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民族常识高中版

关于民族常识高中版

1.民族知识手抄报资料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56个民族之间是和谐、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让56个民族联手牵手手相握,将心比心心相连,齐心协力向前进,共创美好明天。

2.关于民族的知识的小常识

民族知识小常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 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 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 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民族乡民族乡是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 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321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65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单 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 合起来的制度,所以叫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 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 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3.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太多了,你具体要知道哪方面的呢?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321的65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具体介绍: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

4.民族知识

过年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

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婚丧喜庆: 从人的一出生:–洗三、满月、抓周儿,到庆生日、婚礼、丧仪 等等,一直到死,各种庆祝活动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中举行。

四合院为此提供合适的空间。 北京儿歌有:”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箱子柜子我的事儿。

“这儿歌说明了要办喜事儿,要搭大棚,贴喜字儿。在大棚下招待亲朋好友。

除了丧事之外,都算喜事,就连高龄去世的丧事,还叫”老喜丧”哪。 先说办喜事的大棚, 叫喜栅,体量高大,上设可以卷放的卷窗。

四周壁的上部装玻璃窗。棚顶还可以饰以彩色的挂檐。

窗框为红色的,四角绘蝙蝠图案。 娶媳妇的用双喜字:”喜喜”。

聘闺女的用单喜字:”喜”,用红纸贴金字。大门、二门的门框上贴喜联,常见的喜联如:上联是”易曰乾坤定矣”;下联是”诗云钟鼓乐之”,横批是”天作之合”。

上联: “吹笙堪引凤”,下联:”攀桂喜乘龙”,横批:”龙凤呈祥”。在大棚中 可以设宴席,招待亲友,以弥补室内空间之不足。

来贺喜的行动,在北京称为”随份子”,即要赠给办喜事、办生 日等的主家一些钱,以及幛子、喜联等等。喜事的幛子以红色或粉 色、紫红色等喜庆颜色为主。

贺生日的幛心一般用”华封三祝”、”仁者有寿”等等。 办丧事的大棚称为”灵棚”,灵棚与喜棚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切用蓝色、白色代替红色。

玻璃窗上用蓝色寿字,挂檐用蓝色白色。 有的在宅的大门之外,在胡同中就搭起过街棚,过街牌坊。

在灵棚内有为喇嘛、和尚、道士等搭的经台。死者如是宅主或主妇,停灵在堂屋中线上,即所谓的”正寝”。

死者如是未成年人,或是姨太太之类的,灵只能停在院中,或不位于中线的房中。停灵的规矩是头南脚北。

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 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

大姑娘为什么会叼 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

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 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

到了严冬,温暖的 关东人家的炕头上, 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的小脸黄又紫, 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

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

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 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子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

5.各少数民族知识问答

1. 我国共有几个少数民族? (55个)2. 崇明目前有几个少数民族? (31个)3.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壮族)最少的呢? (珞巴族)4. 哪个少数民族有“游牧民族”之称? (蒙古族)5.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例如回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他们有哪三大共同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6.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白族)7. 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她是什么民族? (高山族)8. 荡秋千是哪个少数民族妇女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朝鲜族)9. 分布最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回族)10. <>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傣族)11. 东巴文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过去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12. 到现在还保留着“吃白饭”待客习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景颇族)13. 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的是哪个民族? (基诺族)14. 哪个民族严禁饮酒? (撒拉族)15. 饮食习惯中,特别讲究药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羌族)16. 哪个少数民族用一块木片作为邀请对方的请柬? (独龙族)17. 德昂族和傣族共同拥有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18. 我们经常看到的旗袍来源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满族)19. 那达慕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蒙古族)20. 哪个民族的服饰品种最多?有多少种? (苗族,130多种)21. 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饮茶的习惯,但最著名的“三道茶”是哪个民族的饮茶方式? (白族)22. 哪些民族过“三月三”? (壮族,黎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瑶族,彝族,畲族)23.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阿昌族)24.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阿昌族,德昂族)25. “花儿”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形式? (东乡族)26. “辣椒骨”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典型食品? (仡佬族)27. 有“射箭民族”之称的是哪个民族? (锡伯族)28. 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西兰卡普”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29. “芦笙”是哪些民族的代表乐器? (苗族,拉祜族)30. 哪个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 (蒙古族)31. 哪个民族对盐非常重视? (瑶族)32. 哪两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惯上用汉文? (满族和回族)33. “竹筒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黎族)34. 青稞酒,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藏族)35. 哪两个民族的汉语解释是“白人”? (白族和普米族)36. “东布尔”是哪个民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锡伯族)37. “萨邦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塔塔尔族)38. 长鼓舞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还愿,它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 (瑶族)3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有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回婚节这三个家庭节日的是哪个民族? (回族)40. 在进餐之前要先念祖先几辈姓名的是哪个民族? (瑶族)41. 五色糯米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令食品? (壮族)42. 哪个民族的特色食品是以昆虫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 (傣族)43. 哪个民族对火很敬畏,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 (哈尼族)44. 最喜欢红色的是哪个民族? (柯尔克孜族)45. 哪个民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46. “过溜索”是哪个民族的传统交通工具? (僳僳族)47. 竹筒茶和酸茶是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饮料? (布朗族)48. 传统的曲棍球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达斡尔族)49. 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是哪个民族独有的纪念活动? (毛南族)50. “复活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俄罗斯族)51. 被誉为“森林之舟”的驯鹿曾是哪个民族唯一的交通工具? (鄂温克族)52. 中国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 (云南)53.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54. 土族和土家族是同一个少数民族吗? (不是)。

