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元朝末年(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元末明初期间,涌现了很多出色的“领头人”,例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王保保是元朝末期非常出色的一位将领,他的能力连朱元璋都连连称赞,前中期算得上是朱元璋的又一劲敌,可是他的功绩却不被后人认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王保保,蒙古名为扩廓帖木儿,蒙古伯也台部人,赛因赤答忽之子。其实他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一直效忠于元廷,但很多人以为他是汉人,因此他也一直背负着“汉奸”的骂名。

元朝末年,民间涌现出一大批的红巾军,红巾军打着“光复宋朝”的口号,对元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元顺帝便派遣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支队伍,去镇压四处涌现的红巾军。这两位都是元廷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二人之间积怨已深,因此他们并没有按照元顺帝的安排,去镇压各地的红巾军。

>元朝末年(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察罕帖木儿手下有两员大将,分别是王保保和李思齐。王保保原本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后来又被其收为义子,因此地位略高于李思齐。后来察罕帖木儿被招降的红巾军杀害,他的队伍一时之间群龙无首,王保保和李思齐便开始了权位之争,但是由于王保保占据“义子”的身份,最终接管了察罕帖木儿的军队,李思齐一时之间气不过,便带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脱离出去,彻底与王保保断了联系。

王保保掌管军队之后,便开始大展拳脚,前期的他打了非常多的胜仗,气势高涨。而当时的朱元璋,被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三面夹击,有些喘不过气,他听从谋士的建议之后,决定先向元朝示好,于是派出使臣给王保保送信。而当时的王保保意气风发,根本看不上朱元璋,他将使臣扣下,却拒不回信,朱元璋不死心,前前后后递上了7封书信,却都没得到回应。

后来,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决生死,最后陈友谅身死兵败,朱元璋成为最后赢家。倘若鄱阳湖一战时,王保保趁机偷袭朱元璋,很有可能可以将朱元璋打趴下,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王保保这是在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斗得差不多的时候,上去捡人头,但事实并非如此。鄱阳湖一战,是朱元璋的生死之战,而此时另一边的王保保,由于受到元廷的怀疑,正处于内斗之中。

王保保继承的是察罕帖木儿的军队,他同时也继承了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之间的恩怨。而当时元廷之中,皇太子与元顺帝成了两个派系,孛罗帖木儿是元顺帝的忠实后盾,所以王保保便转而支持皇太子。但是他并不是真心支持皇太子,因此并不愿听从皇太子的指挥,很快他们二人不欢而散,王保保转眼成了元顺帝和皇太子共同的敌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保保只能南下保存自己的军队实力,但其实此时的他,已经动了脱离元廷的心思。此时,一旁的朱元璋已经变大变强,元廷便下旨,让王保保率兵灭了朱元璋的军队,但是此时的王保保,已经不信任元廷了,因此他没有遵从旨意。这可惹怒了元顺帝,元顺帝立刻下旨,封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诛杀王保保。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朱元璋已经称帝了,而元朝还在内斗,元顺帝目光如此短浅,也难怪元朝最终会走向灭亡。元顺帝的这道旨意,彻底激怒了王保保,王保保带兵杀入太原城,将城中所有的元朝官吏全部诛杀,而此时的元顺帝,也已经被赶到了塞外。元顺帝这才意识到王保保的重要性,又下旨恢复王保保的官爵,让他帮助元廷除掉朱元璋。

起初,王保保面对元顺帝的旨意,依旧是无动于衷,但是后来他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肯定是不能与明朝共存的,于是又接受了元顺帝的示好,再次为元廷效忠,只可惜后来,王保保被徐达偷袭,慌乱之中逃出塞外,他的妹妹却被徐达活捉。

朱元璋一直认为王保保是难得的奇男子,所以并没有为难他的妹妹,反而将其嫁给了秦王朱樉,希望能够让王保保看到朱元璋招降他的诚心,但是王保保并没有领情。后来朱元璋又派李思齐(已被朱元璋招降)去劝说王保保,结果却被王保保砍下一只手臂,最后失血过多而死。再后来,王保保不知所踪。

朱元璋曾言,一生有三大遗憾:第一是没得到传国玉玺;第二是失去了元昭宗的消息;第三是没能活捉王保保。由此可见在朱元璋心中,王保保的分量有多重。其实王保保的军事能力,的确是值得认可的,甚至可以说,他要略胜于朱元璋,但是王保保身为臣子,却不忠心,由此可见他的格局不大,所以最终他还是败给了朱元璋,这大概就是他不被后世认可的原因吧!

….

关于作者: yun

元朝末年(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