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诸葛怀(诸葛怀是诸葛亮的儿子吗)

一段时间以来,”襄阳说”者专家、老师们,一直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南阳,认定为东汉南阳郡,把西蜀认定为四川,这样的解释从表面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在其内涵及名称范畴的认知上,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点和面的关系上出现混淆认知错误。

>诸葛怀(诸葛怀是诸葛亮的儿子吗)

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以探讨,以便与大家共同学习。

大家都知道,游记文章、诗篇通常是传统历史文化及古迹的传承之印证。

当然,纯粹传统古典文化类文章、诗篇,只是传承历史文化,但与”游记文章、诗篇”又有本质不同,因为游记文章、诗篇有亲历其境的见证者。

下面我们先欣赏一些唐代诗人在游历南阳和襄阳后,他们的游记、诗文对两地古迹文化追溯及描绘吧,他们是作为亲历者见证。

《南都行》

唐代:李白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襄阳歌》

唐代:李白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点评:唐代诗人李白游历南阳和襄阳,对两地古迹历史文化的描绘大不相同,这是亲历者的见证。

《武侯庙》

唐代: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点评:从诗文里看得出,杜甫也是南阳、襄阳的亲历者,对两地古迹文化描绘亦不相同。

《咏史诗·南阳》

唐代:胡曾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咏史诗·檀溪》

唐代:胡曾

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点评:胡曾是南阳、襄阳的游历者,他亦是两地古迹文化的见证者。

《南阳道中》

唐代:许浑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

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

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

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

唐代:许浑

两鬓垂丝发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

鸳鸿幕里莲披槛,虎豹营中柳拂墙。

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卷暮山长。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

点评:许浑是南阳隆中卧龙岗的游历者,古城、野店、古井、荒草田园……如历历在目。但其游历襄阳时,对当地古迹历史文化描绘自不相同。

《咏史》

唐代:白居易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

唐代:白居易

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

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

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

点评:白居易亦是南阳、襄阳两地的游历者,从诗人的描述我们看得出当时南襄两地古迹、历史、文化的不同表述。

《九日怀襄阳》

唐代: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点评:孟浩然是襄阳人,似乎也写过”襄阳诸葛亮”的一些印迹,但流于虚拟环境描述,记不太清楚。

下面是我们今天主要谈的课题: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赵均《金石林时地考》载:诸葛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迨至唐代,此处草庐仍存,内有唐《诸葛庐碑》(后佚)。

明赵均《金石林时地考》:“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隋唐时,”南阳诸葛庐”已是海内尽知,被达者、官宦、百姓游历,留下碑刻、游记、诗篇以颂之。

故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就有了大诗人信手”捡来”之条件,并成为南阳、西蜀两地传述千古的名胜古迹之印证。

那么,”南阳诸葛庐”之南阳在何地?

赵均《金石林时地考》载:诸葛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迨至唐代,此处草庐仍存,内有唐《诸葛庐碑》。

而”西蜀子云亭”又在哪里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唐代诗人刘禹锡这10字不知为多少文人雅士所倾慕:

“南阳茅舍”出了一个三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西蜀陋室”中出了著名文学家杨子云,他留下《蜀都赋》《太玄》《法言》《方言》等名篇。

诸葛亮一生的伟业,以成都武侯祠让人熟知;杨子云,则以地名“子云亭”让人缅怀。

那么、“西蜀子云亭”在何处呢?

显然在杨子云的家乡成都:

1、《太平环宇记》载:“子云宅在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

2、何涉《读书堂记》载:“杨雄子云有宅一区,现锦官西部隘巷,著书墨池在焉”。

西蜀,地区名。指今四川西部地区。《全唐诗》卷317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并序》:“皇帝改元之二年……冬十月,诏授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肜弓玈矢,出镇西蜀。”又《宋史·程德玄传》:淳化间,“李顺之寇西蜀”。

西蜀的解释今四川省。古为蜀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唐杜甫《诸将》诗之五:“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羣材。”元揭傒斯《云锦溪棹歌》:“西蜀锦江那得似,西湖緑水更须怜。

那么,西蜀在这里所指四川或是成都呢?

如果拿整个”四川地区”去匹配一个”子云亭”,显然是面中的一个点,其”子云亭”坐标无法确定,让人们迷茫。

同样,拿东汉南阳郡所辖37县的地域,来确认一个”诸葛庐”的存在,其坐标亦如”大海里一叶孤舟”,无法认定其在何处?其坐标位置亦让人迷糊。

南阳诸葛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

“子云宅在成都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

故”西蜀子云亭”——在成都城西南。

思辨论证上面这些记载,我们就很清楚了:

南阳诸葛庐——在南阳城西南。

西蜀子云亭——在成都城西南。

对仗工整,地理坐标方位亦在唐代两城西南方坤位亦相同,这不能不是一个惊奇的发现!

所以,刘禹锡笔下的”南阳诸葛庐”之南阳,当是唐代时下的南阳城。而”西蜀子云亭”之西蜀,当是唐代时下的成都城。

“南阳诸葛庐”——唐南阳城西南之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唐成都城西南之子云亭

这是刘禹锡对唐代南阳城、成都城两地城市历史古迹的描述。

头条上的朋友们,”襄阳说”的专家及老师精英们,你们怎么看呢?

….

关于作者: yun

诸葛怀(诸葛怀是诸葛亮的儿子吗)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