁,1151年南迁至1000余公里的燕京,大量女真人随之到这里。迁都是为了“强效华风,光宇中土”。成吉思汗不断南下,忽必烈南下灭宋,统一全国等均是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实现的。—摘编自曲守成孟古托力《古代东北民族南下西进规律性运动考论》材料二1861年清政府“弛禁”以来,大批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垦荒种地,到清末民初,奉天全省垦地面积6682.6万亩,大片荒地得以开垦。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先后设立了移民农业公司和利民公司,引进国外机械,雇佣移民开垦荒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东北的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产量跃居全国前列,并大量内销和出口。随着关内移民人口的持续增加,农产品出现剩余,与之相关联的油坊、烧锅、磨坊等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之后,面粉厂、农具厂、服装厂也相继出现。随着1897年中东铁路兴建,东北地区开始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到1916年哈尔滨总人口已达16~17万人,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中型城市。苏俄报刊曾披露:“俄国所最惧者,为中国之移民。中国人于二三百俄里之边境附近安置多数农人,使其人民移住自兴安岭至伊尔赤西之地。”1928年《东方杂志》亦提到“东三省华人既这样发达,日本人欲在这三千万群众之中,实行其自由行动,恐非易事。”关内移民到东北,只有紧密团结、互帮互助才能得以生存,这逐渐形成了东北文化中重亲情、讲义气、待人以诚等性格特点。——摘编自王延荣《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北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发展的主要影响。(7分)

7.下图是刊登于1916年6月25日《新闻报》的漫画《新总统之政绩》。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A.民主政治进程的艰难性B.军阀割据势力已是强弩之末C.政治建设深受列强掣肘D.国民革命运动取得初步成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

关于作者: yun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高二9月月考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