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廖似光故居(廖似光凯丰)

五帝夏商周秦汉时期(公元前2900年——公元219年)

>廖似光故居(廖似光凯丰)

叔安廖氏得姓始祖。帝颛顼后裔,夏朝时受封于飂(又作蓼)国,为今河南省唐河汝南固始即濮阳东南一带。传至37世伯廖将“飂”改为“廖”字。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为姓祭祀,而成廖姓。“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隋绞,蓼伐楚师。”“蓼国系廖氏发源之地,叔安乃廖氏从出之源为鼻祖”(见《左传·昭公二九年》、《左传·桓公十一年》、《广韵》、《姓氏考略》、《客家姓氏渊源》、《风俗通·姓氏篇》)。其子:明、董父(董氏始祖)。叔安公卒葬于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蓼山,今建有恢宏壮观、举世瞩目的“叔安纪念馆”。上海世博会河南馆有彰显叔安治水丰功伟绩的图展。

廖渊系叔安公第六世孙,商朝前期授封西北侯。

廖光增系叔安公第七世孙,曾参加过讨伐“兰夷战争”,立有战功。被仲丁任命为司牧。

廖宣系叔安公第30世孙。曾多次参加讨伐东夷和淮夷战争。曾被任命为司马(管军政的官员)。

廖范系叔安公第49世孙,曾任汉代江夏太守。

廖节系叔安公第56世孙,曾任汉王朝太仆(中央政府官员,皇帝亲信)。

廖嘉系叔安公第57世孙,即廖节之子,曾继任汉皇朝太仆。

廖扶字文起,号北郭,系叔安公第60世孙,湖北襄阳人,博学多才,东汉学者,教育家。精通历史、天文、地理、谶纬风角推考之术。座落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占地1500m2,于清道光28年戊申岁即1848年建造的廖氏宗词“万源祠”大门横批石刻:“北郭风清”和对联“学术仿西欧,开第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弘扬了扶公的优良家风。1929年红四军在古田“万源祠”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而永载史册,誉传五州。

廖湛平林(今湖北省隋县东北)人,王莽末年农民起义军将领,曾被汉帝刘玄封为穰王。后在进攻汉中王刘嘉时失败被害。

三国西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0年)

廖凯汉代官拜钜鹿太守,政续甚佳。

廖立系叔安公第63世孙,三国蜀国名臣,字恭渊,武陵临沅人,年末三十任星沙(长沙)太守。诸葛亮曾答曰孙权遣使的士人辈,谁相经纬者?亮脱口:“庞统、廖立、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事者也”。建安24年,刘备征立为侍中。刘禅袭位,徙长水校尉。

廖化廖立之子,即叔安公弟64世孙。字沅俭,号醇,湖北襄樊人(——264)。初为关羽主薄,刘备东征任宜都太守。后为参军。再后任右车骑将军。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着称。“中乡堂”,“果烈堂”即出自其。

廖子璋廖化四世孙,即叔安公第68世孙,河南洛阳人,原藉江苏南京市珠玑港。西晋司马炎咸宁二年即公元276年,因战功被封为左卫镇国大将军。其子廖源宪、廖从宪。廖从宪于西晋末年自豫迁居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

廖五桂廖从宪之子,廖子璋之孙,叔安公第70世孙。原祖籍河南洛阳。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人。曾任征吴大总管。

廖钦廖五桂之子,即叔安公第71世孙。继任征吴大总管。其子廖守明、廖守信、廖守义、廖守宗、廖守诚、廖诚达、城壁、诚忠、诚希。

廖守明廖钦之子,系叔安公第72世孫,曾任松阳太守。

廖守信廖钦之子,系叔安公第72世孙,曾任青州刺史。

廖守义廖钦之子,系叔安公第72世孙,曾任太平州判。

廖守宗廖钦之子,系叔安公第72世孙,曾任汀州刺史。

廖守诚廖钦之子,系叔安公第72世孙,曾任清溪县令。

廖诚达系叔安公第72世孙,曾任惠州通判。

廖诚壁曾任宜州司马。

廖诚忠曾任杭州知府。

廖诚希曾任杨州太守。

廖世昌廖诚希之子,即叔安公第73世孙,当朝进士。

廖世清廖诚希之子,即叔安公第73世孙,曾任杨州太守。

廖彦忠廖守明之孫,进士。

廖通元廖守明之裔孫,曾任水河判官。

廖开明廖守明之裔孫,进士。

廖冲字清虚,博学能文,经史无所不通,养身修行,乡闾称之,以儒知名。仕梁为主薄,西曹祭酒。时武帝好儒学,招待天下名士,冲与焉。尝命赋诗,明称上意,嘉纳之。湘东王之就国也,闻冲有词藻,请以为常侍上许之。(摘自新化县官庄桥廖姓七修族谱《人物志》)。

