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袁也烈故居(开国将军袁也烈)

本文作者:陈胜乔

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历来为人杰地灵之地。古往今来,特别到了近现代,当地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人们常说湖南人“会读书、会打仗、会耕田”,邵阳人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

>袁也烈故居(开国将军袁也烈)

笔者今天不讲邵阳人读书和耕田的事,专说邵阳籍开国中将李寿轩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为国立功的故事。

有句话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衡量一个军人为国家立下多大功劳,他的军衔是重要参考指标。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从民国到今天,邵阳一共出了100多位将军,其中,新中国开国将军共7人,分别如下:

1.李寿轩中将(1906~1984),邵东市流泽镇龙建村人。

2.姚喆中将(1906~1979),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人。

3.白天少将(1906~1973),邵阳隆回县金潭人。

4.石新安少将(1907~1978),邵阳县五峰铺人。

5.唐健如少将(1912~1996),邵阳县塘渡口人。

6.魏镇少将(1895~1973),邵东市魏家桥镇长冲口村人。

7.袁也烈少将(1899~1976),洞口县黄桥镇大铺村袁家垅人。

在以上七位开国将军中,李寿轩不仅是两位中将之一,而且是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大功臣。最近上映的电影《长津湖》火爆全国,再现了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奋不顾身杀敌、保家卫国的事迹,极大震撼和感动了国人。电影也让人记住了彭德怀、宋时轮、邓华等志愿军主帅和指战员的名字,孰不知,抗美援朝能取得胜利,背后也有邵阳人李寿轩立下的大功。

李寿轩将军照片

为让大家全面了解李寿轩将军的生平事迹,笔者先从他的出身说起。

李寿轩,名武泗,又名李汉光,1906年4月22日生于宝庆府邵阳县东乡龙陂(今湖南邵东市流泽镇龙建村)一个农民家庭。李寿轩将军的出生地邵东流泽镇,在清朝、民国属宝庆府邵阳县太平一都(后称太一乡)。解放前的邵阳县各乡,受旁边新化县(属梅山地区)崇武尚勇的影响,各乡皆有“学打”的传统,每年正月耍龙耍狮子,各支队伍集中比武,出了很多有名的“把师”。例如中乡(今灵官殿、堡面前一带地区)出了著名的“黑虎教”把师罗六铁匠,以及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刘兆鹏,后者有湘中第一高手之称。受家乡崇武风气影响,李寿轩从小也习武强身,身手敏捷。

1926年春,李寿轩投湘军第二师彭德怀营当兵,后该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彭德怀任团军。李寿轩随部攻打武昌,因作战勇敢机智,受彭德怀赏识。1928年7月,李寿轩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与他一起参加平江起义的还有一位邵阳人,就是生于邵阳市双清区、后来也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姚喆。

李寿轩、姚喆不仅是同乡,而且同一年参加平江起义,并且两人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皆为彭德怀的得力干将,因此都曾担任过卫戍红军首长的重任。

例如李寿轩1934年1月至1935年1月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团长,在长征中,他负责率十六团在广西灌阳城阻击国民党桂军两个师的进攻,成功掩护“红星”纵队渡过湘江;1935年4月至10月任中央军委警卫营营长。姚喆1934年7月在瑞金任国家保卫局政治保卫总队总队长(后改称保卫团,任团长),同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第二野战纵队代参谋长、政治保卫团团长(至1935年1月)。1935年1月至2月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代团长,3月任团长,担负保卫中央首长和机关安全的重任。

到达陕北后,李寿轩历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参谋长、红军第二十七军参谋长。同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期间,李寿轩历任抗大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八路军总部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山西新军决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李寿轩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参加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大陆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为支持保证解放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建立后,李寿轩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参谋长。1950年9月至1954年3月任铁道兵党委纪委书记,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党委常委。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国出兵干涉。当年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面对美国人的进攻,毛泽东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为彭德怀的老部下,李寿轩也协助入朝作战,最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后任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在第一线负责组织中朝铁路抢修、运输及防护部队,粉碎美军的“绞杀战”,保证将作战部队和物资运抵前线。

熟悉军史的人知道,历朝战争,后勤供应十分重要,某种程度上讲,战争打的就是消耗,后勤跟不上造成前线弹尽粮绝,必败。电影《长津湖》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美军具有海空军的绝对优势,能源源不断地向战区运送兵员、物资,而中国当时的海空军力量几乎是零,部队和作战物资只能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要穿过美军层层封锁抵达前线,十分困难。

美军对志愿军的弱点十分清楚,因此不惜将其一半以上的空中力量用于破坏志愿军物资补给线。特别是在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的“绞杀战”中,美军出动80%的空中力量对志愿军运输线进行昼夜轰炸。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共出动飞机104万多架次,投掷各类弹药69万余吨,造成志愿军人员、物资严重损失,作战行动受到极大限制。

面对美军的疯狂空袭,李寿轩等志愿军铁道兵65于1951年提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口号,并针对美军制定了反制措施。分别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中朝联合铁路运输司令部、前方铁路运输司令部,并统一指挥三个司令部协调作战,在长达1000余公里的运输线上,成功构筑起一条铁路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保证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保证抗美援朝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2月20日,毛泽东接见出席铁道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同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等握手。

因为入朝作战立下大功,李寿轩后来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最高级别)。毛泽东等国家65人也对他在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1955年李寿轩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从1953年成立到1982年撤销,共有6位司令员。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王震,开国上将。1957年9月,李寿轩接替王震担任铁道兵司令员,任职近11年(1957年9月到1968年6月),是任期最长的铁道兵司令员。

李寿轩将军一生心系国家,大公无私,不结党不营私。他当将军后,据传邵东流泽老家的亲人曾到北京找他希望介绍工作,被他拒绝。他本来是彭总的手下,按说1959年彭总被打倒后他也会受牵连,但他却没受有冲击,仍然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由此可见组织对他的信任。

将军亦有桑梓情怀。1959年国家计划修娄邵铁路,将军得知后综合老家乡亲的意见,亲自测绘出一条沿侧水河岸、经过团山的双江、龙陂的规划路线并向有关部门建议。按此规划,铁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平坦,不用开山凿石架桥,会大大缩短投入和工期。后因要纪念衡宝战役,王震提出铁路必须经过青树坪,才更改成了现在的老娄邵铁路线。将军以此为憾。

1984年9月2日,李寿轩将军在北京辞世,享年79岁。据说将军晚年思乡,常向到京的邵阳人打听老家的消息。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报纸主编。业余专注乡土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大邵阳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如蒙喜欢,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大邵乡亲”专栏,阅读更多文章并点赞、收藏和转发。谢谢

….

关于作者: yun

袁也烈故居(开国将军袁也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