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旗)

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旗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部,总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6个苏木乡镇街道(8个镇,2个乡,4个苏木,2个街道),总人口48.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7.3万人。

2020年,根据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翁牛特旗常住人口为333970人,男性人口占比51.02%,女性人口占比48.9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4.34%,15-59岁占比61.19%,60岁以上占比24.47%,65岁以上占比15.44%。

2020年,翁牛特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4亿元,增长0.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6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增速比第一季度提升13.5个百分点。

中文名

翁牛特旗

别名

翁旗

所属地区

内蒙古赤峰市

下辖地区

8个镇,1个乡,4个苏木

面积

总面积为11807平方公里

人口

333970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玉龙沙湖、灯笼河草原

邮编区码

024500

电话区码

0476

行政类别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面积

11889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代码

150426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政府驻地

乌丹镇

机场

赤峰玉龙机场

火车站

赤峰南站

车牌代码

蒙D

地区生产总值

144 亿元(2020年)

方 言

蒙古语

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丰富,能驱动风力机发电的风遭(3米/秒以上)时间占全年的70%,可利用风能的时间每年有3000—4500小时,有效风能密度为100~200瓦/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量为140~145千卡/平方厘米。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初步探明的有色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钨、锑等,储量约137.9万吨,非金属矿有沸石、珍珠岩、萤石、叶腊石、石灰石等。其中沸石储量1亿余吨,珍珠岩3000多万吨,萤石10万多吨,均在赤峰市占有重要地位。褐煤地质储量为1.89亿吨,可开采量为1.32亿吨,平均含蜡量为3.7%,可提取优质工业用蜡。水资源总量11.5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773亿立方米。有野生植物475种,其中树种36个,以杨、榆和落叶松为主。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旋复花、白芍、苟杞、荆芥、知母、黄芪等。野生动物有抱、黄羊、狼、狐、獾、天鹅、灰鹤,鹳、豆雁等。

水资源

翁牛特旗水资源在赤峰地区最为丰富,截至2011年,水资源总量11.5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773亿立方米,可供利用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全国36个大型水库之一——红山水库坐落于此。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翁牛特旗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色金属矿有金、银、铜、铅、锌、钨、锑等,储量约为4800多万吨,非金属矿产有沸石、珍珠岩、萤石、叶腊石、石灰石等,储量约为2.8亿吨,沸石、珍珠岩、萤石、叶腊石、石灰石等理石储量约为5亿立方米,褐煤储量约为1.9亿吨,可开采量1.32亿吨,平均含蜡量为3.7%,可提取优质工业用蜡陶土资源储量约7亿立方米。

物产资源

资源物产丰富,现有耕地314万亩,草牧场1043万亩,具备年产15亿斤粮食、270多万头家畜、1000多万只家禽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内蒙古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先进旗和有机农业示范旗,也是全国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先进旗县。水利资源在赤峰地区最为丰富,可供利用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全国36个大型水库之一——红山水库座落于此。全旗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铅锌等金属矿产储量约为4800多万吨,萤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约为2.8亿吨,理石储量约为5亿立方米,褐煤储量约为1.9亿吨,陶土资源储量约7亿立方米。拥有内蒙古风质最好的风电场,9个大型风电场可实现装机200多万千瓦。

生物资源

截至2011年,有野生动植物475种,其中树种36个,以杨、榆和落叶松为主。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旋复花、白芍、枸杞、荆芥、知母、黄芪等。野生动物有狍、黄羊、狼、狐、獾、天鹅、灰鹤,鹳、豆雁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翁牛特旗翁牛特旗总人口为48.6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壮等10个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2‰。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1%。

工业

工业经济势头良好。全旗工业增加值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共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7个,其中亿元以上34个,累计完成投资48.3亿元。鸿宇精密、研祥冶金、龙乡玉品等续建扩建项目建成投产,蓝天糖业、三和电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恒都牛业、纺织产业园等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加强玉龙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储备建设用地1270亩,开工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实施了一批道路、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成功承办了全区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考察观摩活动,园区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承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旗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00亿元,进入自治区百亿元园区行列。