廖彦光廖世昌之子,系叔安公第74世孙。曾任汀州节度史,镇守福建。其弟廖彦邦(其子廖玉瑞)。

廖玉玲廖彦光之子,即叔安公第75世孙。二十二岁任兴州府尹。后升任湖广郡太守。其子:廖晚苍、廖晚桂、廖晚叔、廖庆甫。

廖延邦廖奇可之子,廖庆甫之孙,即叔安公第78世孙。曾任武威郡(今甘肃一带)太守,封武威郡公。

廖延春廖奇可之子,系叔安公第78世孙。唐高祖李渊前,曾任太源太守,封太源郡公。

廖延龄廖奇可之子曾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其子:廖崇荣、廖崇德、廖崇蹈。

廖堂闽将乐人,最早为闽始祖,东晋知名隐士,东晋建武即公元317年生,逝于南朝武帝(刘裕)永初即公元420年。其品行高洁,才学出众,以教育为乐。其第子学业出众,多被朝廷录用,并不乏高官显位者。内史王羲之曾遣使邀他出山为官,他坚决不就。

隋唐(五代十国)(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廖标字林秀,福建将乐县人,唐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当时未设状元),官至直阁副相。才德并重,敢为民请命。朝廷内外对其刮目相看。

廖董钊唐荆州大司马廖轮之子,曾任先锋部将,唐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随父入闽征剿泰宁开善九峰山册寇高海、高澄判乱后留居泰宁。后为泰宁廖氏开基祖。其子:廖端。

廖崇德廖延龄之子,即叔安公第79世孙,廖子璋第12世孙。浙江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人,祖藉河南省洛阳。唐贞观年间从浙迁居赣虔化即今宁都县。明经登第,任赣虔化县令(另说虔州或赣州),有贤声。其子:廖兰芝、廖兰阶、廖兰得。子孙留居宁都,传至廖琼瑄之子廖腾骧(41郎),宋时避乱入闽。先定居汀洲宁化石壁,后因兵祸移居延平府顺昌县合阳。

廖兰芝系廖崇德之子,即叔安公第80世孙。为唐朝总章戊辰进士。其子:廖光禄、廖光尧、廖光景。

廖端廖董钊之子,唐龙朔二年即公元660年,任金华通判。

廖前字胜后,福建省将乐县人,唐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因其父隆平侯廖明的功勋,被荐为真州判官,后升任南剑州刺史。在任期间勤巡辖下奖助农耕,备粮赊荒,安置灾民,被封为“总督平章加二千石,记牧兹上”。故后被民众特建“大施禅寺”祭祀。其后任刺史王审琴诗赞:“天生奇才、功业着国”。

廖光景廖兰芝之子,系叔安公第81世孙。官拜宣州刺史。其子:廖琼瑄、廖琳瑄、廖瑞瑄。

廖琳瑄廖光景之子,系叔安公第82世孙。唐朝天宝年间曾任兵部尚书,左仆射上柱国。授银清光禄大夫,称百胜军指挥使。曾撰写《虔化廖氏族谱》序云:“夫万物本乎天,吾人本乎祖,此谱系之所重,孝思之所以兴也,……自兹而往,凡为吾廖氏后裔者,咸知本源所自,而了然得其出处。亲所当亲,远不忘乎祖,厚所当厚,富不嫌乎贫。尤行笃志厉行,为子尽孝,以读书立门户,以勤俭兴家业则门闾岂不益光乎”。其兄琼瑄于743年钦取进京,卒于途中。琳瑄本人后迁往广东增城。

廖殷唐代进士,官拜御史。

廖常建昌祖,唐代进士,官拜御史。

廖荣闽中祖,唐朝封百胜将军。

廖滋幕相祖,唐时官拜漳州判官。

廖爽字可挹,号西楼,福建顺昌人,祖藉赣虔化(今宁都),应为叔安公第85世孙(尚未完全考证)。唐末进士,知虔州后梁仕楚,任衡州太守,特进检校大傅上柱国,拜丞相。封南阳郡开国侯。食采衡山即家焉。葬紫盖乡白马峰松林壬山丙向,宋景佑二年追封衡山郡王。其子:廖匡图、廖匡晏、廖匡凝、廖匡齐、廖匡定、廖匡辅、廖匡荣、廖匡佐、廖匡呜、廖匡奉。

廖元景系叔安公第86世孙。原藉江西虔化,汝南太守,九子皆贵。其子:廖文兴、廖文广、廖文举、廖文福、廖文亮、廖文录、廖文用、廖文明、廖文峰。长子廖文广曾任南宋宰相。文举、文福、文亮、文录、文用均为翰林学士。文录任地方武官,文兴任通政司,参政大夫等职。文峰任提刑司。九兄弟为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的显赫家族,因而留有:“金街九子佐君王,九子文兴花又昌”的赞誉。

廖文兴廖元景之次子,叔安公第87世孙。官拜通政司,参政大夫。娶梁氏,钟育三子:廖棠、廖花、廖萼。

廖匡齐廖爽三子,官拜楚江南北部郎官,迁决胜太保。

廖匡定廖爽五子,官拜楚散大夫宗正兼国子博士。

廖匡辅廖爽六子,官拜楚银青荣禄大夫。

廖匡荣廖爽七子,官拜楚中宪大夫。

廖匡佐廖爽八子,官拜楚中书令,宏文馆大学士。

廖匡呜(另作明),廖爽之子,官拜楚银清荣禄大夫。

廖匡奉廖爽十子,官拜楚工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兼国子祭酒上柱国,封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廖匡图(唐书作光图),江西省宁都(原虔化)县人,廖爽长子。应为叔安公第86世孙。字赞禹,唐代天策府学士。文学博赡,精于文藻,为时所称,并因此得名。马希范袭爵楚王,令虔州、授检校太保,出守郴州,封上柱国太源郡候,加金紫光禄大夫,食邑道州。着有《廖氏家集》一卷行世。没葬紫盖乡系塘。

