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黄维和方大哥(黄维和杜聿明官谁大)

近日查阅文献,又看到了文献[1]中的表3(参见本文表1);仔细拜读之余,令人感慨万端。此表中总共列举了11项供对比的(有关能量计量)标准;其中第1项是有关天然气能量计量的管理型标准(ISO15112/GB/T22723),后者对体积流量测定和发热量测定都是同样需要的。除GB/T22723外,其余10项标准中有7项(第2项~第8项)是从国外先进标准转化而来的有关体积流量测量的国家标准,因而在体积流量测量的采标方面已经构建了一个较完善且实用的(小型)标准体系。反观涉及天然气发热量测定的3项标准(第9项~第11项)中仅完成了1项(GB/T13610-2020);且根据新版ISO10723:2012的规定,在气相色谱分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过程中要求使用ISO6974系列标准(中的某一个);故GB/T13610是否能应用于能量计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评定,应在与ISO6974比对后才能确定。但这个比对研究工件则迄今未见动静。笔者感觉迷惑不解的是,在天然气发热量测定的采标方面难道真的就无事可做了?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认为:为了能顺利地在我国推广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至少有5个国际标准(或ISO技术文件)是需要仔细研究并认真宣贯的。它们是:ISO14111、ISO10723:2012、ISO6974(系列标准)、ISO15971和ISO/TR24094。这5个标准文件构成直接法和/或间接法测定天然气发热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黄维和方大哥(黄维和杜聿明官谁大)

(1)笔者曾多次提及,表1所列的第10项“气体标物质的确认”(ISO/TR24094)是极其重要的标准化文件,该技术报告的核心是使天然气能量计量专用RGM的室间循环比对定值法与(使用0级热量计的)计量学定值法相联系。将该技术报告转化为国家标准GB/T31523虽然没有成功[2],但笔者建议继续研究适宜的转化方式,不应知难而退。想当年,笔者在国外开会时只拿到了ISO/DIS15112文件,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量计量工作组就已经仔细研究了如何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方案。ISO15112于2007年正式发布后,2008年底就完成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任务。对比今昔,不禁使人有些江河日下的感觉。

2.大力加强分析化学计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研究及其标准化是ISO/TC193当前最重要的技术发展动向[3]。对于能量计量系统,由于天然气组成分析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故2012年发布的新版国际标准“天然气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价”(ISO10723:2012)明确规定取消分析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评价,但必须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因为前者已经包括于后者之中。笔者虽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此标准的重要性;但不知何故,我国迟至2012年才转化ISO10723:1995(旧版)为国家标准GB/T28766-2012。当我国正在转化ISO10723:1995时,ISO/TC193已经正式发布了ISO10723:2012!从1990年ISO/TC第2届年会开始,我国每年均派员参加ISO/TC193年会,但对国外先进标准的反应为何如此迟钝?

3.另一个宜提请有关人士注意的问题是: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决非单纯地翻译原文,必须从技术层面上对标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尤其对ISO10723而言,不知承担该标准转化任务的专家们是否对照过ISO10723的新、旧两个版本?相对于1995年版本,2012年版本与前者大相径庭,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并且ISO10723:2012版本的前言中明确申明,在2012版本发布的同时,ISO10723:1995予以撤销。然而,在(以翻译法转化的)国家标准GB/T28766-2018(新版本)的前言中,无缘无故地删除了ISO10723:2012版本前言中,“ISO10723:1995予以撤销”这几个字!此莫名其妙的删除(本来在翻译法转化的文本中不允许作任何修改!),导致在2018年还有某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现场推广6年前就已经宣布撤销的ISO10723:1995版本中规定的精密度评价[4]。

4.ISO/TC193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就化学测量中的溯源性问题提出标准化文件的国际组织,它于1997年发布了“天然气分析的溯源性准则”(ISO14111)。

天然气分析在计量学上属化学计量范畴,其溯源性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分析(主要针对气相色谱分析)溯源性的技术特点如下[5]。

(1)一般选择SI制基本单位摩尔(mol)为计量单位;(2)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直接溯源至SI制基本单位摩尔尚难以实现,替代的方法是溯源至另一个SI制基本单位——质量(kg),然后利用被测组分的相对摩尔质量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3)天然气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一般采用标准气混合物(RGM)溯源的方式;(4)根据ISO/TC193的规定,天然气分析的溯源链及其相应的RGM传递系统如图1所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际标准ISO14111规定的溯源链是(气相色谱法)天然气分析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标准如何推动天然气能量计量的技术进步?!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ISO14111这个全球公认且普遍采用的天然气分析溯源准则,为何至今还没有列入亟需转化的国外先进标准之列?笔者在20年前就提出这个基础标准的转化问题,为什么迄今仍然如石沉大海?能否请撰写文献[1]的专家们给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黄维和等,中国天然气能量计量体系建设探讨,天然气工业,

2021,41(8):186

[2]周理等,对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1523的讨论,天然气工业,

2017,37(2):87

[3]周理等,天然气气质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及其标准化,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

[4]李克等,天然气在线分析系统性能评价标准现场应用,

石油天然气化工,2018,47(4):94

[5]高立新等,天然气能量计量的溯源性,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表1国外天然能量测量标准对比表

表2溯源性的对应关系

图1天然气分析溯源链及RGM传递系统

….

关于作者: yun

黄维和方大哥(黄维和杜聿明官谁大)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