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内容:
高三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木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1i7C12N14016A127K39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岭南地区的传统食材和工艺极具特色,其中涉及硅酸盐材料的是A江门新会陈皮B.潮汕陶瓷制品C粤西北的肉桂D.佛山的树2.2023年3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化学化工类成果入选。有关这4项成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清洁能源氢气B.“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钛金属可以抵抗所有形式的腐C,“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ClO2是一种三原子分子D.“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乙二醇结构式为C,H,(OH)23.化学深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下列物质应用正确的是A.镧镍合金用作储氢材料B.二氧化硅用作太阳能电池板C,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除铁锈D.铁粉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4.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碘化氢与双氧水反应时,HO2作还原剂B.Fe+有还原性,NO5有强氧化性,故Fe+与NO5不能大量共存C.泡沫灭火器的原理:A++3HCO方一A1(OH)3↓+3CO2↑【解题分析】A项,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氮周围有五个电子加上这个负电荷是六个正好和三个氧原子形成三对双键,因此,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p杂化,而O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A项不正确。B项,通过构建串联催化剂,确实可以实现硝酸盐的还原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在较低的能耗下完成,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进行。因此,B项的描述是正确的。D项,总反应式表示的是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即硝酸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涉及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为氨气,D项正确。【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对化学电源原理的认识,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的转化能力,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题分析】A项,由题干可以轻松地看出是正确的:B项,通过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出电极C是负极,电极C2是正极,外电路上的电子流向由C至C2,则电流流向是由C2至C,因此B项错误;C项,见B项中的说明;D项,Ⅱ、V室均有HCO生成,因此是正确的。【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的基础知识。【解题分析】A项,铝可以作铝热剂中的还原剂:B项,硫酸钙是强酸盐,用酸不容易将其溶解,工业上是将其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然后再用酸除去,故B项错误:C项,该论述是教材上的原文:D项,氨水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再转化为硫酸铵,可以做氮肥。【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性质、有机物结构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的核心素养。【解题分析】A项,依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存在顺反异构体,正确:B项,苯环、双键均是平面形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10个,正确:C项,酮羰基、苯环、双键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分子最多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项,与氨基反应生成肽键的结构必须具有羧基结构,但该物质只有一个O原子,无法形成骏基,错误。【答案C【命题意图】通过设计实验探究NO2的还原性,考查基本的实验原理、现象描述等基础实验知识。【解题分析】A项,铜与浓硝酸反应迅速生成NO,故错误,B项,碱石灰可以吸收NO2,会干扰N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错误;C项,装置Ⅲ中发生反应2NO2十NazO2一2NaNO,故NO2的红棕色、NO2的谈黄色均会变化,正确:D项,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故不正确。.【答案】B【命题意图】通过不同类别物质的转化,考查硫元素的相关物质的性质。【解题分析】A项,硫单质及H:S只能一步被氧化为SO:,故错误;B项,如H2SO,与NaCO反应即有NSO,生成,故正确:C项,HS的燃烧或缓慢氧化均可以得到S,不需要催化剂,故错误;D项,d可能是亚硫酸,也可能是硫酸,可以靠H中与金属反应表现出氧化性,当是亚硫酸时,与H:S反应时可以做氧化剂,故错误。【答案C【命题意图】对常考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考查,检验考生对微观概念的辨识能力。【解题分析】A项,无体积信息,仅通过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微粒数目,故错误:B项,生成的NO,一定存在与NO的平衡,分子数无法确定,故错误,C项,4.6g乙辟中n(H)=0.6mol,溶剂水为5.4g,水中n(H)=0.6mol,合并共1.2mol,故正确;D项,0.1mol铁与少量的硝酸可能存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2+的情况,故错误。