园区规划:翁牛特旗工业园区(其中包括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南北区、梧桐花工业集中区、乌敦套海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地理位置: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位于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的南部和东部距旗政府6公里;梧桐花工业集中区位于梧桐花镇西南部距旗政府25公里在205线东侧;乌敦套海工业集中区位于乌敦套海镇距旗政府90公里国道305线通过该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乌丹玉龙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梧桐花工业区10平方公里,乌敦套海工业区5平方公里。

建成面积: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南区2平方公里,北区1平方公里,梧桐花工业集中区2平方公里,乌敦套海工业集中区正在规划中。

入驻企业:目前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个数为21个,其中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10个(北区6个、南区4个),梧桐花工业集中区7个,两个集中区投产企业14个;在建企业3个,重组扩建的1个,已工商注册并协议入园尚未开工建设企业5个。

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南区):

由辽宁兴城油脂厂投资2000万元的翁旗太阳油脂有限公司建年生产1.6万吨精油生产线项目已经投产。

乌丹玉龙工业集中区(北区):

一是由翁旗双圆电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年生产水泥杆1.2万基(段)项目已经投产。

二是由翁旗利源莹石矿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年产莹石精粉3万吨项目已经投产。

三是由翁旗农友机械厂投资300万元,建年生产1千台播种机项目已经投产。

四是由大连泽龙建筑防水工程公司乌丹分公司投资300万元,建年产2千卷SBS项目已经投产。

五是由赤峰兴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年产2千万条塑料编织项目已经投产。

六是由赤峰龙源散热器厂投资300万元,建年产8万柱钢制新型散热器项目已经投产。

农牧业

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达到14.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6月末家畜存栏255万头只。全旗种植露地蔬菜1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3000亩,种植马铃薯15万亩,新建林果基地3万亩,年出栏育肥牛13万头、肉羊90万只。建设了杨家营子、二节地2个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全旗新增60个农业示范园区。完成膜下滴灌31万亩、喷灌2万亩、牧区节水改造1万亩。依靠凌志、蒙都、利源、草原华宇等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全国肉羊体系建设研讨会在翁旗召开,蒙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旗各类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达到350家。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63%,连续五年全区第一。

农业建设:翁旗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1年翁旗农牧业局在乌丹镇四道杖房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建设谷子核心示范区1000亩,经过实地测产,平均单产449.2公斤,对照单产240.5公斤,平均亩增产208.8公斤,谷子价格按3.2元/公斤计,亩增收668.16元,总增收66.82万元。项目辐射带动1万亩,经过测产,平均亩产348公斤,较对照单产240.5公斤,亩增产107.5公斤,总增收344万元。

蔬菜生产:翁旗大力推进露地蔬菜生产,以乌丹镇、桥头镇、梧桐花镇、五分地镇、广德公镇、亿合公镇、乌敦套海镇、解放营乡为主,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各地坚持本地发展特色、区域发展的原则,中部乌丹镇以茄果类、大白菜、甘兰、黄瓜、大葱为主,西部亿合公镇、广德公镇以辣椒、甘兰、大白菜、菜豆种植为主,桥头镇、梧桐花镇以菜豆、甘兰为主,乌敦套海镇、解放营乡以大白菜、菜豆、胡萝卜为主,五分地镇以大白菜、蕃茄、黄瓜、红干椒为主,东部大兴乡、白音他拉苏木、海拉苏镇以红干椒、胡萝卜、西瓜种植为主。2011年各乡镇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2万亩。

2011年该旗露地蔬菜种植面积为11.2万亩,超出2011年初任务的12%。其中,膜下滴灌蔬菜面积占2万多亩,形成了以番茄、辣椒、架豆角、甘兰种植为主,以胡萝卜、大葱和叶菜类种植为辅的种植模式。

