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微信转发伪常识

关于微信转发伪常识

1.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伪常识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所谓的常识告诉你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但是从真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不过是“伪常识”,事实上你就是那个被生活欺骗了的人。

美国两位医学专家近期出书,揭露许多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所谓“医学常识”根本不正确,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谎言。

美医学专家写书揭露“伪常识”

阿龙-卡罗尔和蕾切尔-弗雷曼教授在他们新书简介上说明,此书目的在于“揭露这些传说和误解,并还原事实真相,包括其中有些怪异的、让人担忧的说法”。

卡罗尔是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小儿科教授,弗雷曼是该院的小儿科助理教授。他们调查了3100个男人后得出一个结论:男人鞋的长度和他生殖器的长度是没有关系的。

这本书还列举了一些很好的例子,比如说,晚上吃东西会让人变胖。其实人变胖是因为摄入的卡路里比他们消耗的多。而人们却经常把一日多餐与体重变胖联系在一起。作者认为决定因素是你吃多少东西,而不是你什么时候吃。

下面是书中被两位专家批驳的一些“伪常识”:

人一天要喝8杯水——这个建议的喝水量,其实包括了我们吃的食物里的水分,譬如说水果和蔬菜,还有咖啡和饮料等。

口香糖在你胃里要呆上7年——口香糖虽然是不可消化的,但是我们身体处理不能消化东西的方式是把它排出体外。

男人平均每7秒就会想到性——假如一个男人一天有16个小时醒着,那他在24小时内会想到性5.7万次,这样就根本不可能再做其它任何事情了。

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会影响视力——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在昏暗灯光下阅读确实会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某种程度的“短暂性视觉下降”,不过眼睛在得到良好休息好后,视觉又会恢复正常。

流感疫苗会引起流感——这是个“谎言”,流感疫苗是用经过灭活处理的病毒制造的,不会让人生病。

人一年会吞下8只蜘蛛——人睡觉时的翻滚动作就可防止蜘蛛靠近,而很多人睡觉则根本不张嘴巴。

2.那些是伪常识

养生保健风时下正流行,书市上,网络上有关健康常识的书籍、文章都倍受欢迎,和推崇。

但最近,日本医学博士、自然疗法专家石原结实认为,一些现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所谓“健康指南”、“养生保典”,其实伪科学,并一定有什么根据,只是人类主观臆断的,是长期流传在人浅意识里根深蒂固的执念,而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早餐吃不下就别吃 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大家仍深信不疑的关于“饮食的谎言”。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一种小型的断食,这是指睡眠的时候。睡觉时我们不吃不喝,就是在“断食”。

因此,可以说早餐是小型断食后的第一顿饭。“早餐信仰”现在仍然根深蒂固,大家都说:“早餐是一天活力的,应该吃好,即使没有食欲,也要把食物咽下去。”

但是,这种断食后突然取食物无疑给胃肠造成负担。勉强吃下早餐对身体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不给胃肠造成负担,早餐只喝胡萝卜汁、苹果汁和姜红茶就足够了。这些都是饮品,不会给胃肠增加消化吸收的负担,适合节食后的身体,并且能充分提供上午身体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糖等成分。

多喝水对血液好? “大量补充水分能稀释并净化受到污染而变得黏稠的血液……”这个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其实正相反——水分增加,血液的总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使高血压症状更加恶化。过剩的水分还能使身体变冷,导致身体无法燃烧血液中的废弃物。

取水分利于通便的说法也有待商榷。即使真的有效,也只是过量的水分使得排泄器官的机能弱化,引发痢疾,这也不是健康的排便。

而且这种方法有时会使排泄器官温度降低,反而引起便秘。 该不该喝牛奶? 牛奶富含钙质,使骨骼健壮,还包含蛋白质、脂质、糖分、维生素等,被称为“优质健康饮品”。

但是,牛奶原本是牛的奶,是与我们人类不同的动物的东西,到底这些营养成分是不是也适合人体吸收,还是留有疑问的。还有,亚洲人不像欧美人那样身体里富含能够消化牛奶的乳糖酶这种酵母,所以认为“牛奶是优质健康的饮品”,我觉得还是有点草率。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乳制品的取量增长到了50年前的19倍。但是儿童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我们无法说现代人的骨骼变强壮了。

人的身体有选择食物的本能,知道哪些“对自己的身体好”,哪些是“身体所必需的”。如果你的身体告诉你“喜欢喝牛奶”,那么你还是照常喝,牛奶最适合你的体质不过。

但是,如果你“不喜欢牛奶的味道”,或者“喝了之后肚子不舒服”,请不要相信“牛奶对身体好”的谎言,勉强自己喝。 不挑食并非好事 大家都认为不挑食、什么都吃是件好事,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靠近北极的阿拉斯加地区不出产蔬菜,因纽特人靠吃生肉取维生素,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也可以吃生肉;印度人为了抵抗酷暑,靠吃放足香辛料的咖喱来促进新陈代谢,但是,不见得我们也能把咖喱当家常饭。

地域不同,适合人的食物也不同;同理,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适合的食物也是不同的。如果只吃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人们说这是“偏食”。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身体需要的“食物”也就不同,大部分情况下,人会下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才是“偏食”的真正意义。 过量食用生的蔬菜和水果不好,但是如果你想吃,觉得它好吃,那么吃吃也无妨。

