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华国(西周时期封国)

华国西周时期封国

华国,西周时期封国,都城为华阳。嵩山最早曾有华名,《尔雅·释山》亦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官曰:河南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荥洛,其浸波溠,其利林漆丝枲。华国就位于嵩山南麓,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华阳。华阳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市郭店镇华阳寨村。

中文名

华国

拼音

huá guó

都城

华阳

封国时期

西周时期

类型

地方

简介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夏人起于今河南省中部,正是所谓中原华夏之地。鲧与禹又别为一族,其居地殆起于河南嵩山山脉中。曰‘有崇伯鲧’,崇即嵩也。山海经‘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禅渚在河南陆浑。禹都阳城,阳城在嵩山下。(又有言禹都阳翟者。阳城,河南登封;阳翟,今禹县,出入数百里间。游牧之民习于移徙,古人都邑,同时有两三处,不足异。)华夏连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左洛右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华国就位于嵩山南麓,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曰华阳。

历史沿革

《国语·郑语》:(太史伯曰)“若克二邑(指虢、郐),鄢、蔽、补、丹、依、駻、历、华,君之土也”。华,即指华国。

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773年,郑桓公见西周衰败,诸侯多叛,问太史伯,郑国何处可以立国。《国语》说:“史伯对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这就是说,公元前773年以前(西周时期),这个“华邑”,即华阳城已经存在。关于“华阳”的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少典为有熊国君,而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炎帝既为少典之子,新郑的这个“华阳”为第八代炎帝榆罔的出生地,应该说是合情合理。

有一些史学家主此说。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他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中说:“华、地名……。在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华阳汉属密县,今属新郑。

华阳故城

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周围一带。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各面城墙中部均有折曲,周长2300余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华阳故城内北高南低。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有建筑台基、灰坑、水井等遗存。城内外不断出土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铜镞等遗物。在西城墙缺口处,曾发现许多人骨,似是古代战死者的遗骸。

华阳故城春秋属郑,战国归韩。秦灭六国后堕城毁门,华阳故城遭到严重破坏。隋代伊斯兰教徒入住城内。唐以后对城墙整修,局部增高并增加马面设施。宋时,相传周世宗柴荣女柴郡主每年前来祭奠其父,都在此城内卸下佩饰和凤冠,换上素服前往。因此,华阳城又叫卸花城。清咸丰年间华阳寨村建清真寺,整修南门,门上刻青石门额“古华邑”。华阳城自古就是很重要的城邑。

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华阳故城的记载,除上述《国语》外,还有秦简《编年记》载:“三十四年攻华阳。”《史记.韩世家》载:韩僖王“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八月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三十四年,白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

《史记.赵世家》:赵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4年)“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方舆纪要》:“县北四十五里,亦曰华阴亭。古华国,史伯谓桓公华君之土也。”《括地志》:“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炎帝诞生的具体地方为洛阳伊川县的烈山常羊坡神龙首,那里至今有烈山、常羊坡、神龙首等遗迹,当时的华阳区域统指新郑、新密、伊川等嵩山河洛地区,实证了“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参考资料

1.单位介绍·华阳故城

….

关于作者: yun

华国(西周时期封国)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