养殖专业:翁旗道老毛都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8月20日正式成立。截止2011年入社成员共14户,90口人,劳动力44人。合作社拥有土地7120亩,其中:放牧场1530亩,打草场90亩,种植饲料900亩,沙地放牧场4600亩。合作社现有大小畜2280头只,其中:牛280头,羊1880只,棚圈面积600平方米。合作社采取重新规划沙地草场推行牲畜轮牧、种草养畜挖掘草牧场最大潜力、狠抓牲畜改良提高品种质量、引导舍饲规模化饲养、创绿色有机品牌、扩大销售市场等措施提高牧民养殖业收入,年出栏育肥羊500只,出栏育肥牛200头,合作社年收入2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增加收入1.5万元。

翁牛特旗

商业

服务业:服务业活力增强。商贸物流业态更加丰富。乌丹商贸物流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开工建设中昊物流园二期、利丰汽车城、干昌物资交易中心、筑鑫药业等项目,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投入使用。香河家具城、恒茂广场部分业态投入运营。全旗新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营业网点60个。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文博地质大厦、演艺中心和文化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组建了内蒙古龙谷旅游公司对玉龙沙湖景区进行高品质规划开发,红山湖、灯笼河等景区接待能力明显提升。金融服务业领域扩大。邮储银行在翁旗设立支行,翁旗立农村镇银行获自治区银监会批准筹建,筑鑫、鑫昊、骏达3家小贷公司投入运营。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亿元,贷款余额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21%。

旅游业:翁旗旅游业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不断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构建以红山湖—玉龙沙湖—灯笼河旅游金三角,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动全旗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依托翁旗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结合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沙漠资源,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玉龙沙湖旅游区和其甘沙漠旅游区;以红山湖旅游区和灯笼河旅游区为主,形成山地草原休闲和滨水度假休闲旅游区;以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为依托形成集科考、探险、观光于一体的玉龙沙湖旅游区和木叶山生态旅游区;以乌丹镇为主,依托梵宗寺形成集民俗体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民俗宗教旅游区。使休闲度假、草原风场、民俗文化、大漠风光游同玉龙文化游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族美食、文化旅游、水上娱乐、坝下漂流、自驾车和露营旅游、探险科考等旅游产品开发,整体带动景区形成一日游、二日游线路。

完善基础设施,构筑旅游体系。围绕打造红山湖—玉龙沙湖—灯笼河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加强红山湖、玉龙沙湖、灯笼河景区建设。将旅游交通纳入全旗交通网络建设中,实现旅游景区线路对接。不断增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开展旅游酒店、特色餐饮、游乐项目,培育消费热点,拉动旅游消费。积极开发具有翁旗特色的名优特旅游商品和纪念品,逐步建立旅游工艺品系列和旅游食品系列生产基地,打造玉龙品牌,扩大特色旅游商品生产,提高旅游企业拓展市场能力,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加大投资力度,构筑现代旅游体系。玉龙沙湖旅游区2011年投资4000万元,完成餐饮服务设施建设,修建景观门、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大对娱乐设施投入,购进沙漠冲浪车、热气球、真人CS等娱乐设备。

加快资源开发,打造旅游品牌。深入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在“玉龙”出土地—玉龙沙湖旅游区打造“中华第一龙”品牌,拓展旅游文化内涵,延伸大漠旅游景观。强力推介精品旅游资源,打造“亚洲最大响沙群”品牌。东额其响沙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响沙群,作为翁旗旅游拳头品牌保护好、开发好、推介好。精心设计高端旅游产品,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品牌。挖掘地方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断发挥民俗风情在旅游中的亮点。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加快乌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滨水街二期、同心路改造、原乌丹二中南道路拓宽工程,建成景观视廊和西河环状景观带,综合治理5条小巷,完成主要街路人行道硬化12万平方米。推进行政商务办公区建设,公安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教师进修校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开发房地产面积70万平方米。乌敦套海、海拉苏、阿什罕等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旗城镇化率达到36%。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整治活动,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依托京津风沙源项目,综合治理沙地70万亩,全旗森林复盖率达到29.3%。松树山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少郎河防洪治理、白音他拉草原水库除险加固、玉石水电站续建工程。启动建设了乌丹城区外环路,完成省道205线四道杖房—巴林桥段油路改造工程,新修通村油路16条,建设黑色路面290公里,新增通油路嘎查村22个。新建变电站3座,架设66千伏线路80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430公里,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统筹推进。