【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原理等基础知识。【解题分析】A项,教材在“化学反应的方向”中介绍了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的增加,故错误;B项,量筒量取液体时是不需要洗涤内壁液体至反应体系中的,否则会增加量取值,故错误;C项,考查沉淀转化问题,闪锌矿转化成铜蓝,说明K,(ZS)> Kp(CuS),陈述I、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故C项正确;D项,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加人CaCO应该会产生气泡,陈述I错误.【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选择性必修1酸碱中和滴定为原型,考查学生从图像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溶液中微粒的种类以及三大守恒关系的应用。【解题分析】根据HA滴定曲线起点可知,0.1000mol·L-1HA溶液的pH=1,则HA可完全电离,为强酸,A选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酸性HA> HB> HC> HD,故在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滴定曲线突越范围越大,B选项错误;n点溶液为等物质的量的HB和N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B)十c(OH)一c(Na)十c(H),根据图像HB的滴定曲线可知K,(HB)约为10-5,则HB的电离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则c(Na+)> c(HB),C选项正确;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四份溶液中分别存在c(Na+)=c(Aˉ)、c(Na)=c(B)、c(Na+)=c(C)、c(Na)=c(D),根据图像可知,四份溶液在pH=7时,加人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则c(Na+)不同,故c(A-)、c(B)、c(C)、c(D)浓度不等,D选项错误。【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考查对电负性、第一电离能等概念的理解。【解题分析】由于组成的物质属于有机能源材料范畴,故其中必然含有碳元素,且有机物组成中第一位元素是碳元素,故Z为碳(C)。因此,这五种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其中,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根据周期表可知,X是锂(Li)。W的电负性最大,可以得知W是氟(F)。Y的基态原子中p轨道只有一个电子,确定Y是爾(B)。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我们可以推断出V是氧(O)。A项,锂(Li)的氧化物仅有LiO一种,故A错误;B项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O> F> L+,选项错误。C项,X、Y、Z、V、W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增强,根据周期表的顺序,结论错误;D项,V、W,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zO、HF、CH,水(H2O)中存在的氢键最多,而甲烷(CH)中没有氢键。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反应的机理和辨识机理图像问题,这部分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解题分析】A项,吸附态不考虑反应,每经过一个过渡态就是一个基元反应,因此总反应包括三个反应历程,故A项错误:B项,活化能最大的一步即决速步,因此,B项正确:C项,从始末态的物质存在情况及相对能量大小,可以判断C、D项均正确。【答案C【命题意图】以钠离子电池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及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认识,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核心素养。【解题分析】A项,从整个电池电子守恒思想出发,判断A正确;B项,在电解池中阴极是得电子反应,故正确:C项,放电时V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项错误:D项,钠是极活泼金属,与水会直接反应,故正确。【答案】(1)酸式滴定管(1分)当滴加最后半滴AgNO,标准溶液时,有棕红色沉淀产生,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白色(1分,得分点是“有棕红色沉淀产生、)6.2×10-3(2分)(2)①CaC03(s)Ca2+(aq)+C0房(aq)(2分)②加人NazCO,将提高CO浓度,不管平衡是否移动,体系pH一定增大(2分)③CaCl固体[1分,不写固体不得分,Ca(NO)2固体也得1分,CaSO4则不得分]7< b< 10.2(2分,有等于扣1分)(3)①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2分)③盐酸过量(1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沉淀溶解平衡为情境,考查基础实验以及实验探究能力,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检测学生的证据推理和实验探究等核心素养。【解题分析】(1)AgNO,标准溶液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终点的判断关键是物质的变化:由AgC1转化为ACO4:当C1沉淀完全时,c(C1-)=1.0×106mol·L1(最小值),据AgCl的K计算出c(Ag)=1.8×106mol·L1(最大值),再通过Ag:CrO,的KP计算出c(CrO)=6.2X10-3mol·L-1(最小值)。(2)③充分考感不引入干扰因素,只能加入CCl2固体,进而导致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pH将会减小,得到7< b< 10.2。(3)③根据题给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实验现象,考查宏观辨识素养。加人盐酸,pH的急剧减小只能是H+与OH厂反应所致。在第10、11次加入盐酸后,由于盐酸过量,pH快速下降后不再升高
….

关于作者: yun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