廖匡晏廖爽四子,字海甜(原作恬)五代时期登进士,官拜福建省顺昌县令。

廖匡凝字熙绩,号凝。夙学迈德,南唐为彭泽令,匪遂意,解印归衡山,后聘为虔州刺史。未几挂冠复归隐,卒祀乡贤。子:廖秉干(廖纯)、廖秉坤。

廖偃字司文,廖匡图长子,官为晋楚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大司徒,御史大夫上柱国,丞相千牛卫大将军。封开国子,食采雁门县三百户。后南唐封忠烈侯,授左殿直军使,道州刺史,追封右领卫大将军。太源郡开国侯。没葬灵甚里,茶陵尧江口建有廖将军祠庙。

廖邈字庆远,唐代人士,廖匡图次子。官拜荆州沙河县令。

廖融字素风,廖匡晏之子。后周官拜楚郴州马平县令。未几卦冠去隐衡山,自称元素居士。好诗书,人称诗中劲敌,晚年归顺昌。其子:廖济。

廖尧汉贵州省毕节市放珠镇廖家院子人士,原藉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唐僖宗干符年间,曾任道都御史。其子廖绍升为衡州太守。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后裔传至廖应松,为放珠镇廖氏始祖。

廖仲和廖守明之裔孫,明经授金溪教谕。

廖价守廖守明之裔孫,曾任韶州太守。

廖郭廖守明之裔孫,五代名贤。

廖希正廖守明之裔孫,曾任庆远教谕。

廖伯龙廖守明之裔孫,乡进士。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公元1911年)

廖郭字师辟,廖匡图三子,官拜宋太常奉议郎。澧州慈利县令。

廖济字博我,廖融之子,宋初官拜决胜军指挥史。其子:廖刚。

廖刚字用中,号高峰,(1070年—1143年)。廖济之子,福建省顺昌县交溪乡(今元坑镇蛟溪村)万石村人,原藉江西虔化(今宁都)。宋崇宁丙戊进士,国子绿徽猷阁直学士,北宋名臣。历任漳州司录、县主薄、判官、录事、教授、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封少帅,顺昌开国男。知无不言,反对奸臣(蔡京和秦桧)。不畏强权,博学多才,工文词,着有《高峰集》、《御贤世彩堂诗集》、《诗经讲议》、《大学讲义》、《高峰文集》,等十七卷行世;父子五人共禄享万石,人称“万石堂”。并因累世以华发奉养,长寿福气,为官造福百姓,代代巨旺,而被宋钦宗御封为“世彩堂”。见(《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和明正德《顺昌邑志道学》)。没葬福建省将乐县凤凰山。后人分布闽、粤、桂、湘、港、台、东亚各国。钟育四子:长子廖迟,次子廖过,三子廖遂,四子廖蘧。

廖克谦闽泰宁县开善枫林人,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官任广州吴邑知事。

廖迟字时敏,廖刚之长子,官拜朝散大夫,均州知州,司农寺判。与弟廖过、廖遂、廖蘧先后旄节。子廖理安。

廖过廖刚次子,字去非。官拜转运副使。

廖遂廖刚三子,字通人。官拜太子侍读。

廖蘧廖刚四子,安亦玉。官拜提宪。

廖觐廖刚之孙,南宋时由顺昌迁永安大源。曾任承议郎,晋州通判,广东经略使,朝奉大夫。为永安廖氏开基祖。

廖元宋代闽将乐县人,官至御史,尚书。

廖劭升(原作绍升),宋开宝年间即963-968年。官拜衡州知府。

廖秉坤字巽兰,宋太平兴国年间即969-976年。举为岳州太守不就,由衡山至郴州后卜居兴松垣坊,至今已13世。

廖泰宋雍熙进士,上元县令,封万户侯。其子:廖海,贡士,官至教谕。

廖询廖海之子,天圣三年即1023-1031年间由贡士官至郧阳推官。

廖绶南宋泰宁开善枫林人,开庆元年即公元1259年,任河南省淮阳知事。

廖琥宋闽将乐县人,官至佐仆射,尚书。

廖广进宋泰宁开善枫林人,官拜赣德安、鄂隋州知州。廖邦杰字怀英,初知建宁县,修学宫,增学廪辟贡士庄,建惠宁仓,创仁寿庐、岁饥疫、治药饵以济民,全活甚众。旋以帅参摄军事,尝修图经,政绩着。宋德佑二年即1275年自大理评事为湖南提刑。文天祥曾遣书曰:“濡丝星辔,严节霜台,汲湘水而涤疮痍,豁衡云而烛幽柱,天祥不胜为湖南一道贺也。”

