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黄斑水肿(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

黄斑水肿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

黄斑水肿是指眼底视网膜的对光线最敏感部位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液体渗入,形成水肿,造成视力严重下降。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多种眼病的眼部表现。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等原因引起,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文名

黄斑水肿

类型

疾病

治疗药物

曲安奈德[1]

主要体征

中心凹反光不规则和模糊,中心凹区增厚合并或不合并视网膜内囊肿。

其他体征

看不见黄斑下脉络膜血管形态。严重的病例可出现玻璃体细胞,视神经肿胀和斑点状出血。可以形成引起永久性视力障碍的黄斑板层裂孔。

病因

(1)几乎所有内眼手术后均有可能出现,包括激光光凝和冷凝手术。白内障术后的发病高峰约在术后6-10周。发病率随伤口玻璃体嵌顿、虹膜脱出和玻璃体脱失等手术并发症的出现而增加。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

(4) 葡萄膜炎,特别是中央葡萄膜炎。

(5) 视网膜色素变性。

(6) 使用局部滴眼剂:如肾上腺素、地匹福林等,尤其是白内障术后的患者。停药后黄斑囊样水肿常可逆转。

(7) 视网膜血管炎: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Behcet病、肉样瘤病、坏死性血管炎、多发性硬化、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8)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如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

(9) 老年性黄斑病变(ARMD):通常有长期存在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

(10)其他:眼内肿瘤,高血压,结缔组织病,常染色体遗传性CMR等。

(11)假性黄斑囊样水肿:FFA无渗漏。如烟酸性黄斑病变(用相对高剂量的烟酸治疗高胆固醇时)、性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Goldmann-Fvare病、视网膜前膜形成。

检查

(1) 病史:近期是否有内眼手术史,糖尿病史,以前是否有葡萄膜炎或眼部感染,夜盲或眼病的家族史,是否有用药史,包括局部使用肾上腺素、地匹福林等药物。

(2) 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对周边眼底的评估(需要压迫巩膜检查周边部)。检查黄斑部最好用裂隙灯结合三面镜、前置镜或60/90D透镜。

(3) FFA常常显示早期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有荧光渗漏,晚期有黄斑部荧光染色,典型的呈花瓣状或轮辐状。有时可见视盘荧光渗漏。荧光渗漏不会出现于烟酸性黄斑病变。

(4) OCT检查有助于诊断及判断有无板层和全层裂孔形成。

(5) 如果有指征,可以进行其他的诊断性检查,如快速血糖检查、糖耐量试验、ERG.。

临床表现

1. 症状 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或绝对中心暗点。

2. 眼底所见 早期病变在检眼镜下基本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病程中视网膜水肿区呈不同程度反光增强或绸缎样反光,视网膜增厚。晚期黄斑水肿呈蜂窝状或囊状外观,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可见内部的蜂窝状分隔及血管暗影。有的小囊可以十分薄,甚至形成裂孔。

3.眼底荧光造影 荧光造影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最有价值:造影早期囊样水肿区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故黄斑水肿范围内呈较大的暗区。静脉期黄斑区毛细血管能见度增加,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逐渐变得模糊且有染料渗漏,形成黄斑区强荧光。

造影后期荧光素积存于黄斑区各小囊内,形成特有的花瓣形或轮辐状荧光素积存。这种现象有时在造影5分钟后即可出现,一般均在10~30分钟内最明显。如黄斑视网膜水肿程度较轻,尚未形成黄斑囊样水肿,或很不明显时,只能见到造影后期的视网膜染色性弱荧光,这对早期黄斑水肿的诊断亦十分重要,因为此时检眼镜常看不到明显的异常。

4. 中心视野 中心相对或绝对暗点,中心暗点和变形更明显。

参考资料

1.内地成功实施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中国网

2.益气活血、利水明目治疗黄斑水肿·中国医药网

….

关于作者: yun

黄斑水肿(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