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考卷答案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试卷答案,答案胶囊收集并整理关于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7.时期,蔡元培认为“中国民族,富有中和性……中和的意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不走任何一极端,而选取两端的长处,使互相调和”.“主张保存图粹的,说西洋科学破产;主张输入欧化的,说中国旧文明没有价值、这是两极端的主张”。这表明蔡元培A.秉持兼收井蓄的文化观B.否定封建传统伦理C.主张积极融人现代社会D.努力培育国民精神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成11.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做法A.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B.消除了阶级间的矛盾C.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D.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7.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谈到,“光绪十年后,花生之利始兴,外国购之,用机器榨油,转售中国取利。以此种者沾其赢余,相习益多。”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C.百姓生活日益富足D.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的地位

6.下图为清末直隶境内部分平原县份(即县)商品流通路径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这些县份A.受到欧美列强的经济政治侵略B.传统自然经济基本处于瓦解状态C.基层村庄已纳入市场流通体系D.水陆交通情况得到较大幅度改善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关于作者: yun

三重教育·2024届高三3月考试(新教材)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