廖亹字伟,号金奉(原作凤),廖郭之长子。官拜太尉。其子:廖正古、廖正一。

廖正古字名远,宋代进士,廖亹之子。福建省将乐县人。曾任西安知县,反对王安石“清苗法”。着有《归田集》。

廖执象宋代闽顺昌县人,聪慧过人,七岁能文。二十岁入京献诗,太宗甚为欣赏,后赴省会考病殁。隐士陈抟是曰:“余乃谪仙人,但不久留尘也”。

廖衡宋代顺昌人,自幼聪颖,六岁能文,十三岁中乡举,官至转运判官。因性警敏绝,县尉见之负至衙署,命呤雨中山茶,答曰:“泪多陈后愁离殿,浴出杨妃困倚栏”。县尉闻之奇之,名闻于郡,礼遗。至试以诗,迎题立就,句尤婉丽。

廖正一字名略,廖亹之子,书读凤凰山,深造独得,为文汪洋恣肆。藻采焕发。黄庭坚深为嚣之。尤工诗着有《白云集》行世与晁补之并称国士。宋元丰中即1074年入试,登进士。初授华阴司里,累官端明殿大学士,出知常州大有声。后谢篆归,号称竹林居士。

廖紫益字献钦(紫钦或子卿),宋元丰三年即1073年,以尚书屯田郎中知袁州。时太平日久虑民狃于安乐,乃即黄圃创巡检司养兵,以防盗贼,仍奏置田县巡检一员。

廖添觉字郑先,南宋绍兴进士,知余姚县,属行方田法……简其用事。民甚便之。为古田令,编民负土,供银币数佰万,多方以理偿之。扬时在会嵇每称曰郑先生古君子,以朝请大夫致仕。”

廖德铭(原作明),字紫晦,南宋干道年间进士,擢知莆田。居官有声,诸诗交荐,迁广东提点刑狱,弹劾不避权要。后迁吏部左选郎官,尝谓人云:此仕至为郡,推用三代,直道而行”一句而已。

廖等观宋官至长沙知府。

廖椿华宋奉旨督师,升副尉都总。

廖世钦宋官至翰林学士。

廖景超宋官至国子博士。

廖光泰字午山,号炳南,廖学诗次子。后人评价:“国之良也,民之秀也,生无他嗜,酷爱诗书经史,毫落灵兰之纸,逸情飚发,薄思泉流,风啸月乐,趣一生,以诗社骚坛,咸称伯将苍亭乐府也。”其盟弟佛生、张世杰赠诗曰:“万家诸子胸中横,诗社骚坛称劲兵;丽句新词艳且清,灵心慧舌类春莺。啸月歌风自适情,天然机趣妙难赓;怪想奇思总不群,笔尖到处惊鬼神。”其子:廖显昆。

廖光朝字汉卿,廖学修长子。后人评价:“其人体虽小,而才则大,身虽卑,而智则高,目虽不识丁,而胸藏甲兵,营谋乃翁创八百余亩之业,此则汉卿之才也,智也。其难得者,肯施荒土以埋枯骨,不吝馀赀,以赈孤贫,是所谓真善也,实恩也。愿族中凡子若弟效之。”

廖理安字日醇(或纯),廖迟之子。宋代官拜江右豫章吉安府太守,谦民仁怒,吏民感戴,立庙以祀。系廖氏自闽迁赣始祖。居太和县儒街乡早和渡梅子坡圳上,没葬郡中。其子:廖荣。

廖荣字耀生,号岩谷,排行十一。廖理安之子。宋时由国学授玉山教喻,授粤西(今桂)柳城县令。任内公明果断,仲弱抑强,粤西颂之。其子:舜钦,舜乐。

廖舜钦(另作舜卿),字膺贞,号文秀。廖荣之长子。宋时中武举,任陕西参将。其子:廖中修,廖中佾,廖中伸。

廖雯廖偃之子,官拜湖南决胜指挥使。

廖谟廖海之子,宋庆厉二年即1042年,官至沂州通判。廖国器山东省兖州太守,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东京(金华)攻陷,宋室南渡,国器携数千百姓溯江而上至桂全州县龙水乡樟脚安顿繁衍至今。

廖监元号六,山东省青州府演乐塘人,原藉浙江省永嘉郡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廖从宪后裔。宋皇佑年间随狄青南下广西,征讨伐侬智高,因战功封千户侯,遂居家宾阳县,为该地廖姓始祖。

廖中修廖舜钦(卿)长子,八岁能文,习举子业,治春秩,声蜚艺苑。没葬花石人形山午向。其子:廖光愈、廖光渊、廖光源、廖光远。

廖庸字淇惠,号明甫、奇聪,又名明以公,廖鉴科之子。南宋名将,素谙方略。端平元年即1231年随大将军孟珙转战湘鄂川,为抗元重要力量。后以战功驻节潭州星沙(今长沙),敕封护国功臣。原藉江右豫章吉安府太和县,为迁湘之始祖。亦理公弟九世孙。

