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考卷答案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3.汉简《二年(日后二年)律令·金布律》(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山土)记载:“诸私为菌(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

”据此可知,当时A.采取了休养上总的经济政策D.盐铁专卖的政策已有所松动C.男尊女卑观念遭到严重冲击D.工商业者政治地位得到提高4.东晋初年,政府为安堂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设置了侨州郡县,侨州郡户“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免调役),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米上著也”

这一措施的实施①保障了门阀士族的特权②有助于吸引中原人口南迁③推动了南方土地被开垦④简化了东普地方行政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五代时期,枢密使一职光是以位官充任,曾一度左右帝相任免,后多为武将,权倾将相

北宋时,产相和枢密院各掌义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伐事爆发时,辛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

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A.削弱卒相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防止权臣乱政D.提高行政效率6.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利用儒家来巩固统治,也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到了宋代,理学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吸收佛道精粹,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乾嘉盛世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

材料主要反怏了A.统治者个人好恶影响学术的地位B.儒家思想的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C.主流思想山经世转向避世的趋势D.时代发展推动了主流思想的吏替7.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称耶和华为天父,耶穌为天兄,把孔教、佛教、道教斥为妖术

曾国藩斥其:“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逆亦祭文昌

粤匪…(所过郡县)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

”“我孔子而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于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这反映了A.近代农民运动对社会转型的严重阴碍B.民族危机加深是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内C.双方冲突根源是晚清自然经济的解体D.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历史·第2页(共8负)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9分)我们的先人因彼时交通工具简陋,难以到远处游历,曾发明“卧游”的方法。所谓“卧游”,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的内涵。通过众多的文人雅士浏览画作,透过理想化的山水,“徜徉”在画作里,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如此就产生了一种仿佛的审美体验。范仲淹被贬邓州期间,好友滕子京被贬岳州。滕执政岳州仅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重修岳阳楼并托范仲淹“作文以记之”。在没有亲历实地的情况下,范仲淹仅凭着一幅洞庭晚秋图就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三百六十字,叙述、言情、说理,既勉励好友,又抒自己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据说这样的卧游还有治病的功效。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因心境忧郁以致患疾卧床不起,友人高符仲携王维的画作《搁川图》供他欣赏,秦观数日卧床,徜徉其中,数日疾良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鲜不可以与圣人之言”与“终鲜兄弟”(陈情表》)两句中的“鲜”含义相同。B.“逐鹿而走”与“随波逐流”中的“逐”字含义相同,C.“管仲正衿再拜曰”与“因泣下沾衿”(《苏武传》)两句中的“衿”字含义不同。D.“患善恶之不分”与“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患”字含义不同。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关于作者: yun

[今日更新]2024届10月五省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