翁牛特旗

教育事业

2012年翁牛特旗现有教职工5996人,中小学在校生66698人。翁牛特旗高考录取人数达到2914人,录取率76.0%。

文化事业

2012年翁牛特旗文化馆(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现有电视发射机12座,广播站12个,广播电视综合复盖率达到96.0%。

医疗卫生

2012年末翁牛特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6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个,村卫生室380个。卫生技术人员14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8人,注册护士35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786张,其中医院 410张,乡镇卫生院360张。

全旗新建、改造校舍6.3万平方米,乌丹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乌丹二中实现搬迁。实施了5所基层卫生院和50所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旗29个基层卫生院、226个一体化村级卫生室实现药品零差价。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6%,累计为4.5万名参合患者核销住院医药费9200万元。成功承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闭幕式和第四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乡级综合文化站、村级草原书屋实现全复盖,广播电视综合复盖率达到96%。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旗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

2012年翁牛特旗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966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5047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1065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人数10659人。翁牛特旗共有38.35万农牧民(户籍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新农合户籍人口参合率达到95.6%。全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3458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52人,享受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16090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400人。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177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4人,培训城乡劳动力2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退休职工人均月增资152元。新增农村牧区低保指标5000个,城乡低保年保障标准分别提高468元和240元。建设廉租房5060平方米、公租房8500平方米,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320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2100户、林业棚户区改造762户。建成61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翁旗获得“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100万元,扶持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73个。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惠民资金4.2亿元,清理锁定村级公益性债务1.5亿元。落实农机补贴资金1490万元。争取京蒙对口帮扶资金1500万元。有效应对数十年一遇罕见雪灾,下拨救灾资金3000万元,确保灾区农牧民吃、穿、住、行和牲畜安全越冬。

脱离贫困

2020年2月24日,翁牛特旗贫困人口综合发生率低于3%,漏评率和错退率均低于2%,群众综合认可度高于90%,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将按程序退出贫困县序列。[4]

梵宗寺

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御赐并亲笔题写匾额“梵宗寺”。从此梵宗寺定为旗庙,总揽翁牛特旗喇嘛庙务,隶属北京雍和宫直接管辖。

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翁牛特旗左翼旗王府

位于乌丹镇东9公里的朝格温都。此府地坐北朝南,正北靠朝格温都山,东北是布敦乌拉山,西北是乌兰套鲁盖山(意为石头山),南面是方圆约15公里的大草甸子。

整个府第共有五个院落,中间正院是此府的主体,正院东侧有两个跨院,正院西侧有一个跨院,之西隔开一个地段又有一个单独院落,叫西仓,全府共有房屋200余间。

苦力吐天主教堂

位于毛山东苦力吐村,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属欧洲哥特式建筑。教堂殿院占地约15亩,大殿建筑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

明代朵彦卫所遗址

位于乌敦套海镇三间房村土城子附近,有长宽各约210米的土城,墙高l—2米,宽8米,地表散布有大量明代砖瓦,其附近曾出土“朵颜卫都指挥使司祖茔”碑。[5]

风景名胜

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

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一线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2013年,评为国家级AAAA生态旅游景区。1971年,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 –“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

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以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蒙古族风情为主,白色沙海为主基调,背倚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怪石山峰,面临万顷湖泊和碧绿的草原。金色的沙山、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异的怪石。种种看似奇异的组合就这样完美地融在一处,让人如在梦中一般。

山上古树临风、松涛阵阵;山下牛羊成群,野马奔腾;玉湖碧波荡漾,锦鳞鱼跃,百鸟翔集。蓝天、绿草、白沙、碧水、苍松翠柏、奇岩异石,勾勒出一幅绝好的塞外自然风光画卷,加之古朴的牧区生活习俗,浓郁的蒙古族风情,若能身临其境,定会令您流连忘返。

