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俄罗斯人口分布图(俄罗斯人口分布图高清)

最近,随着乌克兰战场上的局部反转,俄军兵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引发热议。

照理说,虽然俄罗斯人口少,但好歹也有1.43亿之众;而乌克兰这边,才4300多万,怎么着,似乎也不应该是俄罗斯先打得没人了吧?

>俄罗斯人口分布图(俄罗斯人口分布图高清)

你换个角度再看,乌克兰从战争开始之初,就搞了全国总动员,禁止18-60岁的男性离境(当然,这限制不住那些有钱有关系的人,但对绝大多数普通公民来说,还是有强制力的),男女壮丁能用的恨不得都送去战场。

以保家卫国的名义,乌克兰这边几乎可以无限制征兵。

直接去敖德萨海滩上“抓壮丁”

但俄罗斯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俄罗斯的现役武装力量人数为100万左右。但在乌克兰前线作战的,也就10万人的规模。

前线如此紧张,为什么还不肯把剩下的90万拿出来用呢?

这就有必要先说下俄罗斯的兵役制度。

目前,全球各国为了维持一定的武装力量,基本上都推行着以下两种模式——义务兵役制(征兵制)和募兵制(常见于英美德这些西方国家)。

或者是两种模式相结合,这就是当代俄罗斯的兵役制度。

这种兵役形式,源自苏联后期的军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延续了苏联留下的混合兵役制度。

俄军自90年代起至今,接连几次军改,除了多次大裁军和搞“营战斗群”(类似于精简版的“合成旅”),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不断扩大募兵制招收的“合同兵”的占比,力图让军队更加精锐化、职业化。

同时,连续四次缩短了义务兵的服役年限——如今的俄军的大部分兵种的义务兵,只需服役12个月,即可退伍。

俄罗斯的义务兵新兵

而且,为了安抚民心,俄政府还一直坚持着“非必要时刻,不派义务兵参与实战行动”的老规矩。

毕竟,这些就干一年的义务兵,光训练就要3-6个月,完全属于菜鸟的存在,也进不了技术型岗位。把他们硬拉到战场上,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还更容易产生伤亡,从而再给国内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参考第一次车臣战争)。

所以,至今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均为主动入伍的“合同兵”。

俄军的空降部队和特种部队,就几乎全为合同兵

目前,包括军校学员在内的,职业化的俄军“合同兵”,占了俄军人数的42%。

也就是说,这100万的俄军中,真正能拉到乌克兰打仗的,也就40多万。

但是….这40多万,算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有分工职责,哪个区域少了哪个单位,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安全状态。

毕竟,俄熊的地盘实在太大了,占了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1.4%,周边环境又特别复杂,无论多少人,一分配开来,仍旧像撒胡椒粉似的,零零散散,总觉得不够用。

大部分兵力,还得用来守家,不能全拉到西线上去打。

因此,通过不断轮调,保持着前线10万军队的规模,基本就是俄军的上线了。

结果,几个月来,出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当今的乌克兰战场上,你可以看到,俄军中,少数民族的占比很高。

这些少数民族俄军多为高加索地区,以达吉斯坦人为主的穆斯林官兵,以及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图瓦这几个自治共和国的蒙古族士兵,还有距乌克兰八千多公里以外的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女真人后裔等等。

乌克兰前线,随军喇嘛,为俄军中的蒙古官兵们念经祷告

很明显,以上几个俄罗斯境内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共和国(就是联邦的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的收入水平,在俄联邦的行政区划中,基本都是倒数的。

比如,据2020年俄联邦公布各地上报的人均月薪等数据,达吉斯坦以29668卢布排名倒数第一。而此次特别军事行动中阵亡率最高的,则正是达吉斯坦籍的俄军;

阵亡率紧随其后的,是布里亚特的蒙古人。2020年,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的生活水平,在俄罗斯85个地区里排第81。