廖燃点字淙国,号郎照。廖玲珑之子。中神童科官袭指挥职。其子:廖城景、廖城象。

廖花字实蕃,号循政。廖文兴之子。系叔安公第88世孙。原藉江西虔化(今宁都)。居闽延平府顺昌县合(下)阳墟移上杭蓝溪郭坊。是武威廖氏和赣迁闽始祖(其父辈有文亮公入闽)。宋太祖建隆四年即公元963年登进士,官至宋湖广参政大夫。明哲保身,安居乐土,其事迹书阙有问,气量胆识过人。娶冯氏,诰封夫人。墓葬闽上杭庐丰大路背葵山,地形田鸡浮塘。

廖昌字燕及,系廖花之子,闽上杭郭坊人。官袭湖广参政,恩荫县尹。娶杨氏、周氏。没葬于元泰定二年之永定县仙师乡分溪南里恩全荣树下张公前,地形架上金盆。

廖择字从,原藉湘衡阳。江西省奉新为官,有善政,后奉调外邑,留有一子为今奉新廖氏先祖。

廖政字拱辰,廖昌之子。闽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人。官拜河南省宁陵县丞。娶梁氏,夫妻合葬于永定南门外大富村葛布段乙山。

廖懋孙号太三郎,廖政之子,官拜驾前指挥。娶朱氏。

廖敏字纳斋。廖昌之子。官拜湖广德安府通判。娶赵氏,夫妻合葬于永定南门外古镇坪。

廖伯九黔阳(今洪江市)辰阳王岔

尾人,后迁石二里桐湾黄桑坪安江中胜村廖家院子。即今硖洲乡红村。原藉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北门外鹅头大(土丘)。元至正年间随兄廖伯六外出做官,任职湖南辰州。

廖人俊宋末廖璃之子。官至元代翰林院侍讲学士。

廖伯六黔阳(今洪江市)辰阳王岔尾人。后迁硖洲乡红村。原藉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北门外鹅头大土丘。元至正年间任职贵州省都匀。

廖以庄广西平果县人,鼻祖廖永忠。官至云南省大理寺少卿,后官拜珍官监察御史。其后裔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传至廖明生至平果县化州布恩村定居至今。为南宁、河池等地廖姓始祖。

廖宗元延佑年间,官拜平江县知县。

廖元镇元代中武举孝廉,任邵陵副将致仕郎。

廖城景廖燃点之长子,字庆云,官袭指挥职。于元延佑年间自长沙迁宁乡县(原为沩宁)横田。钟育五子:廖万户、廖万重、廖万熙、廖万仪、廖万宁。后万户迁湘乡潭溪;万重迁湘乡平溪;万仪迁安化梅山双陂、丰乐;万宁迁益阳十三里古塘基桃花江;万熙原址。万重长子添庆,元季迁湘乡县白马青坡。

廖城象廖燃点次子,字锦官,号省斋。官袭指挥职。后自长沙府城迁宁邑菁华铺九都芙蓉段即今廖家滩。葬芙蓉段船形山乙山辛向。其子:廖万邦、廖万泰、廖万安、廖万定。

廖志言元代中乡举,官拜县令。

廖东轩元代任县治中。

廖时作贵州省威宁县人,原藉湘宝庆府(今邵阳市)武岗县文扳桥白马街柳树港锣锅井。明初奉命入黔“征剿夷蛮”任八大指挥之一,周国瑞的副总指挥。在平定水西叛乱的战役中立有战功、驻节当地,后即定居威宁北门水井湾。

廖永清原藉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瓦瓷街人,明进士,始任岳州别驾,累功右转长沙太守。致仕而星沙湘春门家焉。

廖时雨十岁能文,洪武乙丑年登科进士,授沿山县令。简默敦笃心志谈然,居官一载辞归。益以道德自重,远近从学者甚众。着有《绿野幽情集》行世。

廖淳明代清流县人,官拜唐县知县。

廖文纲明代官至漕运使,授行省平章政事。

廖永忠字尽职、行二。元末明初巢湖(今安微巢县)人,系廖永安之弟。征南将军,封“德庆侯”。明太祖朱元璋曾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行拜。其孙廖镛官至都督。

廖文魁明代杭州知府。

廖铭武(曾作明武),明代北京豹韬卫驾前指挥。

廖永安字彦敬,元末明初,巢湖(今安徽巢县)人。系廖永忠之兄。因战功被朱元璋封为“郧国公”、“楚国公”。

廖庄字安止,号敬堂。吉水人,明宣德五年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天顺五年召为刑部左侍郎。

廖镛廖永忠之孙,时建文时人,系方孝孺高弟,永乐庚子举人。官拜都督。

廖谟明永乐中任长沙知县,时方用师交趾,谟利置适宜,民不告病。

廖九友明永乐七年任零陵知县,又祁阳知县,莅任九年,公移无过,成祖赐敕旌之。

廖道南字呜吾,明正德辛未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累侍讲学士。着有《文华大训箴》、《殿阁词林记》、《楚纪文集》行世。