如果你觉得它不好吃,只是因为大家都说吃了对身体好,就强迫自己吃,这就有问题了。要对自己的味觉充满信心,最好是遵从身体的意见开展饮食生活。

3.微信上的谣言是如何编造出来的

“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吃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是否被这些看似“科学”的信息刷过屏?你是否也因恐慌而转发过此类信息?“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比其它谣言具备较高的“模糊性”和“迷惑性”,所以流传甚广、危害极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赶紧“涨涨姿势”,练几招“黑魔法防御术”吧。

编造一条“高质量”的科学谣言离不开四大“经典”要素:

1、良好的文字质量。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格式不标准的容易引人怀疑;

2、内容需与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较于“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而言,“牛奶致癌”、“食盐能抗癌”等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吸引大众眼球,从而呈现爆炸式的传播趋势;

3、具备“不严谨的科学性”。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谣言中的手段便是“离开剂量谈毒性”,比如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暴毙而亡;

4、引用科研文献可以大大增强谣言的“可信度”。

网友秉着刨根问底的精神,还扒出一些造谣高手的黑历史:在网络兴起后,曾经的一些畅销书写手纷纷转行,做起网络营销来。在诱人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大量带有营销目的的网络软文被生产出来,对于他们来说,造谣不是目的,吸引眼球才是目的。要的就是转发量、点击量和关注度。

另外,对于标题中有如下词汇的文章应当尤其谨慎:警惕、震惊、紧急通知、紧急求助、中国人注意了、央视曝光、太可怕了、太重要了、快转出去、转给你的家人和爱人、一定要看等等。

科普作家曹天元说:“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崇尚科学”,就对任何自然科学的流言都深信不疑,那只能说明,他崇尚的压根就不是科学,而恰恰是其相反面迷信。”

如何打破这种盲目的科学迷信、扼杀“高质量”的科学谣言呢?曹天元建议,一方面需要网络增强自身的净化能力,普及科学常识。另一方面,还需要网友自觉脑补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当面对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时,要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来辨伪存真。如果说逻辑严密、证据充分的分析是对谣言的一剂猛药,那么培养读者的合理怀疑精神无异于一剂疫苗。

4.父母朋友圈疯转的“伪科普”是谁炮制的

在不少中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

开头都“科普范儿”,充斥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对于这类“伪科普”信息,相信许多人应该不会太陌生,它们经常出现在朋友圈或者亲戚群里。面对这些“伪科普”,别说一些缺乏相关科学常识的人,就是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也经常缺乏“免疫能力”,时不时“中招”。

原因是,这类“伪科普”信息不是一眼能看穿的粗制滥造的“营销帖”,或者有明确标识的广告,而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认知偏好精心炮制而出。一句话,它就是专门为让人“入坑”而来,其伪装术堪称科普界的“竹节虫”。

可是,“伪科普”就是“伪科普”,不会是真的,伪装得再精巧,也依然“假的真不了”。这种“伪科普”文章,提供的是假信息、假逻辑、假论证,对人当然也就只能造成误导,不可能产生任何正面作用。

实际上,在医药、养生领域,由此类“伪科普”造成的伤残、中毒、毁容、延误治疗、病情加剧等恶果,简直数不胜数。 比如,此前有人打着科普的名义,断言所有疫苗都有害,劝告父母别给宝宝打疫苗,导致一些父母产生“疫苗恐慌症”。

但实际上,疫苗为人类的健康筑起疾病预防的绿色城墙,让无数人远离传染病的侵扰,大大降低了流行病的发病率,甚至消灭了像天花这样的疾病。 这次新华社的调查报道表明,许多“伪科普”文章的炮制,其实是源自一些人处心积虑、有策划、有诉求的刻意“炮制”,背后是一些人见不得光的蝇营狗苟。

不少“伪科普”其实是真广告,“伪科普”信息本身是许多不法商家逃避广告审查义务的手段。 从法律角度上说,炮制“伪科普”文章实施广告宣传,无异虚假广告,显然是违反了《广告法》中对于广告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伪科普”文章利用了信息传播和广告宣传之间模糊的地带,但背后的利益诉求却是很难掩盖的。另外,一些“伪科普”炮制者,本身就相当无知,为了达到传播效果,往往刻意夸大某类疾病的严重程度、传播速度。

如此,那就是在编造虚假信息,可能触犯《刑法》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可以说,打击恶意炮制“伪科普”的行为,于法有据,相关部门以及一些自媒体平台也不妨行动起来,真正从“生产”端堵住此类虚假错谬信息的出现。

科普之益,在于其真,炮制“伪科普”违背了科学伦理和法律的底线,依法打击,相信也是许多深受其害的网友盼望已久的事情。 来源:新京报。

5.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伪常识

下面是一些“伪常识”: 人一天要喝8杯水——这个建议的喝水量,其实包括了我们吃的食物里的水分,譬如说水果和蔬菜,还有咖啡和饮料等。

口香糖在你胃里要呆上7年——口香糖虽然是不可消化的,但是我们身体处理不能消化东西的方式是把它排出体外。 男人平均每7秒就会想到性——假如一个男人一天有16个小时醒着,那他在24小时内会想到性5.7万次,这样就根本不可能再做其它任何事情了。

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会影响视力——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在昏暗灯光下阅读确实会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某种程度的“短暂性视觉下降”,不过眼睛在得到良好休息好后,视觉又会恢复正常。

流感疫苗会引起流感——这是个“谎言”,流感疫苗是用经过灭活处理的病毒制造的,不会让人生病。 人一年会吞下8只蜘蛛——人睡觉时的翻滚动作就可防止蜘蛛靠近,而很多人睡觉则根本不张嘴巴。

….

关于作者: yun

微信转发伪常识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