以至于如今的俄罗斯人有这样一种“自嘲”——在乌克兰,不会战死任何一个莫斯科人。

甚至,从7月开始,驻扎在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独立海军步兵旅,还招募了大量50-65岁的大叔大爷们组建“海军步兵”老虎志愿兵营,经训练后,就拉去乌克兰战场“发挥余热”了。

这次乌军在哈尔科夫俘虏的俄军中,就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大爷,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批中老年“海军步兵”。

要说这上述历过苏联时代的老大爷,或许还带着些情怀,但更多的“合同兵”们之所以应征报名,除了那种军人世家出身,追求荣誉感的,很多人看中的,就是政府给出的待遇了。

论战斗意志,他们远比不上跟乌克兰新纳粹有仇的乌东民兵。

结果,在哈尔科夫,甚至出现了部分俄罗斯正规军需要乌东民兵掩护撤退,以及乌军皮卡猛追俄军坦克的尴尬场面。

哈尔科夫委员会3顾问娜塔莉亚·波波娃的脸书照片,乌军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市政大楼高举乌克兰国旗

毕竟,现代战争,并非只是靠精确制导武器搞斩首行动,包括美军在内,最终要实现彻底占领,还是靠上真人,用“肉身”去打阵地战。

这时候,任何一个占领军,都会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时间长了,确实耗不起。

因此,在乌克兰能持续拿到西方援助的情形下,光靠轮换的10万“合同兵”就想打服乌克兰,似乎还是很“超现实”的。

这些如同从苏联“穿越”过来的“顿巴斯民兵”,战斗意志最坚定

那么,如果这点兵力无法解决乌克兰的话,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还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将占领的地区公投入俄,无论国际上认不认,但在俄联邦自己的语境中,再派义务兵去这些地区武装维稳打治安战,就不算执行境外任务了。

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义务兵们都是“菜鸟”,拉上战场,不见得能顶多少用,而且还更容易出现伤亡事故,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义务兵里还有戴眼镜的

另外,就算是公投,现在看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进行全国动员呢?

很明显,一旦开搞全面的“国防动员”,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规模强制征召年轻人,俄政府的统治基础,可能会被动摇。

毕竟,从最开始起,叫它“特别军事行动”,而非“xx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稳定国内的社会情绪,以缓解战争带来的民意压力。

而且,如果俄罗斯进行全面国防动员的话,对于国内的生产生活,影响也是不小的。

俄罗斯跟咱们不一样,它虽然地大物博,有的是资源,但仍旧有很多东西不能自产。在轮番的制裁下,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整,以至于工人甚至要加班加点才能保障供应。

这种情形下,再进行全面的国防动员,俄熊很容易就精疲力竭了。

这个ZSU-23机炮是1960年代苏军的装备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那乌克兰为什么就能搞全国动员呢?

因为,很关键的一点是,乌克兰它有外援啊,生产压力不大,因此可以放手动员国内的男女壮丁。

反之,如果光靠乌克兰自己硬扛,对付俄罗斯那10万合同兵,还是极为吃力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正面战争可能早就结束了。

而有关俄军的战术,似乎也出现了很大问题。

就看这句经典——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很明显,目前俄军似乎实践着后面的这种情况——即便自身会付出惨重代价也要正面硬顶,却又无法有效歼灭乌军有生力量,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这样的战术,看似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呢,这或许就是俄熊的风格——尚武却不太善战,但非常抗揍(不抗揍的,可能都被早早淘汰了),无论代价多大,只要达到目的,就很“哈拉少”了。

他们的大部分胜仗,也都属于“惨胜”,代价是惊人的。比如,苏联时代的卫国战争、俄罗斯的两次车臣战争等等。

如果大家稍微回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苏联或者俄罗斯,往往在局势貌似一片大好的时候,就会犯错;反倒是局势越不利,就越硬,越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你觉得他要完蛋了,他就突然雄起了。

所以,最终啥结果,还是很具悬念的。

….

关于作者: yun

俄罗斯人口分布图(俄罗斯人口分布图高清)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