廖简字行俭,景泰乡举,授金华教授。

廖希颜字叔愚,嘉靖壬辰年进士,知高安,清廉公谨,擢工部主事,扈驾承天,上叹其才识精敏,擢山西提学教育人材,有河汾之誉。时海贼炽,御史

檄剿捕,希颜歼其渠魁。进浙江谦使,卒祀名宦。其词载《楚风补》。

廖汝恒明嘉靖戊午年领乡荐,令湖口有惠政,以养母乞归。着有《五经新编》、《为人懿则》行世。

廖盛泰原藉闽蒲田白石乡赖溪村人。生性刚强,少而博学,精通兵法。曾参加朱元璋讨元起义军,为璋器重,授都督总兵之职。明立定初奉命挥师西粤(今广西)平残余反明势力,以战功封为广西“御史都督清益将军”。后因念武宣山水,遂接携眷定居武宣县三里乡平安村(今旺村)

廖槐字永享,福建汀洲连城县人。明初任都尉。后移广西苍梧县创业,而定居苍梧县晡铺镇龙洞平岭村。后移居粤西田州演庄。

廖中明成化进士,官初为刑部主事,后转员外郎处事秉公,执法如山。

廖国洲廖信位之子,湘临湘市龙形方山洞中央屋廖家人氏。原藉鄂蒲圻。元末随父廖月山迁湘,授荣禄大夫。

廖国清廖信位次子,官拜户部尚书。

廖国华廖信位三子,官拜工部尚书。

廖彦举(1381-1462),建宁城关人,洪武十四年生,幼年丧父,从小做工养活母亲,母亲去世后抚养9岁的弟弟。青年时做生意,经营有方遂成富户。生平尚乐施。明永乐即1403-1424年曾捐巨资修建龙星、镇安二桥,砌四门官道,建预备仓、县堂。明正统十一年即1446年灾荒,捐500担振灾。现民间仍流传着其热心地方福利事业的故事。

廖世魁太宁县大田八石丘人,明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登进士,曾任广东省琼州(今海南)知县。

廖长仕明清流县人,以国子监授赣州通判。

廖湘柏明清流县人,以国子监授潮州照历。

廖大成明清流县人,以国子监授太平经历。

廖懋敬明清流县人,以国子监授求州经历。

廖严明清流县人,曾任中城兵马司。

廖公赐明代太宁龙安人,曾任山西潞州府同知。

廖惟显明代太宁大田北斗人,官任江西分宜县令后升任九江府同知。

廖富明代太宁金龙山人,官拜湖州府同知。

廖铭器明代太宁大田北斗人,官拜苏州通判,升山东省都省司经历。

廖敬元廖国洲之子。官拜殿前贝勒右将军。

廖如琥湖北省沔阳茅埠人,原藉饶州。封镇国将军,镇守武昌。后第10世孙廖尔宇徒居邵阳。

廖升昂明代太宁大田北斗人,明嘉靖初授四川成都府超隽经历。

廖宏烈明代太宁大田北斗人,官拜河南卫经历。

廖燕(1644-1705),字人也,号柴舟,广东曲江人。清代文学家,文笔恣肆犀利,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着有《醉画图》、《诉琵琶》、《二十七松堂集》等文行世。

廖云锦女姓,清代华亭人,善诗,着有《织云楼诗稿》。其中《咏秋燕诗》的“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句,被广为吟泳。另有廖云槎,清代画家。作品“点染华妙,得者宝之”。

廖寿恒清代江苏人,历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

廖丰廖寿恒之兄,以儒学着称,谙史通经,尤力推新政。官拜浙江省巡抚。

廖三友官拜花翎副将。

廖锦澜字志瀛,光绪丙午年升入大学,准授州同,加二级清五品,封诰授奉直大夫。

廖保龄桂林市平乐县榕津人,廖鸿模之子,自幼习武,入平乐武庠,厉任协标,把总,千总。光绪24年即1885年间随名将冯子材抵御外侮,取胜镇南关(今凭祥友谊关)大捷,成为民族英雄。

廖振榘廖保龄之侄廖发龄之子。桂林市平乐县榕津人。官至兵部侍郎,封中宪大夫,中义大夫。

廖振荣廖发龄之子,又名振榕,字炳坤。桂林平乐县榕津人。曾任全州县县长。

廖鸿章闽廖花第20世孙,清乾隆进士。文思敏捷“智作咏梅百首诗”,被乾隆帝赞叹为:“真是翰林之材”。

廖瑛清乾隆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为政清谦。

廖腾煃字占山,号莲山。福建将乐县人(1661-1716)。康熙八年中举人,曾先后任知县,府尹、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先禄寺正卿,左右通政司、使丁、都察院右副都察史、户部侍郎等职。为官克尽职守,政策利民安社,任人为贤,清廉勤政,深得朝野百姓好评。平生好诗,今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尚保存其诗碑。着有《浴云楼稿》、《海洋纪略》、《三大公案》、《寿世鸿篇》、《慎修堂诗集》等传世。

廖朝彬福建清溪县人,清道光26年(1846),登进士,授任厦门右营中军府守备。

廖桂林清流县人,清咸丰六年(1856),中举人,任御前侍卫,广东永安营都司。

廖朝栋清代清流人,曾任直隶州分州。

廖立峰清代闽侯县知事。

廖书仓清末永兴县鲤鱼塘镇再逢祖人,“五四”运动发起和65者之一。

廖希贤廖守明之裔孫,曾任楚雄令。

廖继琳廖守明第25世孫,进士,湖南蓝山新圩下清涵始祖,钟育四子:孝立、孝道、孝息、孝通。

廖孝通廖继琳四子,蓝山建县重臣,蓝山县城北门始祖。

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公元1912年——公元2013年)

