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 考卷答案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则必无强秦之患/B.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C.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D.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

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B.苍头,仆役以青巾作头饰,故称“苍头”,也指以青头巾裹头的兵卒

文中指后者

C.河外,春秋至战国,“河外”意义多有不同,可分别指黄河之南、西,与河内相对

D.东藩的“藩”与《过秦论》中“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藩”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仪与苏秦面对同一个游说对象,晓以利害,渲染各自主张的好处,这实际上也是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

B.在说明魏国实力的同时,苏秦又列举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众多事例,还劝谏魏王不要听信那些谗臣的邪说

C.同是合纵,在苏秦看来必能形成抗衡强秦的联盟和战略,在张仪看来由于利益不同人心不合,终究会成为一盘散沙

D.面对苏秦和张仪的游说,魏王左右摇摆,从中既可见苏秦和张仪的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也可见魏王缺乏主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小题4分)(1)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愧之

(4分)(2)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其不可以成亦明矣

(4分)14.苏秦和张仪分别前往游说魏王,二者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吴中书事杨乘①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鑫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

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

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

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天堑东”交代了吴中的地理环境,“十万人家”写出吴中的繁华,而“管弦台榭写出了作者于亭台楼阁之中,欣赏着莺歌漫舞,如同春风拂面

B.颔联“国破西施一笑中”指范蠡用美人计助越灭吴,“名归范蠡五湖上”指范蠡功成退隐后,泛舟五湖

但因为韵律要求,这一联上下句语序颠倒了过来

C.颈联描写现实之景,特别是“自”“空”二字,意蕴丰富

“自”独自之意,表现了香径荒凉冷落之景;“空”徒劳之意,渲染了响廊空寂无人之境6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

6.1294年,统治波斯的凯嘉图汗在首都帖必力思效仿忽必烈印行带有汉文“钞”字的纸币,企图代替金属货币的流通。这可以用来说明A.波斯帝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忽必烈强化了边疆治理C.蒙古西征促进了印刷术西传D.宋元出现民族融合热潮

4.某学者概述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了宋代()A.雇佣关系的产生B.抑商政策的废止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业贸易的繁荣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

关于作者: yun

2024全国高考分科综合卷 老高考(六)6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