6.民族理论常识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

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民族理论政策常识一、单项选择题1、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民族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至阶级社会初 B、奴隶社会末封建社会初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期2、同一民族的人们世代居住、繁衍发展的地域、即: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3、在民族的基本特征中,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的是: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4、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个民族在经济上的传统产业的特点是指 ( )A、共同心里素质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经济生活5、民族间相互区别的一个心里标志是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6、共同经济生活是共同地域的可靠 ,是把民族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的 , 是民族形成发展的 。

( )A、条件、基础 、纽带 B、基础、物质纽带、决定性条件C、前提、基础 、纽带 D、基础 、前提 、纽带7、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 ( ?)A55个民族 B、56个民族 C、50个民族 D、52个民族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混居 D、游动居住9、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新疆 D、青海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65大沽口战役胜利的蒙古族将领是 ( ?)A、裕谦 B、僧格林沁 C、马本斋 D、僧一行11、中国第一个用解析法研究圆周率的科学家是 (? )A、祖冲之 B、明安图 C、鲁明善 D、忽思慧12、与《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并列为元代三大农书的是 (??)A、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B、忽思慧的《饮食善要》C、《突厥语大词典》 D、扎马鲁丁的《万年历》13、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 (??)A、民族矛盾 B、民族差别 C、民族仇恨 D、民族平等14、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是 (??)A、民族平等 B、语言平等 C、习俗平等 D、男女平等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6、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1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标志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由我国的: ( )A、地域情况决定的 B、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C、民族成分复杂决定的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20、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居中国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1、“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媒”指的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西藏 D、青海22、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耕地面积8000万亩,人均耕地3.6亩居中国: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 )A、1949年5月1日 B、1947年5月1日 C、1950年5月1日 D、1952年5月1日24、被誉为“纤维宝石王国”之称的是 ( )A、青海 B、新疆 C、西藏 D、内蒙古25、内蒙古地区的矿藏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一的有 ( )A、煤 B、黄金 C、稀土 D、铝土二 、不定项选择题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2、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A、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B、共同构成了民族 C、并不是每个民族都同时具备的 D、也并不一定均衡显现3、我国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丰富 C、地处边疆 D、人口稠密4、著名的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是 (??)A、《蒙古秘史》 B、《蒙古黄金史》 C、《蒙古源流》 D、《蒙古传记》5、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是 (??)A、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B、维吾尔族的《褔乐智慧》 C、蒙古族的《江格尔》 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6、民族问题 (??)A、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B、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C、也包括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D、是敌我矛盾问题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有 (??)A、长期性 B、复杂性 C、重要性 D、国际性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 (??)A、佛。

7.关于民族知识

过年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

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婚丧喜庆: 从人的一出生:–洗三、满月、抓周儿,到庆生日、婚礼、丧仪 等等,一直到死,各种庆祝活动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中举行。

四合院为此提供合适的空间。 北京儿歌有:”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箱子柜子我的事儿。

“这儿歌说明了要办喜事儿,要搭大棚,贴喜字儿。在大棚下招待亲朋好友。

除了丧事之外,都算喜事,就连高龄去世的丧事,还叫”老喜丧”哪。 先说办喜事的大棚, 叫喜栅,体量高大,上设可以卷放的卷窗。

四周壁的上部装玻璃窗。棚顶还可以饰以彩色的挂檐。

窗框为红色的,四角绘蝙蝠图案。 娶媳妇的用双喜字:”喜喜”。

聘闺女的用单喜字:”喜”,用红纸贴金字。大门、二门的门框上贴喜联,常见的喜联如:上联是”易曰乾坤定矣”;下联是”诗云钟鼓乐之”,横批是”天作之合”。

上联: “吹笙堪引凤”,下联:”攀桂喜乘龙”,横批:”龙凤呈祥”。在大棚中 可以设宴席,招待亲友,以弥补室内空间之不足。

来贺喜的行动,在北京称为”随份子”,即要赠给办喜事、办生 日等的主家一些钱,以及幛子、喜联等等。喜事的幛子以红色或粉 色、紫红色等喜庆颜色为主。

贺生日的幛心一般用”华封三祝”、”仁者有寿”等等。 办丧事的大棚称为”灵棚”,灵棚与喜棚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切用蓝色、白色代替红色。

玻璃窗上用蓝色寿字,挂檐用蓝色白色。 有的在宅的大门之外,在胡同中就搭起过街棚,过街牌坊。

在灵棚内有为喇嘛、和尚、道士等搭的经台。死者如是宅主或主妇,停灵在堂屋中线上,即所谓的”正寝”。

死者如是未成年人,或是姨太太之类的,灵只能停在院中,或不位于中线的房中。停灵的规矩是头南脚北。

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 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

大姑娘为什么会叼 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

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 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

到了严冬,温暖的 关东人家的炕头上, 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的小脸黄又紫, 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

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

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 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子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

….

关于作者: yun

民族常识高中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