廖仲恺(1877-1925)字恩煦,号夷白。廖宾竹之子。广东省惠阳县鸭仔步人。先祖廖德源是廖花第八世孙。原藉福建省上杭(今永定)县。生长于美国,著名国民党左派领袖,早年加入孙中山65的同盟会,投身于大革命,曾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省财政0长、广东省长、国民党中常委、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1925年被国民党右派暗杀于广洲。妻何香凝(1878-1972年),粤南海县人,现代画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3,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美术协会3,全国妇联名誉3,国民党(大陆)中央3。著有《何香凝诗画集》。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号六泽。近代经学家,曾任教于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撰有《今古学考》、《古学考》、《知圣篇》、《辟刘篇》、《四益馆经学从书》、《六译馆丛书》等行世。

廖磊(1890-1939),字燕农,广西陆川县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师、军长,第二十一集团军副司令、司令、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3、保安司令等职,授陆军上将军衔。

廖仲卿广西法政学院毕业,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军法官,视察江西全省司法委员。

廖梦醒(1904-1988),广东省惠阳县人。曾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一至三届人大代表,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廖承志廖仲恺之子,(1908-1983)广东惠阳县人。1925年加入国民党,1928年加入中国321。留学苏联。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对外联络部付部长,统战部付部长,共青团书记处书记,青联3,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外事办付主任,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付委员长,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对外友好事业做出了不朽功绩。

廖耀湘(1903-1968),号建楚。湘邵阳人。1925年入伍,26年进黄埔军校,留学法国。历任少校连长、中校参谋,少将参谋,副师长、军长、第九兵团司令。辽沈战役被俘。1961年特赦,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至1968年病故。

廖世承(1892-1970),上海嘉定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美,获博士学位。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学院院长,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廖晖(1942-),广东省惠阳县人。廖承志之子,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副主任,主任。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等职。

廖汉生(1911-),湖南桑植县人。1929年参加湖南桑植游击队。1933年加入中国321。历任副大队长,苏维埃代表,红军政治部秘书,副团长、代旅长、师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省委书记,大军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八、十一、十二届中央侯补委员、委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一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一级红星功勋章。

廖沫沙(1907-1990),湖南长沙人。曾长期从事报社主任编辑工作。著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杂文集》、《纸上谈兵录》,及与邓拓、吴晗合著《三家村杂记》等行世。

廖荣坤湖北麻城人(1906-1933),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1933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为革命烈士。

廖昂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6师长,授中将军衔。

廖运泽(1902-)安徽淮南人,历任江苏省政协副3,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绥靖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

廖铁呜中国国民革命军,台湾省陆军炮校校长,授中将军衔。

廖运升中国国民革命军,第98军付军长,授少将军衔。

廖龄奇中国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师长,授少将军衔。

廖海涛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第六师16旅政委。

廖伟彦中国国民革命军,台湾省陆军航空部空骑五旅旅长,授少将军衔。

廖定藩中国国民革命军第54军291师师长,授少将军衔。

廖运周(1903-1995),安徽淮南人,河南中州大学肆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加入过中国321,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参谋、团长、师长。淮海战役中起义回到人民解放军,任二野4军42师师长。解放后任沈阳炮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省体委主任。国民党(大陆)中委会常委兼秘书长,祖国统一委员会付主任。党组书记,黄埔同学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

廖鲁言(1913-1972),江苏南京市人,曾任国务院农林办副主任,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等职。

廖志高(1913-),四川省冕宁县人,历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政委,多届全国人大代表。

廖井丹(1914-),字剑呜,四川省长寿县人。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宣部副部长等之职。

廖一原(1920-),名源,号涤生,广东新会人。为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影业公司董事长。著有长编小说《思前想后》、《峰回路转》等书行世。

廖明(1911-1988),江西省安福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321。历任侦察员、中队长、组织科长、团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旅师政治委员、伊犁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功勋章。

廖诗权(1912-),湖北潜江人,铁道部副部长。

廖苏华(1905-1984),女,四川省内江人。曾任四川省监察00长。

廖辅叔(1907-),广东省惠州人。音乐理论家。

廖洞贤(1926-),四川省简阳人,气象学家。著有《数字天气预报原理及其应用》行世。

廖联原(1912-)广西贵港人,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统战部部长。

廖盖隆(1918-),广东省信宜县人,党史学家。著有《中国人名大词典》、《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简史》、《党史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等书行世。

廖霭庭(1907-),青海省西宁市人,省政协副3。

廖似光(1911-),女,广东省惠阳人,曾任广东省工业00长。

廖延雄(1922-),江西安义人,微生物学家。著有《黄莲及厚朴抗菌作用的研究》一书行世。

廖冰兄(1915-),广州市人,漫画家。有《冰兄漫画1932-1982》作品选。

廖生东(1919-),福建长汀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3。

廖可兑(1916-),湖北武昌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廖云和(1925-),四川新都人,任总参测侩局、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主任,高级工程师。

