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题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题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内容: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化学试题90留O人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C1-35.5K-39Fe-56Co-59Cu-64Br-80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古医典中富含化学知识,下列描述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汞的性质:汞得硫则赤如丹B.强水(硝酸):用水人五金皆成水C.熬制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D.制取黄铜:每红铜(Cu)六斤、入倭铅(Z)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2.已知铝土矿中含有AlO,、F©O,、SiO:,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过量CO,NaHCOB铝土矿l(O)OH),O:C.H,O,溶液二H,点H,0D.铜刻制印刷线路板FCCuCl,(ag),FcC,(ag过量铁粉稀盐酸】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D【解析】黄铜的制取是两种金属融合在一起,没有化学反应发生,D正确。2D【解析】Ne(O不能与过量C():转化为NaHC),而是与C):反应生成Na:C),A错误:铝土矿中含有F©O,SiO,故过滤后溶液中还含有硫酸铁,加过量NOH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铁,没有氢氧化铝,B错误:HO2溶液受热分解不产生H:,C带误,3.D【解析】用MO:和浓盐酸制取C:必须要加热,A错误;浓硫酸与铜粉反应需要加热,B错误;铁粉与稀疏酸反应生成H2,用产生的H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继续产生H:,A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因为止水夹a关闭,无法将A试管中的溶液压人B试管中,无法制备少量F心(OH):,C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从而产生负压,形成喷泉,D正确。4.B【解析】C0和N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所以1.4g二者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为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目为0.1Na,A正确;100mL,12mol/L的浓盐酸全部反应生成的C分子数为0.3N,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为稀盐酸,反应停止,所以生成的CL:分子数小于0.3N,B错误:由于Na一HN0,一20,且Na和Na,0,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故C正确: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3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12N.,D正确。5.B【解析】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A项错误: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B项正确: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中,D项错误。6.B【解析】反应①是游离态氯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人工固氯,A正确;反应③是由MgCl:生成Mg和C1:的反应,Mg和C1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所以反应③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分析总的转化过程可看出总反应为N:与HO的反应,产物是NH,和O:,C正确:HCI与NH反应会有大量白期产生,D正确。7.B【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HS、S、SO:,A正确: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B错误:NO,CO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生成N:和CO2两种无毒气体,C正确:NO排放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NO,HNO溶于用水可形成酸用,D正确8,D【解析】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且在加热时才能反应,往上移动铜丝,铜丝与铱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0:的量,A项正确;铜丝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十2HS0,(浓)△CuSO,十SO:↑十2HzO.B项正确:SO2可与践反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z,C项正确:反应停止后,①中浓硫酸有剩余,将水加入①中会造成试管中液体飞溅,发生危险,D项错误。9,A【解析】向酸性KMnO,溶液中滴人HO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O十6H+一2Mn2++5O:↑十8H:O,B错误;将过量的HS通人FC1,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H:S一2Fe+十S,+2H,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FS,C错误:用白酷浸泡过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加姨盐中的K1O,发生反应的腐子方程式为5I+1O,+6CH,COOH31+3H:O+6CHCO0,D错误.10D【解析】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则原固体可能含有亚硫酸盐或亚疏酸氢盐,故A项错误: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钡等,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等,故B项错误:向试管中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不加热,NH时与稀NOH溶液反应只能生成一水合氨,所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不含NH,故C项错误:烧碱溶液中的0H可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则先加稀硝酸以排除干扰离子OH,再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氣化银,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D项正确。