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3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一)历史试卷含答案内容:
2024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历史
本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日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宇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关于华夏早期民众领袖举动的记载。据此可推知
早期领袖
举动记载
出处

饭于土篡,饮于土钢
《韩非子·十过》

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
《墨子·尚贤中》

亲自操橐耜
《庄子·天下》
表1
A,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落后
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
C.战国社会呈现出转型态势
D.先秦诸子推崇德治
2.商鞅变法后,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标榜“皆有法式”,国家社会生活大小事务都诉
诸法律制度,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
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这一变化反映出秦朝
A,开启了以礼入法的统治
B.行政实践优化治理理念
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D.官员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3,下图是分别在越南中部、泰国南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土的汉朝铜镜,有学者指出它们
是汉朝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10.【答案解析】D。改革开放初期,中山温泉宾馆率先引进外资、全新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打破原有计划经济体
制的束缚,也对传统观念带来冲击,故选D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且主要针对国企,与材料无
关,排除A项。1980年经济特区刚确立,并不能体现对外开放的层次日益深化,而且中山并不属于特区和沿海开
放城市,排除B项,1992年十四大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项,
11.【答案解析】D。以波斯为代表的古代农耕文明帝国,通过道路建设、驿站使帝国境内不同的地域相互连接起来,
故选D项。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入侵被斯,与材料时间不符,且将长期大量的道路系统建设归结于突然的战争
爆发过于偏颇,排除A项:材料主要针对帝国统治区域的内部,不能直接扩大统治疆域,排除B项:材料与被斯
帝国宫僚体系建设无关,排除C项。
12.【答案解析】B。4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材料指出尤多西亚借助《荷马史诗》等古典希腊文
化为载体扩大基督教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强调世俗王权和教权的合作而非对抗,排除A项,基督教会此时并
未出现分裂,排除C项。人文主义思想并非材料主旨,且没有出现复兴迹象,排除D项
13.【答案解析】C。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从学科角度对其质疑,学术争鸣提出了科学性
质疑,激发新的思考,同时联系历史发展可知进一步促进下一个历史时段物理、数学、天文等学科发展,故选C项。
经典力学的产生远远晚于哥白尼时代,“地球绕绕太阳运动”与经典力学并不冲突,排除A项。数学家们的质疑并
非为了维护宗教思想,材料未体现文化与教会的关系,排除B项,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并未受到时代推崇,排除D
项。
14.【答案解析】A。宪章运动是手工工人发动的运动,他们因机器排挤丢失工作,对工业化不满,进而开展工人运
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选A项。工人们已经运动起来,具有社会基础,排除B项。宪章运动是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背景,C选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手工工场”被“工厂”替代。折射出工业文明的递进式
发展,但并未体现封建经济束缚经济变革,排除D项。
15.【答案解析】C。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体现了文化层面的反思,故
选C项。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的文化觉醒体现出对法国殖民文化的反抗,且殖民文化会消解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
排除A项。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是埃及的斗争,与阿尔及利亚无关,排除B项。非洲殖民体系在二战后瓦解,排
除D项。
16.【答案解析】C。法国在战后虽整体上经济发展,但广大农民、城市小手工业者、和小企业主并未受益,表明法
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社会矛盾,故选C项。社会抗议运动并不属于暴力革命,排除A项。社会抗议运动存在并
不等于成为改治主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苏联模式,排除D项。
17.【参考答案】
(1)解释:唐代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繁荣:唐代交通发展,丝绸之路畅通,大运河开通:唐代社会
风气开放多元,吸引胡商前来:社会稳定:中外贸易的繁荣:唐朝国力强盛。(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2)变化1:识宝的主体由“胡人”转变为“南方人”(“胡人”可表述为“外国人”等合理称谓)。(2分)
分析: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活跃: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任答一点得2分)
变化2:识宝故事中得到宝物的手段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巧取豪夺(也可表述为得宝者由商人转变为掠夺者、
欺诈者等合理称谓:识宝人认识由正面形象变为负面形象)。〔2分)
分析: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延续:商业手段被歪曲:社会价值观(如情家传统的义利观等)的影响,
(任答一点得2分)生生中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加剧资源危机:围绕农业资源的争夺加剧。(任答一点得2分)
(三组“变化分析”中,任答两组即可得8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得分。“变化”必须表述为“由**
到**”,如果仅作答明朝的情况,只能得1分。)
18.【参考答案】
(1)特点:装具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主要用于应对军事和财政危机:难以完成发行目标:公债承销的主体多样:
数额巨大,(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支持了边疆开发,维系了政权运转:后期勒捐亲贵,强制摊销公债以解危
局,加速了清朝的崩溃(或表述为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有利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或表述为加深了中
国经济的半殖地化程度)。(每点2分,辩证分析才能得4分,只答一方面只能得2分)
(2)原因:人民对新政权的信任;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表述为人民当家做主):新政权强大的政治动员
能力和制度优势:将市民投资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宜传手段:华东地区和上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每点2分,
任答3点,共6分)
19.【参考答案】
示例1:
论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对文化多样性具有促进和破坏的双重影响。(2分)
阐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中古时期,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拉伯人将古代埃及、西亚、古希腊、
罗马以及古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日本、朗鲜
学习中国文化,将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儒学、佛教等引入國内,丰富了本土的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同时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如近代欧洲的殖民侵略,
殖民国家如西班牙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
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给世界被殖民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8分)
结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汲取其他先进文明的营养,但也应注重保护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特
性,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分)
示例2:
论题:时代变化引发人们对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深层思考。(2分)
阐述:过去,部分西方历史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文化长久孤立于美洲大陆而失却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机会,导致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规模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该观点站在西方文化
优越论的基础上,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出进行辩护。
步入21世纪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文化交流的速度与范围大为提升,文化多样性面临诸多桃战,如世界文
化同质化、发达国家文化侵略等问题,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保存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
意义,因此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西方中心论所代表的旧的国家间文化交流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
批判,这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良性发展。(8分)
结论: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应柔持唯物史观来认识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慨要积极汲取其他
先进文明的营养,但也应注重保护自身文化特性,尊重文化差异。(2分)
(论题需同时涉及两方面:1、文化的“交流、多样性、独特性”三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2、文化与因家间关系:
论题部分2分,只涉及一个方面只能得1分,且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6分。阐述部分需至少两组史论结合。史实正

….

关于作者: yun

2023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