度假区设有接待区、观赏区、娱乐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等旅游功能区。娱乐项目主要有: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奇石观赏、沙漠驼队探险等。生活服务区主要提供民族餐、中餐、快餐等。游乐之余,你可以到民族餐0品尝内蒙古风味菜肴。 

灯笼河草原旅游度假村

灯笼河草原旅游度假村距赤峰100公里,方圆143平方公里,青山妩媚、草木葳蕤,鲜花遍野,百鸟翻飞,是一个集河流、草原、森林、山岭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夏季清爽的气温使此处蚊虫不生,更是一处消夏暑的好地方。

灯笼河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三岔档山里藏有一对神灯,每年除夕夜,神灯一前一后,顺河道下行至大石门,有幸见到神灯的,便吉祥如意,合家安泰。从此这里有了一个美妙响亮的名字——灯笼河。原来“灯笼”系蒙语“登努日”的谐音,全称“登努日高勒”,汉译为沼泽地上之河。多年来众口流传,谐音误作河名,传说由此而生。

灯笼河草原

灯笼河草原

潺潺的少郎河水纯净、清澈,细流自海拔2000多米的三叉裆山汇集东下,曲曲折折,欢快地奔流在灯笼河草原上,使碧绿如茵的草原弃盈着跳珠溅玉的灵秀之美。站在草原上,天格外蓝,草格外绿,花鲜水美,空气清新。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心情格外舒畅,四处走走,看看山,逛逛景,寻幽揽胜,别有桃源雅意。 灯笼河牧场所在地称大石门,出场部西行300米许,在淙淙溪流北岸,两崖突兀并立,如巨斧砍削,中间齐刷刷扯开5米宽的缝隙,远望近观,俨若门户。透过石门北望,可见坡上一馒头状的小山,石崖顶端,盛开着一簇簇嫣红似火的野花,与溪流南侧的天然白桦林互相映衬,构成红绿错杂的奇妙景观。

由石门西南方向登山,山顶地势平缓,是一大片碧绿如茵的草甸,西侧一峰横列,宛若翠屏,当地人称西横立山,山东麓,东西走向排列着13个石堆。石堆间距约10米多,中间一个独大,两侧的略小,这便是“十三太保”,相传晚唐沙陀部酋长李克用曾在这里戍守,他的13个儿子骁勇善战,为护卫此地立下殊勋,后人便堆积这些石堆以示纪念,十三太保即十三敖包。

沿赤峰——经棚公路北行,路边有金界壕遗迹。金界壕曾误称成吉思汗边堡或边墙,其实是金熙宗天会年间(公元1135——1137)修筑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它西起武川县的大青山麓,东至莫力达瓦境内的嫩江西岸,绵延5000公里,在翁旗境内有6公里左右,虽经800余载的风沙雍塞,界壕中间凹陷,两侧弃土隆起,仍清晰可辨。

坐落在草原花海的盘龙石,高数丈,兀然挺立,遗世临风,仿佛来自天外,四周泉水渗涌,润草育花,清冽甘甜。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赛罕庙”。据传为康熙北征时所建,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它古朴典雅,精巧别致,里面供奉了一尊“塞北灵验佛”,至今香火不断。掩映于花丛碧草之里的赛罕庙已成了灯笼河旅游区闻名遐迩的景点。

人文景观驰名,自然景观独特的灯笼河草原,正以它“美丽神奇无污染,清爽静谧有芬芳”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荣誉称号

翁牛特旗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被中国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把中华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500多年,翁牛特旗又被称之为“玉龙之乡”。[6]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87 。[7]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8]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9]

参考资料

1.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澎湃网

2.2021年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3.翁牛特旗蒙古族语言文化保存较好的原因简析及聚居苏木镇简介·新浪网

4.内蒙古20个贫困旗县拟退出贫困县序列·新京报

5.明代朵彦卫所遗址:地表散布有大量明代砖瓦·中国小康网

6.油香在玉龙之乡飘起·中国绿色时报

7.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小康杂志社

8.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9.公布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 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作者: yun

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旗)的热门文章