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卷含答案内容:
荣昌中学高2024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选出每小题中的最佳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祖先的大祭,代指天神。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成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C.社会送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2.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徽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宫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一说法A.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B.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C.顺应了独尊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3.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殺”“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北朝儒学实现了复兴重振C.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D.开放包容的对外交流心态4.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B.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C.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5.宋明时期许多大儒长期研读佛道之说。朱熹借用佛教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王守仁认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据此可知,宋明理学家A.会通佛老思想以强化儒学地位B.推动儒释合流以应对信仰危机C.认可三教同源以实现道德教化D.提倡和而不同以稳固社会秩序6.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7.雍正年间,湖南永顺府把以前土司征收的“火坑钱”“锄头钱”“烟火钱”等项杂派私征加以禁革,而代之以与中原划一的制度,按田地肥瘠分别征收数量不等的赋税。这一做法A,奠定了现代中国基本政治版图B.体现出地方治理方式的灵活性C.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内在要求D.确立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8.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外国人在各商埠广泛设立纱厂,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部分地区的产业生态。就此有人观察道:“(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因日本人近来在内地办的纱厂很多,而且棉花出口也很厉害,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由此可知A,资本输出推动农业近代化B.耕织分离在内地日益明显C.对外贸易促进了工业转型D.农业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9.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通过要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派宗旨并无不同10.1925年,《中国65人告农民书》发表,文中阐述农民为了摆脱压迫,必须通过组织农民协会为自己获取基本权利。工人与农民同属被压迫的以劳力谋生的劳动阶级,应该采取工农联合的方式开展工农运动,为取得革命胜利作准备。材料说明当时中国65人A,努力促成国共的第一次合作B.重视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大C.存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在北伐战争中影响提升11.1939年3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成立驮运管理所,专门负责战时西南地区的驿运。在管理所下专门设置川黔驿运管理分处,在四川驿运线路的选择、延伸,驿运车辆的添置、更新,驿运点的连接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联运以及驿运人员的组织、牲畜的调配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驮运管理所的设置A.表明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完备B.预示着敌后战场即将成为抗日主战场C.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提供物质保障D,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2.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某城市举行了一场国际会议,该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国总理发起,共有29个国家政府首脑共计340名代表参加,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上周恩来呼吁各国微开分歧,为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合作。在这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的做法A.成功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顺利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C.有效扩大不结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D.妥善消解了与会国错综复杂的矛盾13.1960年11月18日,李富春在全国第九次计划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讲综合平衡,要有全面观点,强调要贯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必须全面安排,综合平衡,使计划指标符合实际需要的比例关系,符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一主张旨在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14,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恢复了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3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对外经济贸易0,统一管理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建立和扩充了10多个相应的进出口营运公司,这些举措A.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B.加强了对外贸企业的集中管理C.为对外开放营造了有利环境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壁垒的放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7,7%,比2001年增长了近4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势头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中国外贸总体依然复苏向好,2021年中国出口额飙升,远高于2008年前的峰值。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B.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C.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经瓦解D.区域集团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明清时期,在礼俗传统的影响和规剖下,徽州宗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息讼思想。针对当地常见的土地归属类、户婚财产类以及墓地侵占类等纠纷矛盾,徽州宗族秉承息讼观念,主张一方面通过家规、宗规等民间规约来釣束宗族成员的行为活动,形塑其礼让精种,使其行为能够符合礼俗传统,藉此预防纠纷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强调在宗族内部成员之间或宗族与宗族之间出现争执时,矛盾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根据当地的习惯法来化解彼此之问的问题。一摘编自郭敬东《明清微州乡村息讼观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材料二徽州地处万山之中,对外交流不便,民众长期生活在宗族社会,接受宗族的教化,如“绩芭士人,除应试外,足不出里。农工、妇女亦终岁家居,不知乡里外有何世界”。缴州京族对民众的教化和“忠臣顺民”思想的灌棕,是晚清之前宗族能够有效控制民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一些学生出外学习和披纸的传入,外部新的思想和观念传入到了敏州地区,缴州民众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近今新学发明,士人亦幡然有远志,负书担囊,肩背相望。抑闻有东渡大和,西赴欧美以博求新智识者。”一摘觞自王灿《论晚清时期微州宗族对民众控制力的变化》材料三宗族观念有其正向功能,维持家庭和睦与家族和谐,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

关于作者: yun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