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卷答案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答案胶囊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馆”,一千多年来各种宗教在此长期共存,和谐发展。泉州早在五千年前有闽越族在此聚居,艰苦的耕海牧洋生活,使其具有泛神信仰特征,只要是有用的、有利的神灵就加以信奉。魏晋时期汉人从中原地区迁居至此,与原有民族融合。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来此经商、定居,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相继传入泉州。信奉伊斯兰教的商人与汉族通婚,繁衍后代,成为回族的祖先,泉州社会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构成的移民社会。宋元政府采取较为开放的姿态,授予不同宗教背景的蕃商相应官职,管理泉州的商贸活动,例如南宋长期掌管泉州市舶司的蒲寿庚就是穆斯林。——摘编自马照南《泉州宗教文化相容共存之品格与现代价值》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欧洲各地的宗教纷争,新教派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冲突激化,导致了长期的宗教战争,例如德国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618年,主要是由于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德意志诸侯之间矛盾冲突,并将欧洲各个国家卷入战争。战争的可怕后果迫使各方开始寻求和平解决宗教争端的运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各国统治者有权自由选择国家的宗教信仰,以一种相对平等和公正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各国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宗教宽容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一些开明君主和思想家进而主张国家与教会分离,不允许宗教干涉国家政治和世俗生活,宗教只是为促进个人道德修养和保持“良心”的手段。荷兰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强调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良知,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和教育来解決宗教争端,而不是通过暴力和迫害。(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泉州地区各种宗教得以长期共存和谐发展的原因。(——摘编自孙浩然《近代欧洲宗教宽容的起源及其启示》(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战争爆发的背景,并分析宗教宽容原则的重要意义。(12分)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3.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2.宋代科考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不讲门第身份。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只要有“奇才异行”,亦可应试。宋代这些变化A.使官僚素质下降B.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C.降低了行政效率惑D.阻碍了学校教育发展

13.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洋务新政A.以推动技术进步为主要目标B.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C.以购买外洋器物为主要手段D.以培养新式人才为主要任务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关于作者: yun

2024届陕西省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