11.C【解析】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A错误;加试剂除去杂质,过滤后需蒸发分离出NaC1,缺少玻璃仪器酒精灯,不能完成实验,B错误:用稀盐酸溶解药片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药片已变质,给出的试剂及仪器可完成实验,C正确:制备Fe(OH),胶体需要饱和FC1溶液和蒸馏水,不能用NaOH溶液,D错误【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离子方程式为Cu十4H+十2NO一Cu+十2NO2↑十2HO,故A正确:通过对比实验,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铜,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闱对该反应没有催化作用,故B情误:通过空制变量,蓝色溶液B中加水稀释后为3m©l·11的稀硝酸,与初始稀硝酸反应进行对比,反应速率快,只能考意为溶解的NO:或新生成的HNO:起催化作用,故C正确:稀硝酸遇钥片产生的气体为无色的NO,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解析】0.3 mol CoC:O,·2H:O加热至恒重时生成固体Y的质量为24.1g,Y中含有0.3 mol Co,则(0)-24.1g-0.3mol×59g·mol16g·mo一一0.4mol,则固体Y为CoO,A情误: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有元素化合价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溶解时发生的反应为CoO,+8HC1一3CoC1+4H:O十C:↑,此反应中C1为还原剂,C0+为还原产物,故酸性条件下还原性:C一> C0+,C正确:由溶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3 mol CoC:的同时生成0,1 mol Cl:,D正确。【解析】酸性溶液中不含COSO片,溶液中加入K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含有还原性离子,只能是e2+,发生反应3Fe2++N()+4H一3Fe++N)↑+2H,(O,生成的N)为0.01al,说明n(Fe2+)=0.03mol,再ǘ过生成3,2g固体推知n(FeO)=0.02mol,进而得出(Fe+)=0.01mol,故A,C均错误:加入过量aOH溶液后产生气体,说明含有NH,m(NH)=0.01mol,滤液通人CO无现象说明不含A+,加人BC1溶液产生4.66g沉淀,得出n(SO)=0.02mol,至此可以确定该溶液中含有0.03 mol Fe2+,0.01 mol Fe+、.01 mol NH:.0.02 mol SO、H+.C1-,肯定不存在CO、SO,A1+,因为加人了NaOH溶液,所以不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根据电荷守恒可判断c(CI)> 0.6mol·L·,B错误,D正确15分)1)SO2.NH(2分)NH1十H:O=一NH,·H:O=一NHt十OH-(3分)2)2Na+2H.0=2Na0H+H:↑(2分)3)浓硝酸或浓硫酸(2分)4)5S0+2Mn0,+2H05S0+2Mn++4H+(2分》5)NaC01(2分)1;1(2分)解析】(1)A组为单质,B组为化合物,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为SO2、NH,其中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NH+HO一NH·HO=NH+OH:2)能与冷水反应的物质为Na,Na能与冷水反应产生还原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H0-2NaOH+H:3)D组物质为A!与Fe,AI.Fe在常温下遇浓硝酸或浓硫酸发生钝化:4)F组物质为SO:,NH,,其中酸性氧化物SO:能与酸性KMO,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0+2Mn(0万+2H:0—55S)+2Mn2++4H5)E组物质为NaHCO,和NazO2,设NaHCO,的物质的量为xmol,Na:O: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可得十2,=2上’y=211,二者加热时发生反应:2H00,二a00,+H0+C0,↑、Na:O.+2CO2一2Na:CO,+O2,2NazO:+2H20一4NaOH+O2↑。由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会继续与CO:反应,可认为过氧化钠先与CO反应,2 mol NaHCO加热分解生成1 mol Na:CO,】molO:和1molH2O,1 mol Na:O2只能与1 mol CO:反应生成1 mol Na:CO3,气体排出后剩余的周体为2mola:CO,:反应中Na:Oz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Cu+8H++2N0万—3Cu2++2N)↑+4H:0(2分)(2)①除去装置中的空气(2分)A中气体变为红棕色(2分)②3NO:+H:O-2HNO,+NO(2分)(3)淡黄色固体转变为白色固体(2分)(4)NaOH和NaNO(2分)(5)吸收尾气N0O,防止污染空气(2分)【解析】(1)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2)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通人N: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空气。若通入N:未达到预期目的,用装置B可除去NO中的NO杂质,发生的反应为3NO2十HO一2HNO,十NO。(3)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周体,亚硝酸钠为白色固体。(4)装置C,E不可省略,因为环境中有水蒸气,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可以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所以会导致产品中混有杂质氢氧化钠和硝酸钠,(5)高锰酸钾其有强氧化性,能氧化NO,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NO,防止污染空气。17.(15分)(1)C1+20HC1+C10+H.0(3分)(2)①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是氧气(2分)②84消毒液催化双氧水分解(2分】④329(2分)第三次产生的气体比前两次少,说明84消毒液已经完全反应,而不是作催化剂(3分)NaClO+HOO,↑+NaCl+HO(3分)【解析】(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OHC1+C1)+H:O:(2)①氧气的检验方法为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是氧气:②根据实验现象可推出NCO可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④由于第三次产生的气体比前两次少,说明84消毒液已经完全反应,后面两次产生的气体为排出的空气:双氧水与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1O+H:O:-0:+NaCl+H2O.8.(14分)(1)Al0,+2NaOH—2 NaAlO2+HO(3分)(2)2Co+十HO22Co2++0:↑+2H+(3分)(3)3.5pH6.6(2分)(4)x+y-0.5(2分)(5)减小LiCO,的溶解量,提高产率(2分)b(2分)【解析】(1)根据流程可知粉碎灼烧后含有能与碱反应的A:O,,所以“碱浸”的目的是除去氧化物中的A1O,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十2NaOH一2 NaAlO2十HzO,(2》结合流程可知钴元素在氧化物中呈十3价,而最后得到十2价,中间不涉及其他还原反应,故此过程中HO:的作用应该是把十3价钴还原为十2价钻.离子方程式是2Co十H:O,一2C。+十O:↑十2H中。(3)根趣流程信总,需要保证Fe+完全沉淀,而Ca+,N+,M血+均未开始沉淀,故pH的最佳范围是3.5pH< 6.6.(4)LiNi,Co,Mn-,-,O:中Co,Ni的化合价均为+2价,Mn的化合价均为+4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关系可知r十y=0.5。(5)由图中可知,LC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温度升高至90℃是为了提高沉淀反应速率和减小LCO,的溶解度,提高产率:得到沉淀时应趁热过滤,故选b,
….

关于作者: yun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题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