廖述云(1915-1994),湖北石首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321。先后任红军司药、总支书记、卫生队长、所长,参加过长征。抗战期间任参谋、科长、团旅参谋长、师长、工程兵副司令员和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一级红星军功勋章。

廖步云(1914-2008),福建武平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321。参加了长征。历任政治宣传员、连支书、指导员、团技术书记、营指导员,1940年入延安马列主义学院,毕业后任军委总政治部保卫科干事,考察团员、营教导员、大队长兼政委、副支队长、支队长、团政委、兵团兼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省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授大校军衔,64年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一级红星军功章。

廖静云徐悲鸿夫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政协七届委员、八届常委。

廖万清医学家,曾获国务院侨办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

廖烈文香港实业家,香港廖氏宗亲总会永远会长。

廖莉玉香港企业家,为故乡梅县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廖一久台湾农学家。

廖泽云福建人,花公第28世孫,博士,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主任、粤港澳促进会副会长、“中华全球寻根网”发起人、澳门康泽工商董事长、澳门科技大学校监3、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基本法推行协会会长、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委员、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会长,兴建“叔安纪念馆”发起人及巨额捐款者(300万元)。

廖江南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廖良章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廖国良1936年生,四川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廖容标(1912-1979),江西赣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转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曾任山东抗日救国军司令、八路军支队长、副旅长、旅长。解放战争中历任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省军区司令员,全国政协五届委员等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一级独主自由,一级解放军功章。

廖仲符(1913-2001),辽宁省铁岭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转入中国321,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师参谋主任、副支队长、副团长、中央党校干部科秘书、支队长、旅长、省军区参谋长、师长、国防工程兵处长、兵团副参谋长、顾问、中共七大代表等职。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1年升少将军衔。荣获朝鲜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中国人民一级红星军功章。

廖成美(1916-2001),福建龙岩县人,193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321。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连指导员、团组织干事、营政委、团政委、师政委、支队政委、炮校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炮兵司令员、中共九次、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一级红星军功勋章。

廖昌金(1906-1972),江西上犹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陕北红军大学毕业。历任宣传员、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纵队处长、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省军区副参谋长、公安总队长、兵役局局长等职。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升少将。荣获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军功勋章。

廖政国(1913-1972),字广庆,号光清,河南息县人。1930年8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高等军事基本系毕业。历任副营长、营长、支队长、团参谋长、团长、旅长、纵队司令员、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大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朝鲜二级国旗等军功勋章。逝后南京大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曾长叹:“好人为什么不长久”!

廖冠贤(1914-1983),江西宁都人,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入陕北红军大学、军事学院毕业。历任连政治指导员、中共镇源县委宣传部长、团政委、旅政委、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8届、11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主自由,一级解放,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军功勋章。

廖海光(1915-1993),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历任师干事,红军分校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团副政委、政委、杭大分校政委、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师政委、军政委、全国人大五届代表,六届常委,中共12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政工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人坦诚,热心、善团结人,有“廖菩萨”的美称。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一级红星军功勋章。

廖鼎祥(1918-1995),江西广昌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军事学院毕业。历任分区政治部宣传员青年干事、股长、营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司令员、副旅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国家炮兵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付令员、全国政协六届委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一级红星,朝鲜一级国旗,等军功勋章。

廖鼎林(1914-),江西吉安县人。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321。参加了长征。陕北红军大学毕业。历任通讯员、警卫员、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委、司令员、炮兵学院政委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一级红星和朝鲜二级国旗等军功勋章。

廖锡龙(1940-),贵州省思南县人。军事学大专、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1959年参军,1963年加入中国321。历任团长、师长、军长、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后勤部部长、中共15届中央委员等职。授上将军衔。

廖文海女(1934-),上海市人,1950年参军,1953年加入中国321。沈阳医学院大专毕业。历任内科军医,科室副主任、院长、中共13、14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侯补委员等职。1988年授少将军衔。

廖星湘新化县横阳镇人,湖南省民政0副0长。

廖楚城汕头潮阳司马浦人,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会长。

廖荣纳广西柳州人,柳州正凌集团董事局3,中国廖氏族史研究会永远会长,《中华廖氏通史》经费缺口终端承揽者。

廖国柱广西南宁人,《中华廖氏通书》、《中华廖氏通史》主编。

廖太全香港人,兴建“叔安纪念馆”发起人及设计者。

廖名龙四川人,“世界廖氏通”网站站长,《巴屬廖氏》主编。

廖中莱马来西亚卫生部部长。

廖木水马来西亚雪莪廖氏公会永远名誉会长。

廖福生马来西亚雪莪廖氏公会会长。

廖榮业新加波廖氏公会会长。

廖颂如香港廖氏宗亲会会长。

廖善球台湾张廖简宗亲会秘书长。

廖万清中将,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新波广东卫生0副0长。

廖聪安四川大竹廖氏族谱副主编。

欢迎留言补充!!!!!!

欢迎分享

….

关于作者: yun

廖似光故居(廖似光凯丰)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