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白起坑杀(白起坑杀40万赵军)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历经5月后,赵国兵败,40万赵兵被俘,杀神白起随后做出了一件事:活生生坑杀40多万赵军。

>白起坑杀(白起坑杀40万赵军)

每提起此事,都认为白起冷血,人神共愤,该死。

其实站在当时的视角上,白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有六大原因让他不得不那么做。

(一)背景

公元前260年5月,秦、赵两国受韩国挑拨,因上党之地的纷争,而在长平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史称长平之战。

廉颇

赵国派出廉颇进行抵抗,廉颇设下三道战线,想打持久战。秦国数战连胜,很快破了第一道战线,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

接着廉颇死守第二防线,固守不战,秦军久攻不下,损兵折将,粮草也供应不足。可无论怎么邀战,廉颇就是不理会。

但这也丢了赵国的脸,于是秦国派出使者,利用离间计,传播流言:秦国怕的是赵括,而不是廉颇。并收买赵国谋臣。

于是赵国换了主将,把久经沙场的廉颇,换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二)40万士兵被俘

赵括到了长平接替廉颇后,廉颇无奈回去。秦国得知后,便秘密派白起到前线作战,王龁为副将,协助白起。赵括将廉颇之前部署全部废掉,并把赵军营合为一体,不顾手下防止包围的劝告。

随后,狂妄自大的赵括,对秦军进行主动攻击,并放出痛打秦军的狂言。吃了秦军故意的败仗后,自负心喷涌而出,不顾手下劝阻,带领大军进入了包围圈。

最终被秦军包围,并被切断粮草,赵括只好筑守待援。而守了四十多天后,没有粮食,士兵军心涣散,毫无斗志。被逼上绝境的赵括只得突围。可白起指挥过于强大,根本突围不出去,并且赵括还被射死。

赵括

(三)白起杀降原因:

白起看着这投降的40万赵军,内心犹豫,他在衡量着怎么处置他们,最终因为下面六大原因,决定坑杀这40万赵兵。

1、古代军功制:

在古代,军功是按斩获敌军人头数量来统计的,如果不斩杀头颅,便不计入军功。

而长平之战前后,白起已经损失了近20万兵力,若不砍杀这些士兵,回到秦过后,反倒被记过。辛辛苦苦打了那么久战的白起,乃至秦兵,当然不甘心,所以他们也得狠心。

2、维护战场优势

虽说已经打败被俘获了40万赵军,但是,仗还没完全打完,若收下这40万的大数目士兵,势必会分走绝大部分精力进行管理,而这样的话,秦军的打仗优势也便荡然无存。

若放回去,更是白白忙活,损兵折将。

3、宣誓秦国威严

赵国能当着秦国的面,吃下秦国眼馋很久的上党之地,明显是不尊重秦国。

打杀这些军队,能威慑赵国,让他们知道秦国惹不得,也让其他五国知道秦国的强大。

4、粮草不足

40万人总得吃饭吧,而秦军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了,加上常年打仗,国库也禁不起大量的消耗,更何况还得分多40万的粮食,这等压力,秦国也难承受。而坑杀却是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法。

古代粮草

5、给秦国带来麻烦

40万的军队,带回秦国,未必会服从秦国的制度。一旦他们在秦国发生动乱,那将难以阻止,若是他们在关键时候倒戈,更是难以应付。

而且这40万军队,留着也不敢让他们替自己打仗,也就是没什么用处,还得给秦国干粮他们吃,那就是浪费资源。

6、为了更大的野心

白起在坑杀了40万赵兵后,是想继续想赵国推进的,因为他有个梦想——灭国。比起在战场中厮杀的功绩,中晚年的他,更想有个另无数将军仰望的成就——亲手灭掉一个大国。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丢掉了那仁义道德。所以,他选择了坑杀那40万大军,只为换来毫无制约的强大战斗力,来灭赵国。

只可惜,白起同样是受到小人的攻击,秦孝公还是选择让白起撤兵,最后白起不得不退兵。

退兵

(四)总结

站在道德的角度,白起坑杀40万生命的举动,的确是惨无人道,不得好死。但是,身在那个战火纷飞,急需统一的战国时代,无疑时需要白起这样的能人,来促进秦国后来的的统一。若白起妇人之仁,秦国自断一臂,又何来后来的大一统,何来如今华夏的团结。

我们不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谴责前人,应该从当时的时代出发,去理解他们。

….

关于作者: yun

白起坑杀(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