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 考卷答案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试卷答案,答案胶囊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汉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三公多以知名儒家经师担任。公元27年,光武帝又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从监察变为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汉光武帝这一措施旨在A.宣扬儒家治国理念B.强化君主专治统治C.衡中枢权力体系D.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4.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时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败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A.禅让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分封制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

1.西汉刘向曾这样概括战国的混乱局面:“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逐渐瓦解B.地主阶级的崛起C.铁犁牛耕的使用D.各国变法的推动

2.《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A.体现了儒家“仁”的理念B.说明贵族的地位被削弱C.意在彰显天子的人文关怀D.受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

关于作者: yun

安徽省2024年七年级春季阶段性质量评估(期中卷)历史 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